第二百一十八章 蔣門神上梁山,咋就那麽好笑呢?

字數:5126   加入書籤

A+A-




    待到陸謙引兵殺到東平府城的時候,寇州軍與孟州張都監帶領的三千兵馬,早已經被楊誌引領的梁山將士殺敗。

    從大名府開來的大刀聞達,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對他來說,高唐州分外值得留戀。

    等到陸謙與楊誌匯合,押解著兩千多戰俘,進入濟州時候,就收到索超部捷報。

    後者不僅打潰敗了李成帶領的一萬大名府禁軍,繳獲了不少的刀兵軍械,俘虜也抓了千多人。更拿下了孟州城。

    如此戰果,直把楊誌都壓在了身後。而陸謙細問經過,發現病大蟲薛永這個老鄉,真是甚有幾分頭腦。莫非他真的有這陣仗上的天賦?

    當然,這時候他也收到了安道全失蹤的消息,還有那蔣門神投效梁山泊的消息。

    前者叫他心裏堵了塊大石頭,後者卻叫他笑的連心口上的石頭都給震碎了。腦子裏隻有一個念想:這怎麽可能?

    蔣門神啊。那可是水滸裏被定性的壞種之一。如此人物,在諸多的讀者眼中,那泰山下擺擂的擎天柱任原都比他形象好。

    當然了,這蔣門神在原著上也隻是一個龍套。最最出名的一場戲就是被武鬆醉打,而這場戲的起源——那金眼彪施恩也不是甚好鳥。

    說到起蔣門神,陸謙不得不想起施恩。畢竟是孟州麽,提到孟州,提到了蔣門神,再不想起這金眼彪,想到那快活林,他就白讀水滸了。

    原著上武鬆的命運轉折,就在孟州,這當中少不了施恩的手筆。也正是這個金眼彪,用手段,恩義結識下武二郎,才讓武鬆一步步陷入孟州的紛爭之中,最終被逼到不得不反的地步。

    談談施恩與蔣門神。在這兩個人身上,後世很多人都知道,施老爺子寫水滸,所使用的標準乃是最最典型的雙重標準。不管過往坐下了多少惡事情,但凡碰到梁山泊好漢了能講義氣,那就能洗白。張清孫二娘一類人,就是個最好例子。

    而這蔣門神與施恩的最大差異,邊就是前者與武鬆的敵對立場貫穿整個出場過程,後者在利用了武鬆奪回快活林後,卻也在武鬆被冤枉下獄之時三入死囚牢,顯得非是那過河拆橋之輩,露出了兩分真性情來。這蔣門神與施恩的故事就發生在同一時間線上,可比較性極強,比較明顯。給讀者的印象也一般是如此的:施恩是好人,而蔣門神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蛋,壞人就該死。施恩被蔣門神前後兩奪快活林,還被打成個重傷,很值得同情。

    可實際分析內由,這二者間的爭鬥,完全就是孟州兩股官場勢力為爭取利益、好處的爭鬥麽。是新來的張團練和老早就在孟州立足的施營官之間的爭鬥。前者要在孟州利益上分一杯羹,且就看重了快活林,這才是施恩被打,快活林被搶的真麵目。

    這蔣門神背後的張團練與施恩背後的施老爹之爭,是並無誰好誰壞之分的。

    施恩是一個仗著老爹官勢而鋪開場子的官二代,蔣門神則是依靠著張團練為後盾的白手套。

    蔣門神不是啥好鳥,那施恩也非好漢。

    是以,陸謙對施恩並沒什麽渴望,對蔣門神更沒啥渴望。在他眼中,如今這廝就是一個混入梁山泊內部的異類。

    隻是這蔣門神立下的功勞頗大,又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惹得薛永和索超都甚喜愛之。這人武藝不錯,功勞又大,斷沒有不叫人上山坐把交椅的道理。

    陸謙心裏無數個念頭轉過,卻也不能開口相阻。孟州之事已有定論,蔣門神無論是從打自保的主意起見,殺了孟州知州和那張團練,還是別的什麽原因,終究是事情已經做下。在無數的梁山泊人物眼中,他就是殺官了,已經無回頭路可走。陸謙必須認下這麽個人。

    如此倒是叫他痛惜那個石敢當,對比蔣門神,那綽號石敢當的李泰,更叫他放心。隻是這個在水滸上不曾出場的人物,在他眼下的隊伍裏,也是剛剛露麵,就領了盒飯。陸謙吩咐下去,以頭目之禮,厚葬之。

    還有那金眼彪施恩,這場孟州之戰,都叫人不曾聽聞過施家父子的音訊。那孟州牢城營已經被打破,內中的牢子、節級、差拔被清算了不少,牢獄裏的漢子大半跟隨了梁山泊,唯獨是那施家父子不見了蹤影。

    陸謙卻也不以為然。

    此番戰事,梁山泊的戰略重點就是清初大名府的軍事力量。雖然聞達那廝始終駐兵高唐州,但李成和孟州城,以及東平府之戰,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目的的。

    此次,秦明、李忠、周通、蔣門神,還有先前的金槍手,陸謙卻也是要做好安排的。

    大軍返回山寨,設筵宴,犒賞馬、步、水三軍,一番慶賀自然是少不了的。事後陸謙邀眾頭領齊聚聚義廳,張口說道:“諸位兄弟皆當知曉,東京城二次討伐人馬已經選定,由那侍衛親軍步軍司的都虞候何灌統兵,座下自然少不了精兵強將。”

