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至此多事也【求訂】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A+A-




    卻說那荊湖之地,環顧四周許多州府,僅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部頗有戰力,除此之外盡是孬兵慫貨。一無戰心,二無戰意,將軍怯懦,軍士餒弱。即便王慶部都是綠林手段,也能逞一時英雄。

    那金劍先生李助對荊南知之甚詳,眼見荊湖一帶朝廷僅有的一支強兵楊溫被調去淮南,似要與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部,合力圍堵梁山泊南路。荊南空虛。如此便提議王慶趁機攻取荊湖州府,如此待到當朝天子緩過手,滅了梁山泊後再來收拾他們時候,淮西軍好更見強壯。

    自然那信上王慶是不會如此說的,卻直言要趁機攻伐荊南,好策應梁山泊,盡自家一份心意。如此便相求6謙能再將魯武二人留在淮西些時日。

    6謙自也猜測不出王慶的打算,但他卻能看出這廝的勃勃野心。回想三兩月前,他還僅僅是縮聚在房山一地的山大王,眼下占據了一州之地卻還嫌不足,還要攻城略地再接再厲,手下坐擁過萬賊兵,那真的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變化太快了。

    斷金亭處。

    初來乍到的李懹與聞人世崇兩人,正與歐鵬作伴,包攬梁山泊風光。那李懹身份不提,聞人世崇卻是淮西軍難得的水上好手,被王慶許為水路元帥。

    廣袤的湖麵上,清水蕩漾,水波瀲灩,除山下水寨中船舶可見,大片的蘆葦蕩中亦停息著一艘艘大小不一的戰船。遠處水麵上,一艘艘毫不遜於官軍的海鰍船、海鶻船、刀魚船,甚至是車船,正劈風斬浪。在旗幟或鼓號聲的調度下,變換著一個個的陣列,大大小小的戰船,或分或聚,或急或緩。

    而一眼可以打望的金沙灘處,因魯智深的離位,由欒廷玉暫替了他的步軍一團,兩千餘將士正在操練中。今日正乃是小操之日,隨著梁山軍兵力上揚,這小操也從營伍擴至團級。

    旌旗揮舞,號角吹響,兩千餘甲兵刀光鮮亮,個個身強體壯。隨著鼓號旌旗,或是前衝,或是就地據守,前前後後,已然有小半個時辰。

    李懹現今也不是沒經曆過陣仗的人了,不看梁山泊的刀兵武備之優,隻看其軍士之身強體健,便遠過淮西軍。

    試看現下的淮西軍中,有誰的部下能如此長時間操練下,依舊可士氣飽滿,軍姿森嚴,陣列嚴整,竟然是半個拉隊的都不見。

    他未到梁山泊時候,還直以為有了房州在手的淮西軍,比之梁山來也不差什麽。即便梁山泊剛耗費百萬錢糧活命是十餘萬男女,聲望天下皆聞。但那又如何?再高的聲望也比不得刀槍。可哪成想到,自己不過是坐井觀天,那自大之夜郎罷了,彼此間的差距著實大的不可以道裏計。

    李懹自然曉得一句話:聞名不如見麵,見麵勝似聞名。隻是那綠林傳聞多有不實之處,事實是要反過來的,往往是見麵不如傳聞,名不符其實者,比比皆是。但是梁山泊,任他年少氣盛,眼見為實,亦不得不歎一聲佩服。

    同時間,已經在梁山泊水師營中的成貴、謝福二人,也對梁山水師的聲勢羨豔不已。

    “好手段,真好手段。竟於水泊中造的這般多的戰船,官軍也不過如此。”比之摩尼教現下還在用著的走舸、哨船、烏篷船來,梁山泊領先的何止一步。叫摩尼教再度趕來的這兩位水路頭領,隻感歎難望其項背了。

    水波蕩漾,蘆葦連天。兩邊是水波瀲灩,戰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這便是現下的梁山泊,政和六年早春時節的梁山泊。

    那摩尼教的又一批人馬,已經趕到梁山泊,為之人正是善使一口大刀的石寶。

    方臘等摩尼教高層,聽聞梁山泊那般義事,隻恨這等美事榮光不落摩尼教之上。如此潑天的聲望,6謙於齊魯振臂一呼,必將群其相應,天下震動。

    而淮西王慶,卻不會等到6謙回書,方才放開手腳攻城略地。就在李懹還沒趕到梁山泊之時,淮西軍就已經先拿下了西側南豐府的平利。李助扮做一相士入城,密糾惡少奸棍,裏應外合,輕易便打破了平利城池。叫那南豐府州城隻在眼前!

    京西南路轉運使亦調集各州府兵馬前來會剿。可將軍怯懦,軍士餒弱。怎禁得王慶等人都是拚著性命殺來,是以官軍無不披靡。

    待到李懹趕到梁山泊時候,那南豐府已經再被王慶攻取了大半。

    京西南路兵馬孱弱,鎮壓不及,隻好將一封告急文書遞上了東京城。彼時東京城內一幹文武,眼神全盯著梁山泊。彼輩放糧賑濟,活了十幾萬百姓性命,卻叫東京城內一眾文武恨得撕心裂肺。似比那大名府城被破猶自疼痛。

