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京兆尹

字數:2934   加入書籤

A+A-




    還有更恐怖的是,水牢陰冷潮濕,滿地是老鼠,甚至還有水蛇,真是想想都夠恐怖的,所以,曆來進了水牢的人,跟直接判了死刑也差不多。

    中尉衙門的人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把抓住的盜匪還有強盜什麽的,丟進都船衙門的監獄。然後,隻等著對方變成一具屍體了。

    長安的列侯官僚勳貴們,對都船獄也熟悉的很,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他們總是喜歡通過賄賂的方式,將那些得罪了他們或者他們看不順眼的人,捏造個罪名,丟到都船獄裏去。

    王遷的夫人李氏,在他一出事之後,就急急忙忙地跑到霍家來求援,她又是塞錢,又是哭求,等了好半天才見到馮殷,李氏哭求道:“我們家老爺,被抓到都船獄去了,求馮管家行行好,讓我見見霍將軍吧!“馮殷”漫不經心“地說道:”想見我們家將軍嗬,真不巧,他們這幾天出去了,你過幾日再來吧!“

    李氏那肯就此罷休,連忙哀求道:“馮管家你行行好吧!那可是都船獄嗬,過幾日,我們家老爺恐怕連命都沒了!”

    馮殷有些不耐煩道:“你這個女人,怎麽這樣囉嗦,都跟你說的很清楚了,還要在這裏'胡攪蠻纏‘!”說完,他一拂袖就走了。

    霍府的下人見管家都放怒了,便將她趕出府外,李氏想到平日自己的夫君為霍家出了不少力,得罪了皇帝陛下,今天出了事,來找霍家幫忙,竟然被如此冷血地對待,心裏一酸,不覺落下淚來,轉念一下,也許右將軍霍禹真的不在府裏,自己就在府外等吧,於是,她一邊哭,一邊在霍府外麵等待。路人有好奇的,連忙上來問原因,李氏邊哭邊訴說,霍家子弟對為他們賣命的人是如何刻薄,也得到不少人的同情。

    就這樣,李氏一連等了幾天,終於讓她等到了霍禹。原來霍禹、霍山本來就是“遊手好閑”,“好逸惡勞”,沾染惡習,早就腐化沉淪的人物,霍光死的時侯給他們敲了一記警鍾,他們警惕了幾天,看皇帝對仍然用高官厚祿來攏絡他們,也就沒把皇帝放在眼裏,又恢複了常態,四處遊樂。“虎倒餘威在”,群臣都不敢管他們,皇帝陛下也放任他們。

    李氏聽下人說霍禹已回府,連忙攔往他,向他哀求道:“君侯,請你一定救救我家老爺嗬!“

    霍禹還在那回味昨夜待女的味道,突然跑出個”半老徐娘“攔往自己,吃驚之餘不禁煩燥,沒有好氣的問道:”你是誰嗬!“

    馮殷見他麵色不善,便”戰戰驚驚“地上前將事情說給他聽。霍禹自當上了右將軍後,比之前脾氣大了不少,出門的排場、威風都向霍光看齊,他想起當年,田延年腐汙案發時,霍光也沒有出手;現在這個王遷,在他眼裏也沒有什麽用,於是,他慷然道:”犯了國法,廷尉自會稟公處理,你來找本侯幹什麽?“

    說完,他看也不看李氏一眼,直接回府,邊走邊對馮殷說道:”以後像這樣的人,不要放到府裏麵來,直接把她哄走吧!“

    李氏聞聽此言,有如”五雷轟頂“,哭哭啼啼的回自己的府弟去了。

    後來,李氏去看望王遷,王遷本來還對霍家存有一絲幻想,現在希望徹底破滅,次日,他在牢中自殺了。

    自己的夫君就這樣慘死,從此以後,李氏一有機會,便向外人哭訴自己的遭遇,痛斥霍家人絕情絕義。她口才了得,說起話來又”聲淚俱下“,贏得不少人的同情,也讓霍氏集團很多賣命的外層人員寒心,本來在霍光死後,很多人在”騎牆“,經過此事,有些人已經甚至考慮要投奔皇帝陛下。

    這些人裏麵,最典型的就是前文提過的趙廣漢。應該說趙廣漢還是個很有能力的官員,“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這句俗語道出了當官的困難,而二千多年的漢代這個情況更嚴重一些。

    長安城對於漢朝人來說,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熱鬧繁華、最時尚,居住、醫療條件最好的城市。

    所以,一大堆按照法律,本應該離開這裏的公侯貴族,哭著鬧著也要留在長安,怎麽也不肯去封地就國。

    大漢皇朝的曆代皇帝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想過各種方法。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之時,甚至親自命令當時的丞相“以身作則”,帶領徹侯、勳臣各回封地,可惜收效甚微,響應者稀少。

    到孝宣朝,光是滯留在長安的徹侯貴族就差不多有一千家,再加上關中地區本來的豪強大族,以及皇室外戚家族,還有更關鍵的是,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

    另外一個大麻煩,關中自古就有遊俠之風。所謂:“儒以文犯法,俠以武犯禁“。這些遊俠還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犯了罪,也有人幫著掩護、庇護甚至是幫忙說情。

    某些遊俠,甚至在全國都有著影響力,類似《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公明般有著“前呼後擁”的能耐。

    譬如孝景皇帝時發生的“七國之亂”,名將周亞夫率軍進攻,到河南時,遊俠劇孟帶人投軍,竟惹得周亞夫激動不已,若破吳楚一路大軍,後來就有人說,周亞夫得劇孟,若得一敵國。

    這些種種情況加在一起,使得長安成了漢代考查大臣們的一個試驗場。能管理好長安的,那將來也能做丞相,輔佐皇帝陛下,安邦定國。

    趙廣漢年輕時做過郡吏、州從事,以廉潔奉公、聰明機敏和做事果斷而小有名氣,後通過舉薦,以秀才擔任管理物價的平準令,繼而任陽翟縣令。因政績突出,又頗有廉名,擢升為京輔都尉,不久又升任代理京兆尹(相當於現代的首都市長)。

    京兆府掾史杜建是一位老資格的中層官員,曾在數任京兆尹手下當差,是個手眼通天的角色,依仗根基深、套路熟、人脈廣、黑道白道路路通,此人一向為人霸道,“飛揚跋扈”,“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