    “我山寨眾兄弟雖勇武,兵馬也操練得力,器械更不遜色於官軍,可主戰兵馬到底是少了些。萬幸正值此時,秦總管、徐教師等五位好漢,上山入得夥來。既如此,我梁山就再擴兵一番。來日戰陣之上,叫那東京城知曉我山寨好漢的英勇。”

    “還是行那營團兵製,新增步兵兩團,分別有秦總管和徐教師做那團正,李忠和韓伯龍兩位兄弟為輔。薛永那作訓司槍棒教頭之職,有蔣忠兄弟來擔任。周通兄弟則預備軍第二副將。”

    小霸王周通的武藝相當平庸,估計比之杜遷、宋萬來也強不到哪兒去。如此人物,預備軍裏正適合他。周通上的梁山前,就已經曉得梁山泊司職劃分,這預備軍明顯就是一養老的地兒,可權利卻是不小,且甚安全。周通也不是那有大胸懷抱負的人,樂意領命。

    秦明、徐寧和李忠就更不需多說了。三人都很清楚梁山軍兵製,更明白梁山軍主戰部隊人員的素質。徐寧相信,就是同等數量的金槍班人馬對上梁山軍主力,也會被爆成渣。

    不是梁山軍人人都比金槍班人馬武藝高強,而是曆經戰火的驍勇之士與溫室花朵的比較。

    或許這兵力數量比不得秦明本來統轄的青州軍數量,可是質量上呢?雙邊根本沒得比的。

    韓伯龍從親衛統領的位置上退下,來與徐寧做副手;那空下的位置由武二郎遞補,郭盛、呂方的身份,也正式成為親衛左右副統領。

    就連蔣門神對於自己的地位也沒甚意見。作訓司是負責整個梁山軍操練的所在,他雖然隻是負責教習槍棒的教頭,但也不錯啊。

    當日城門被破,他先就護送著知州逃回州衙,本是準備立刻就逃走的。可哪裏想到梁山軍來的那麽快,那張團練都被逼不停向州衙一帶退縮來,且走都難以走脫。顯然勢頭不妙。蔣門神為了自保,就隻能先下手為強,斬了知州,接下再趁張團練不曾知曉,一刀砍了張團練的首級。

    如此雖然保全下了性命,還博得了梁山泊好漢的讚許,但也堵死他其他道路,隻能落草為寇。可這與蔣門神個人理念,深深的有不同啊。他現在可不會對梁山泊心思塌地,自然也無效犬馬之勞的念頭。如此職位,不領兵陷陣,倒是趁他的心意。

    新上位的兩軍主將都是起身相謝,再正式見過在座的諸位頭領。

    霹靂火秦明胸懷坦蕩,英雄氣不減;金槍手徐寧沉穩如山,滿麵笑春風。

    陸謙也好生勉勵了兩員大將幾句話,不外乎是些兄弟情義為重,梁山泊仁義第一。然後才道:“兩部兵員悉在預備軍中,會後於你二人一道行文,你等便自去選兵。”

    無疑,這兩部新組建兵馬,並不能與老兵相比,但老兵也是從新兵走過的。好兵還是要用敵人的鮮血來鑄就的。

    事實上陸謙對山寨裏的兵源轉化速度還是有些不滿意,隻是可惜他手下無人,不成非成立個宣政司不可,將政策宣傳和同化這一塊,係統的抓起來。

    但是他手下沒人啊。

    陸謙甚至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安道全,這位神醫要是再找不到,轟天雷淩振就難辦了。而如果這位安神醫能夠上山來,那還正好解放了樊瑞這個山寨裏少有的文化人。陸謙先就要想要他來提領這一塊,順帶著再籌備起一個氣象司。

    隻是那被陸謙期盼著的安神醫,現如今卻正在那荊湖西路,在江州外的一艘漁船上。

    卻是當日有貴人搭救,叫安道全賺回了一條性命。

    那日安道全知道不對的時候,心中還有躊躇,盤算著是否能尋人將這官司翻轉了。那鳥人明明就是誣告麽。但卻不想,官府差役來的那麽快捷,直要把安道全鎖去衙門。還好叫他撞上了昔日的一病者後人。那後生五尺五六身材,三十出頭年紀,三柳掩口黑髯,頭上裹頂青色萬字巾,身上放穿著一領黃白布衫,卻已有些破舊,腳麵青白嫋腳多耳麻鞋,手提一根哨棒,背後係著包裹,風塵仆仆。

    正要來金陵探望恩人,不想看到的卻是如此一幕。當場就揮舞起棍棒,將左右幾個官差盡數打翻在地,抓起安道全就逃。

    好運叫他們闖出了金陵城,在江畔尋了條腳船,漢子撐起來就劃入了江心。

    事後二人是想起就都後怕。如不是金陵城門處的守軍太過不堪,隻是稍微成點氣候,將利箭向他倆射來,那就是做鬼的命兒。

    那漢子劃著船兒溯江而上,直奔到江州麵上。安道全在此是再無被官府捉拿的道理,但他心中卻惆悵到極處。他甚至不知道是誰人在背後陷害自己,說不準當日不蹦到這莽撞漢子,他那官司還有回旋的餘地。現在卻是板上釘釘了。

    可想眼前的漢子,人也是一片好意,一副赤膽,那怪罪的話,他是萬萬說不出來的。如此隻有終日飲醉。靜候江南新消息傳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