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田延年之死(二)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A+A-




    霍光一聽,也明白了。丞相蔡義率先站出來,將田延年往死裏整,是因為兩條原因:

    一來,蔡義在升任禦史大夫和丞相之前,任的職務是少府。從孝武皇帝開始,他直接為皇室服務了十幾年,就是從做孝昭皇帝的首席大管家,算起來也有十年了。

    孝昭皇帝劉弗陵在他眼中,既是主子,也是全心全意愛著的半個親人。孝昭皇帝劉弗陵年紀輕輕就死了,他的心裏麵本來就不好過。現如今給孝昭皇帝劉弗陵修墳的錢都被田延年貪汙了,蔡義能輕饒了這王八蛋?

    二來,蔡義活在世上的時日不多了,他身體不好,本就沒幾年活頭。人要是快死了,那還在乎什麽政治鬥爭,在乎什麽榮華富貴?他大概是想親手弄死田延年,以便死了以後給自己的主子一個交待……

    而事情也果真如丙吉所料,蔡義隨後就給霍光來了封信,上麵說:

    “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我無意繞過您擅自處理此事,但我一把年紀,眼看著離黃泉路近了,不想自己帶著遺憾到九泉之下去見孝昭皇帝劉弗陵,這件事情上我請您成全。”

    老丞相蔡義的來信打動了霍光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他看後歎了口氣:“蔡義的這種‘鞠躬盡萃,死而後已’的心理跟我也是異曲同工嗬。”

    停頓了一會以後,他歎了口氣道:“這真是‘悠悠千古事,耿耿老臣心’嗬,”告訴張安世、丙吉和所有自己這邊的人,不要插手”田延年貪汙案“了,這件事交給蔡義去辦吧。

    ”田延年貪汙案“過了一年之後,蔡義果然病重身亡了。大家想起他的好處,給了一個“節”字作為諡號,以表彰他為孝昭皇帝盡忠守節的精神。當然,這是題外話……

    於是乎一輩子老老實實做學問,沒說過一句重話,沒得罪過一個人的老好人丞相蔡義,開始了他這輩子最後也是最大膽的絕唱:首先,駁回了太仆杜延年“將功折罪”的建議,並且把他也給停職了;然後,撤了田延年的職務;最後,嚴令丞相府和禦史大夫府徹查田家財產,正式逮捕,公布罪狀。

    頭一條就是,田延年監守自盜,貪汙三千萬工程款,最終導致皇陵沒有按期完工,使先帝飲恨九泉,大逆不道,罪該萬死!

    命令一發布,丞相府派去抓人的官員也出發了,所有人都等著看好戲了。

    針對田延年案件的最新發展情況,劉病已召集張彭祖、許廣漢等人開會。

    劉病已道:“丞相府的人已經出發去抓捕田延年了,大家發表一下看法?”

    張彭祖笑道:“這還有什麽好說的,老田這次是徹底玩了,本來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心裏還有點猶豫,現在是徹底放棄他了。”

    劉病已看著許廣漢道:“許公,你的意思如何?”

    許廣漢道:“我覺得這件事可能還有變數。”

    張彭祖奇怪的看著許廣漢半天後,有點疑惑的道:“許公的意思我有點不明白?”

    許廣漢道:“田延年到底是個傻大膽的勇士,刀都架在脖子上了,恐怕沒有那麽容易就範。”

    劉病已道:“兩位不用爭議了,事實勝於雄辨,丞相府的人既然出發了,我們很快可以看到結果。”

    田延年果然不甘心就範,他在家裏散布言論說:“現在朝廷裏麵出了奸臣,要把大司農府裏麵的人全都殺了。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又沒有親自下命令捉拿我們,我們頂住就是勝利”。

    這番話說完他把自己府邸裏麵的金銀財寶和私藏的兵器全都拿出來,準備發動家丁拿起兵器抵抗,他自己也“身先士卒”,提著劍在家裏亂轉悠。

    丞相府裏麵派出捉拿田延年的人,看著他們這麽玩命,感到有點害怕,畢竟“光腳不怕穿鞋的”,我們來執行公務,你們搞個“武力抗法”,這麽看起來我們似乎有點吃現虧,於是雙方對峙了一會兒,沒拿到田延年便退了回來。

    韓增剛剛打完獵回來,這會兒還呆在長安城呢。

    劉病已讓許廣漢秘密給他一道旨意,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已經放棄田延年了,這家夥還在“負隅頑抗”,是否欺負朝廷無人呢?

    韓增是霍光、張安世之後的軍方第三號人物,他精著呢,一看形勢,“牆倒眾人推”,我就幫皇帝出這口氣吧。

    於是韓增直接下令京輔都尉衙門——派個幾百人去田家,協助丞相府和禦史大夫府抓人,田延年要是玩硬的,就把反抗的這些人給我都滅了……

    京輔都尉衙門得到命令,立刻集結隊伍攻打田府。

    田延年聽見了外麵集結部隊和抓人的梆子聲,知道大勢已去。

    田延年他大聲喊道:“感謝皇上陛下寬恕,但我田延年好歹也是九卿級別的幹部,不願意被逮到監獄裏去受囚犯的侮辱和天下人的恥笑,我自己了斷!”

    說完,用當初霍光贈給他的那柄劍自刎身亡。

    雖然霍光一手推動了田延年的死,但死訊傳到博陸侯府時,畢竟和田延年曾經賓主一場,他仍有些感到悲戚難抑:“田延年可有遺言留下?”

    一旁的杜延年小心謹慎的答道:“田延年去的時侯很決絕,沒有什麽東西留下。”

    霍光欣慰的點頭,心裏麵多少有些寬慰。

    杜延年別過頭去,臉上露出一絲難以覺察的悲傷之色,很快就一閃而過。

    杜延年的身體微微顫抖,心裏麵在想:“其實田延年去的並不甘心,他把自己獨自關起來,手裏拿著劍,躊躇的在屋子裏麵來回踱步,在生死之間猶豫不決了好些天,最終才在無路可走時羞憤自盡。”

    田延年的確有話留了下來,他在死前曾寫下帛書,“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短短十二字道盡了他全部的怨恨。

    這件事隻有田廣明一人知曉,他後來悄悄告知了杜延年,二人“推己及人“,無不感到為霍光的“翻臉無情”而感到“心驚膽戰“。

    他們倆誰也想象不出來,自己的未來會有怎樣的一個結局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