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離間計

字數:2950   加入書籤

A+A-




    兵法曰:“兵家之有采探,猶人身之有耳目也。耳目不具,則為廢人;采探不設,則為廢軍耳。一身之聾瞽,徒能廢吾之四體;而三軍之聾瞽,則其所廢者可勝計哉?故候吏不嚴,君子以為無耳目之軍。”反之,一支軍隊如果擁有完備的斥候偵查係統,那麽它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這些隻算是趙充國用兵之嚴;而作為一個不世出的百戰名將,不僅要會嚴,而且還要會寬,即適度放鬆以激勵士氣。

    於是趙充國又學起了戰國時的王翦、李牧。他命令廚房今天殺羊,明天殺牛,總之天天給士兵們好酒好肉伺候著,搞得大家全都精力過剩而又無從發泄,士氣衝到破表。同時不管城外的羌人們怎麽挑戰,城內的將士們又如何請戰,趙充國隻是堅守不出。漢軍的後路與後勤已由其愛子趙卬率羽林軍大包大攬,這個他完全不用擔心。

    後世的範曄《後漢書》嚐言:“羌兵長在山穀,短於平地,不能持久。”他們最怕的就是打持久戰,趙充國“急進緩戰”的戰略正是命中了敵人的三寸。果然,時間一長,羌軍師老兵疲,各部首領之間就開始互相埋怨了,說:“語汝毋反!今天子遣趙將軍來,年八九十矣,善為兵。今請欲一鬥而死,可得邪!”

    西羌畢竟是個鬆散的聯盟,且平日積怨甚深,隻不過因為共同的利益才暫且聚在一起,時間一長,熱乎勁兒一過,形勢又不利,不等趙充國動手,他們自己都得打起來。不信等著瞧。

    第一,能持重;第二,愛士卒;第三,先計而後戰。光這三點,趙充國就已具備了古之名將的所有優點。當然,他還有其他很多優點,我們慢慢來講。現在我們先來說說第三點,趙充國“先計而後戰”,他遲遲不開戰,究竟是“先”的是什麽“計”?

    答曰:離間計。

    羌人本來是一盤散沙,後來被匈奴澆了盆水變成泥塊,又讓義渠安國一把火燒成了陶瓷。但是,再硬的陶瓷也有細縫,它不是鐵板一塊。趙充國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細縫,想辦法讓它越裂越大,裂成碎片,一碎再碎,碎成無數片,重新變成散沙。

    但要做到這一點,隻能用熱脹冷縮的辦法跟它慢慢熬,千萬不能用拳頭硬打,硬打或許也可以把陶瓷敲碎,但陶瓷最多隻能碎成幾片,且將比從前更鋒利,同時自己的手還會傷痕累累,這是自己找罪受,萬萬不可取。

    總之,西羌與匈奴不同。匈奴已成氣候,驕悍難製,乃大漢之死敵;而西羌則賊性方起,各懷其心,且大多是被威逼利誘上的賊船,真正堅決反漢的沒有幾個。既然羌人有可能變成大漢的順民,趙充國為何要將他們一把推開,讓它變成第二個匈奴呢?如今一個匈奴就折騰了漢朝百餘年,兩個那還得了?

    戰爭的終極目標是和平,而不是拚個兩敗俱傷。特別是民族糾紛與矛盾,遠非純軍事手段可以解決,必須政治軍事雙管齊下,爭取西羌群眾,孤立混在群眾中的一小撮野心家、陰謀家與反動派,重在平息事端,而非擴大問題,否則漢朝將陷入對羌作戰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在戰爭之外,還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這就是所謂戰略高度。沒有這種高度,再能打仗的將軍也隻是個“兵頭”;有了這種高度,這個將軍才能被稱作“兵家”。

    顯然,趙充國就是這樣一個兵家。他很快便發現了西羌中的一條細縫,而且還得來全不費工夫,因為這條細縫就來自西部都尉府牢房裏一個名字很酷的羌人俘虜,他叫雕庫。

    雕庫不僅名字酷,身份也很酷,他是西羌中罕、幵二部中一名首領靡當兒的親弟弟。當初先零部落在頭人的鼓動下準備起兵造反的時候,靡當兒作為堅定的親漢派,便讓雕庫跑去都尉府告密。沒想到後來事發,靡當兒等人因實力落小,竟被先零部落給脅迫著也參與了叛亂,這下子反賊親屬雕庫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最後被西部都尉扣下來當了人質。

    趙充國聽完雕庫的哭訴,心中大喜:此真天助我也!

    於是趙充國立刻將雕庫無罪釋放,讓他回去轉告西羌部落中的親漢派與搖擺派,說:“大軍唯誅有罪,附從者毋自取滅亡。天子告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斬,除罪;斬各級首領以下有罪者皆以差次受賞金,賜錢一千至四十萬不等;以所捕妻子財物盡與之。”

    孫子曰:“取敵之利者,貨也。”我們知道,羌人居處貧瘠,個個都是窮鬼,現在趙充國提出高額獎金,重賞之下,自有勇夫,大家造反不就是為了搶些東西、占些地盤吃飽飯嗎?現在事情簡單了,戴罪立功拿賞金去!有錢還怕餓肚子?

    趙充國誘惑羌人自相殘殺,說實話這計策有點毒,但比起義渠安國不分好壞一體殺光,那還是很仁慈的。在目前情況下,這也是平定叛亂的最好辦法。

    計策已定,漢軍剩下的就隻有等了。大軍按兵不動,天天吃好喝好,坐等羌人瓦解,坐收漁翁之利,然後一舉平之,大功告成!

    然而趙充國的計劃遭到了軍中部分將領的堅決反對,而他們中的代表,竟是趙充國一直甚為看重的老部下——酒泉太守辛武賢。

    當時,劉病已已經從天下各郡國征發了材官、騎士、刑徒,再加上河西各郡太守原領之兵馬,平羌大軍已經增加到了足足六萬人。現在趙充國卻讓大家坐等,辛武賢不理解,非常的不理解:

    於公,我辛武賢是來為國平叛的,不是來吃閑飯的;於私,你趙充國是早早封侯了,年紀也一大把沒啥奔頭了,可我辛武賢還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前途一片光明。您身為老一輩的軍隊高層,卻為何要擋我們年輕人的殺敵立功封侯路!這也太不厚道了吧!

    於是,辛武賢醞釀了半天,寫了一封奏書,上呈給皇帝,說:“北地嚴寒,漢馬不耐過冬,請趁七月時攜三十日糧草,分兩道由酒泉、張掖出兵,合攻羌人罕、幵二部於鮮水(即青海湖)。羌人以畜產為命,我兵此去,雖不能盡誅,但奪其畜產,擄其妻子,引兵而回,至冬再出攻之,大兵頻出,虜必敗壞。”(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