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大英雄
字數:2890 加入書籤
隻有“無憂無慮”的孩童們還在那裏愉快地戲耍,一邊互相追逐,一邊大聲叫著“爹爹”或“大哥”,絲毫不知道這可能就是這輩子他們對爹爹和大哥最後的記憶。
許平君生性善良,看到這一幕不覺心情沉重起來,許輝也不說話,兩人越走越沉默。當她們坐上馬車,起程回宮時,許輝問道:“如果大漢維持防禦之勢,也許就可以避開戰事,皇上如此追求的‘千秋功業’,究竟是對是錯?”
許平君沒有馬上回答她的問題,沉默了很久後說:“世上那有‘十全十美’的事,有些事情你明知要付出代價也不得不做,正如陛下所言:犯我大漢皇朝天威者,就算遠隔萬裏,亦必誅之!”
許輝道:“你說的道理我也懂,可是‘一將攻成萬骨枯’,終究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許平君停頓了一下道:“難道你不希望說起自己的國家時,驕傲地脫口而出‘我乃是大漢人’嗎?我相信這些被征招的男子漢們願意為國而戰。既然已是必定,我們要做的不是問對或錯,而是問如何才能讓這些男兒無'後顧之憂',即使他們真的戰死了,他們的兒子和弟弟平安地長大,即使歲月帶走了他們的記憶,他們也可挺胸抬頭的對別人說,我爹爹和大哥'為國捐軀'、戰死沙場,是大英雄!”
許輝苦著臉歎氣:“你說的話倒很有將門風範。”
許平君微笑著搖她的胳膊:“笑一笑,人的情緒可是互相影響的,人家本來心情就不好,再看到一個‘愁眉苦臉’的人,肯定就更發愁了!戰死沙場的可能是有,可是‘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可能性也很大呀!”
許輝勉強擠了個笑臉出來:“這下皇後娘娘你滿意了嗎?”
許平君“呀”的一聲,推開她道:“好了!好了!你還是繼續扮‘愁眉苦臉’吧!”
許輝被許平君氣得笑了起來。
因為許平君是微服私訪,並無專人開道,車馬難行,隻得棄車步行。剛進了城門,發現城裏的算命先生攤子麵前排起了長隊,“人來人往“的非常熱鬧,許輝向一旁的人打聽發生了什麽事情。一連問了好幾個人後,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原來民間的百姓本就有厭戰情緒,在長安的匈奴細作又造謠說,漢朝現在無將星,根本不適合出兵打仗。以前孝武皇帝有帝國“雙子星”衛青、霍去病,他們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輔助孝武皇帝,大漢皇朝才能“百戰百勝”,“冠軍侯“霍將軍、衛大將軍死了後,孝武皇帝傾大漢國力,發兵一二十萬,死傷無數,才勉強和“彈丸之地“的大宛打了個平手。
這次皇帝又是發兵一二十萬,打的卻是比大宛強大很多的匈奴,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事情越傳越離譜,就連軍營中的士兵都拿了朝中各個將軍的“生辰八字“去找人算命,看他們是不是真正的將星。麵對匈奴的剽悍騎兵,這仗還沒打,氣就已經泄了。
許平君麵露愁色,回到宮中便向劉病已說出所見所聞,劉病已聽後,也深感在大戰前鼓舞士氣的必要性,便召集了朝中大臣們對大漢、匈奴之戰的準備情況進行廷議。
廷議就是皇帝臨時召集公卿百官於朝廷討論國家政務,製訂方針政策的大臣會議。廷議肇始於秦朝,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當時有兩件大事,讓大臣們討論:一是議帝號,議論的結果是創立了皇帝製度。二是要不要實行分封製度,議論的結果是“置諸侯不便”,於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漢初沿襲秦製,朝廷大事詔付。廷議,或稱“廷爭”、“廷辯”。
在會上,霍光、張安世、韓增和趙充國先後表態,此次出塞的大軍兵器、人馬、軍餉、糧草全都備齊,“萬事俱備”,就是全國輿論和士氣還差了一點。
大漢國內的反戰勢力老是說,我們和匈奴和平很多年啦,這樣維持下去不是很好麽!
會議決定由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府上以丙吉為首的高參們,研究出了一套宣傳鼓動方案來鼓舞全國軍民的士氣。
丙吉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很快拿出來解決方案:
那就是在孝武皇帝劉徹身上做文章,給他追加廟號,喚起全國人民抗擊匈奴、發揚國威的欲望。劉徹一生致力於攻打匈奴,終於把他們打得老實了,雖然暫時沒有“俯首稱臣”,但再也不敢招惹漢朝,那個時代,湧現了多少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的“英雄豪傑”!不管別人怎麽看,至少在大漢皇朝的軍人們心目中,孝武皇帝始終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神!
所以給孝武皇帝劉徹追尊廟號,對於此次大戰前的動員來說是最煽情最有效的辦法。
說起廟號,在古代這東西可金貴了,它和諡號一樣,都有著嚴格的規則,隻不過是專門給皇帝設立的。隻有那些“文治武功”、品德修養堪稱“萬世表率”的賢君,才有資格取得廟號,而且為了避免皇權幹涉評價,《禮》上甚至規定,要到該皇帝死後一段時間,才能由全體親貴、重臣和知識分子代表一起召開大會表決追尊廟號。
照規矩,開國皇帝的廟號叫什麽“祖”,後續的繼任者們叫什麽“宗”,隻有擁有廟號的帝王,才能在全國修紀念堂,奏雅樂,向神一樣享受百姓的供奉。
在劉病已之前,大漢的皇帝,有“祖”、“宗”廟號的僅有三人,分別是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皇帝劉恒、世宗孝武皇帝劉徹,看看這比例就知道有多麽嚴格了,連開創“文景之治”、“昭宣中興”兩大盛世的孝景、孝昭皇帝都沒能得到這個榮譽,更何況其餘的皇帝?
所以,姑且不論後世怎麽評價,反正至少在漢代,劉病已當政的時侯,人們是普遍崇拜劉邦、劉恒、劉徹這幾個皇帝的,他們幾個才是大漢皇朝金光閃閃的“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