    如此十幾萬受過梁山泊恩惠的民眾,與他們言,便就是禍害。

    現如今他們就隻想著快快把各路兵馬調集,四麵八方圍堵梁山泊,再叫那括田所在齊魯之地大加抄檢,索取民脂民膏,以待亂民湧蕩,好將禍根一舉鏟平。

    那淮西雖亦生匪患,卻哪裏及的上齊魯半分半毫?直叫那汝州兵馬都監馬萬裏,引本部兵馬前往絞殺。

    馬萬裏得了鈞旨,當即是星夜往討,到了房州,正值一隊淮西軍到來,軍士望將過去,先不禁驚訝起來。原來這支賊兵裏,並不見有幾許的武夫,也不見有過多的利械,隻有婦女若幹,童稚若幹,此彼婦女童子不見有搽脂抹粉,旦有竹槍木棍。馬萬裏本是粗率,見了哈哈做笑,嘲弄本地兵馬無能,竟敗於這等草寇之手。直驅軍向前,要將這幹造反的婦孺童子殺盡了去。那兵戈所指,婦孺童子嚇得倒躲,沒命的亂竄去。一幹婦女童子安耐的肉搏,經得兵刃。

    一幹人心中安坦,隻放膽殺入,兩隊人一逃一追,但見前麵的婦孺,均穿林越澗,四散奔逸,一行數裏,連個人影都不見了。此外也並無一人,惟剩得空山寂寂,古木陰陰。

    馬萬裏驚愕,心中猛的一突。就要喝止全軍,突聽得一聲號炮,震得木葉戰動,不由的毛骨悚然。至舉頭四顧,見一蓬箭矢自兩旁密林中射下,官軍已經倒了一地。

    馬萬裏叫苦不失,忙喝軍倒退,但哪裏還走得了?密林中繼而又有許多大漢打兩側跳出,手執巨梃,掃蕩餘軍。領兵的杜壆、酆泰、袁朗幾人,於亂軍中左批右抹,一陣橫掃,教汝州軍士個個倒斃,馬萬裏亦死於亂軍之中。

    借著官軍披掛,淮西軍不日假做援軍殺到,賺開了南豐府城門,一舉陷城。

    如此噩耗送報東京,那蔡京之流亦不敢再阻撓視聽。雖然梁山泊累造‘大惡’,但6謙隻是洗劫城中富戶,可從沒攻城掠地,現下那籍籍無名的淮西王慶一遭爆,卻在短時間裏奪下了兩州之地,這真叫蔡京之流感到難堪。

    且彼輩人也擔憂這王慶一遭流入那京西之地,要知道,括田所之惡,始生之地魯山便在汝州。若是京西富饒之地一旦被王慶賊寇流入,禍及西京重地,便就也是天大禍端。

    次日早朝,眾官都在禦階伺候。隻見殿上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三呼萬歲,君臣禮畢。蔡太師出班,將此事上奏趙佶。道君皇帝大怒,問道群臣道:“此賊為害多時,差何人可以收剿?”

    禦史大夫崔靖當先回奏,“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壯猛有謀,可托大任。”

    那趙佶的腦瓜是聰明的緊的,不如此怎能終己一朝,都將大權握的死死地?那楊溫是十節度之一,已經被調去淮南,要與項元鎮合流,圍堵梁山泊南路,擔當重任,豈能輕易調換?

    此刻蔡京奏道:“王慶乃癬疥之疾,目無遠見,雖據房、南二州府,然其乘彼亂離,肆行暴虐,百姓苦之久也,民心不附,終是難逃滅亡。況其崛起之勢中有梁山泊賊寇手段隱現,魯智深、武鬆二賊現今依舊在彼軍中,難說非6賊分朝廷兵馬之策,此誠不可叫賊酋得意。宜使荊湖、京西各處軍馬,四麵圍捕,定可限期剿除。

    而6賊以一窪之地,兩年光景而至如今聲勢,橫行河朔、京東,各處官軍鮮敢抗者,其材必過人。非以重兵,不能鎮平。以臣愚意,先使大軍前去剿捕梁山泊,可以刻日取勝。再來清蕩淮西,必易如反掌也。”

    而話雖如此,但是蔡京與鄭居中勾結,還是迅調集了許州兵馬都監李明,鄧州兵馬都監王義和鄭州兵馬都監陳翥,趕至均州和光化軍。再知會荊湖、京西各處軍馬調用征討。

    而李懹在梁山泊對此還一無所知,直到6謙一日尋他來到聚義廳,將張三至東京來的情報交於他和那聞人世崇看,他們放知曉王慶又取南豐府也。

    如此那後山上一區裏的文武諸將,亦知曉了淮西軍之事。

    陳文昭當即感歎朝廷未聽從讒言,再將楊溫部自從淮南調回。“梁山泊這班賊寇,狡猾凶猛,勝過那王慶十倍。他們所以還沒有大舉,一來沒有機會,二來水泊鄰近畿輔,三來沒有王慶那般的烏合之眾。就6、王兩股盜寇來看,內中分歧一目了然。權衡利害,那王慶看似威猛,實則是個無知之徒,一勇之夫,易擒也,6賊卻多狡詐難伏。王慶縱有數萬烏合之眾,將來調一支勁旅,不難將他撲滅了。6賊虎狼之勢,卻非集結十萬重兵,泰山壓頂,不可鎮平。”

    兩權相害取其輕。休說淮西王慶奪取的隻是房州、南豐府這等偏僻之地,貧瘠之地,便是他再奪取了均州、光化,殺入了襄樊,也萬沒有梁山泊來的更見威脅。

    隻不過這江南方臘卻是個大麻煩。想到近些日子裏宗澤6續遞來的情報,一幹文武對江南局勢盡皆不看好。而一旦……

    梁山泊活命十餘萬男女,齊魯人心盡附。

    “萬望此戰能掃清水泊,鎮平梁山。否則天下至此多事也。”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