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行有常
字數:3608 加入書籤
東漢朝廷壓製不了這種傾向,所以漢靈帝公開拍賣三公之官位、整日沉浸於印度貴霜胡風文化之中“醉生夢死”。曹魏也壓製不住這種傾向,最後被輕易翻盤。
然後,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在一統天下後,就忙著乘羊車到處“拈花惹草”,上遊社會“醉生夢死”的生活彌漫全國,“八王之亂”後,最終被胡人乘虛而入,中原大地陷入南北朝的亂世之中。
正如前世劉病已在論壇上看到的一些網友所言,如果董卓措置得當,也許可以憑借天下強藩的實力徹底改變這個時局,但董卓的胡化傾向太過嚴重,暴虐有餘而智慧不足。除此之外的最有可能就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成功,可惜天意難測,大漢終於沒有再次複興。
怎麽合理的給這些農民找個“安身立命”的工作,讓他們能養活自己和家人,而不是困局地方,“貧困潦倒”,最終“鋌而走險”,這就是劉病已身為統治者,必須去思考的事情。
不多時,在魏相、張安世、丙吉的帶領下,天子宮中四百石以上的官員,俱都陸續到來。
很顯然,整個在天子宮的官僚係統,在劉病已這個天子的縱容下,已經隱隱分出了三個派係。
新來的譚統似乎還有些怯場,沒有加入到這三個派係之中,孤零零的站在一個角落之中。
“臣等拜見陛下!”眾臣跪下來拜道。
“眾卿免禮!”劉病已揮揮手吩咐道:“給諸位愛卿賜座!”
不一會,數十位侍女進來,給大臣們備下坐席。
“不知陛下傳召臣等有何事吩咐?”作為大漢王朝的群臣之首,丞相魏相出列一拜問道。
劉病已將早就準備好的《史記》、《呂氏春秋》等書拿了出來。
然後對臣子們道:“眾卿先看看朕標明的那些文字吧!”
魏相接過來,先看了一遍。
他看到那些竹簡中被天子用紅筆描紅的文字部分,微微皺了皺眉頭。有些疑惑,不知道這些事情之間到底存在什麽聯係,何以天子如此鄭重的召集所有大臣。
隻是別的大臣,特別是張安世、丙吉等人沒有看過。
他立刻就問,很顯然,會有些得罪人。
於是,他將這些竹簡傳遞給張安世。
張安世接過來,看了看,也皺起了眉頭,沉思了起來,身為法家大臣,張安世天生就對這些細節的事情比較敏感。隻是,同樣的,他也沒辦法將呂氏春秋中那幾段被描紅的記載與漢室立國以來的災異聯係起來。
他想了想,不動聲色的傳遞給丙吉。
丙吉接過來。更是“二丈和尚摸不著頭”。
於是他將這些竹簡傳遞給蕭望之。
劉病已看著,心裏也有了盤算,很顯然,雖然臣子們因為政見和理念不同分成了不同派係,但彼此間還是分出了高低。排出了次序。
雖然現在劉病已看的尚不完整,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老大是魏相,張安世是二哥,丙吉三弟,蕭望之則是三巨頭之下的第一人。
花了大概半個時辰,所有臣子都看了一遍。
劉病已這才站起身來,問道:“諸卿,可知。朕讓你們看這些是什麽意思嗎?”
“臣愚鈍,懇請陛下解釋!”魏相叩首道。
張安世、丙吉和其他臣子也吩咐跪下來,拜道:“臣等愚鈍,懇請陛下為臣等解惑!”
劉病已不由得有些失望。
但他也知,這是很正常的,倘若真有人看出來,那他就得好好查查這人祖宗十八代,免得混進了一個穿越者。
“天行有常,不因舜存,不因紂亡。故,湯有七年之旱,禹有三年之水!”劉病已首先說出這句開場白,為自己接下來的話做鋪墊。
他向前走了一步。望著殿外的呼嘯著的北風,長歎一聲道:“越來越冷了!這天下,還會更冷下去!”
小冰河,隻是剛剛冒了一個頭而已。世界大體依然還是很溫暖的。
但,小冰河時代的警鍾,卻依佛在劉病已的耳邊響起來了。
望著一副不明所以的大臣們,劉病已索性直接道:“諸卿請看。呂氏春秋上,朕描紅的那幾段記載:是月也,始種麥,無或失時,行罪無疑。是月也,日月分,雷乃始收聲,蟄蟲伏戶,殺氣浸盛,陽神日衰始凅!”
劉病已看著魏相等人,問道:“諸卿誰知,此段話說得是哪一個月?什麽時候?”
魏相答道:“回稟陛下,《逸周書。時訓解》有雲:秋分之日,後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凅,寒露之後,霜降乃至,又十日,蟄蟲鹹伏,陛下所指的這一段呂氏春秋之記載的時節,當是霜降後的第十日,即九月十二日!”
劉病已點點頭,滿意的道:“愛卿果然博學!”
然後,他就問道:“趙過,你常往來民間,知農事,親農意,卿來說說,現在,百姓什麽時候種植冬小麥?”
趙過聞言,在旁邊眾人的羨慕的眼神中出來,拜道:“回稟陛下,現在民間一般很少種植冬小麥,倘若種麥,一般是在七八月之間,最遲不可超過八月下旬,不然,小麥穗小不實!”
劉病已點點頭,看著眾人,問道:“呂氏春秋,著於秦始皇九年,至今不過一百餘年,何以如此短的時間,冬小麥種植時間卻提前了這麽多?”
劉病已頓了頓後,“斬釘截鐵”地拋出自己的論斷:“天氣在變化,趨勢就是一年比一年冷!”
“諸卿若有疑惑,請看史官們記載的災異吧!”劉病已拿起那些史官記載的災異事件的竹簡,表情凝重的說道:“自秦二世二年至今,關中發生了水災十幾次,其中二世二年,夏七月大雨,連雨自七月至九月!”
“太宗孝文皇帝初,多雨,積霖至百日方止,後三年,秋連月三十五日,藍田山出水,流數百裏!”劉病已越讀越快:“讓我們再來看旱災,秦始皇十二年,天下大旱,六月乃雨,至國朝,孝惠二年,夏旱,五年,複旱,江河水少,溪穀絕。孝文三年,秋旱,九年春旱,如元光四年(前131年),夏四月,隕霜殺草。”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