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學的天梯(求訂閱、推薦、收藏)

字數:3395   加入書籤

A+A-




    常惠探手分別抓著兩人肩膀,道:“酸雨心神不是特別對你有意見,而是對每一個人都有意見,包括小弟在內。現時他積累了一肚子火,必須要找幾個倒黴的敵人來發泄,不過他說得對,闖關之行宜早不宜遲,趁敵人沒想過我們仍在城內的大好機會,對方又忙得‘天昏地暗’,加上毛毛細雨令視野不清,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兄弟們來吧!”

    言畢,他便領先下坡去了。

    三人沿河岸朝北行,篝火全給淋熄了,古城漆黑一片,隻有正忙碌著的格倫部人的照明火炬,放射紅色的光芒,大多集中在峽道入口的附近,黑暗和綿綿雨絲成為他們最佳的掩護,縱使被人看到,隻會以為是自己人,沒想過是索命煞神來了。

    索橋“吱唉”作響,兩個粟特族格倫部的戰士各以頭頂著大袋的東西,走過索橋。

    常惠道:“誰懂格倫部的土語?”

    星風血聖老實的搖頭,酸雨心神卻欲朝前飆動,給常惠一把抓著胳膊,低聲喝道:“想‘擒賊先擒王’,須動腦筋而非動刀子。”

    酸雨心神反唇相譏道:“如給對方發出警報,看你還有否動腦筋的時間?”

    常惠不以為忤的道:“看老子的!”放開他,朝走到橋中段的兩個格倫部大漢以匈奴語招呼喝道:“格倫部的兄弟,我們是香老大派來幫忙的人,這兩袋東西交由我們送給瓦卡老大便成,讓你們可去運送其他的東西。”

    說話時,三人抵達索橋的西端。

    兩個格倫部大漢怎疑有他,想也不想將頂著的兩袋東西交給他們,多謝後掉頭便走。

    常惠先著星風血聖像兩個格倫部大漢先前般以頭頂起其中一袋,後者拍拍袋子道:“該是牛筋索一類的東西。”

    常惠自己頂著一袋,道:“我和星風兄都露過臉,會給見過我們的人認出來,須靠兩袋東西掩飾,你跟在我們後麵便成。”

    酸雨心神瞥他一眼,”欲言又止“,點頭答應。

    常惠領頭朝峽口方向走去,問道:“峽道有多長?另一邊的峽口是怎麽樣的一番情況呢?”

    酸雨心神應道:“峽道長達兩裏,像手臂般探進沙陀磧,峽口寬約十多丈,兩邊山勢轉趨平緩,是‘寸草不生’的石灰岩,出峽口後朝荒漠往西北走三十多裏便是魔鬼城。”

    一隊三十多人的騎士沿河岸奔來,朝山道方向馳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們。

    雨粉愈趨綿密,像籠罩山城的水霧,火炬的光焰給壓縮為一個個模糊的光環。

    春天的足跡確已重臨大地。

    星風血聖與他並肩走著,忍不住地問道:“常兄憑何猜到香文會留下來呢?”

    常惠”輕描淡寫“地答道:“這叫亡我常惠之心不死是也。哈!”

    跟在後麵的酸雨心神歎了一口氣。

    常惠訝道:“酸少因何事歎息?”

    酸雨心神”沒精打采“的道:“我終究被拓跋無量給打敗了!”

    常惠沒好氣的道:“酸少豈是如此經不起失敗的人?你還年輕,比那老家夥年輕多了,隻要想想拓跋無量像你這般的年紀時是怎麽樣的道行,便心中寬慰,不會這麽鑽‘牛角尖’。”

    酸雨心神苦笑道:“你不會明白,在武功上我再難進步,現在如何,將來也是如何。”

    常惠哂道:“事實和你想象的剛好相反,你隻是到了瓶徑,需要的隻是一個突破。或許你並不相信,我卻可肯定地告訴你,元氣之外尚有元神,元神有如一道往上的天梯,隻看你能攀得有多高,可說是漫無止境。你並不知道,剛才小弟接著你的一刻,實際上你已到了鬼門關內去,全賴我的……嘿……真氣將你扯回來。此經曆罕有珍貴,會去掉以前阻止你往上攀登的重重心魔心障。你現在沒有感覺,隻因你元氣未複,元神退藏,遂變得如此沮喪。他奶奶的!若不振作起來,如何陪我一起去大展拳腳?”

    酸雨心神默默聽著,表麵似”無動於衷“,但常惠已感到他的精神波動大幅提升兼增強。

    星風血聖忍不住問道:“常兄這個說法我‘聞所未聞’,究竟常兄如何練就出這麽般的驚天技藝和心法呢?”

    酸雨心神不客氣地代答道:“你最好不要問,因為我酸雨心神和常惠在這方麵都有不可告人之隱秘。”

    常惠忙安撫星風血聖道:“終有一天我會坦告星風兄,同為大家是兄弟,更不用介懷酸少的快人快語,以前他也是這樣和我說話,現在雖然稍有改善,但絕對算不上客氣有禮。”

    此時離峽口不到百步,把關的二十多個格倫部戰士借著火炬的光芒朝他們打量,顯然被他們的生臉孔惹起戒心。

    常惠眼尖,一眼掃去,認不出半個曾見過的人,放下心來,知對方沒一個是曾隨風老大過橋來盤查他的人,不虞被認出來。

    常惠以匈奴語隔遠嚷道:“送牛筋索來哩!你們的風老大和我們的香老大在哪裏?”

    星風血聖和酸雨心神心中叫妙,常惠的招數叫”先發製人“,主動消除對方的疑慮,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派勢,在心理上壓住對方,反之如讓對方有機會盤查嚴問,不露出馬腳才奇。

    果然其中一人答道:“我們的風老大和你們的香老大都在北口。”

    其中一個較謹慎的問道:“你們不是差拿勤和截兒去取索嗎?”

    常惠隨口應道:“正是這兩個家夥遇上我們,知我們去見老大,著我們代他們送去,他們還要回去取鐵鉤。”

    繩索和鉤子均為攀高爬低的必備工具,說出來肯定錯不到哪裏去。

    說話間,三人過關進入峽道,似是輕鬆容易,但隻要答錯一句話,將轉為“劍拔弩張”的場麵。

    將那群把守峽口的漢子拋在後方數十步後,三人均有”海闊天高“的重回自由滋味,偌大的峽道依兩邊山勢呈不規則狀的朝前擴展,地勢起伏,寬至十多丈、窄處僅丈餘,視野及處不見人影,看來所有人均已擁往北端峽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