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渝州來使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婉儀傳 !
渝州城派來信使的消息,很快傳遍了軍中。
一方是朝廷的兵馬,一方是叛軍,按說兩方之間毫無交流的餘地。
這個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子,派人傳信來說什麽呢?
守在署衙外的士兵們,未能親自在場聽信使稟告,更未能親自看信,隻能暗自揣測。
“如今兩軍對壘,誰也不敢先行進攻。會不會這個太子是來招安的,試圖勸說郡王投明棄暗?”
“投你奶奶的腿兒啊,會不會用成語?哪有說自己是暗別人是明的?”
“詞兒用的不對,招安倒是有可能。這些日子你們也看到了,郡王不是省油的燈,他要是等到時機,帶我們八萬大軍攻破渝州城不是沒有可能!”
說話的人有清平郡王麾下,也有嶽家軍的人,都對信使的目的好奇不已。
忽見不遠處好幾個參將烏壓壓地過來,眾士兵連忙閉口,不敢再多言。
“諸位將軍,郡王正在裏頭和渝州城的信使談話,諸位將軍不能進去。”
來的都是嶽家軍中的參將,渝州城的來使非同小可,他們聽見動靜便想趕來看一看。
萬一有什麽變故,也可盡早修書回長安,給嶽連錚提個醒。
“我們知道是渝州城的信使來,才要來看個究竟。萬一郡王被敵人刺殺怎麽辦?萬一敵人想收買郡王又怎麽辦?”
這話說的急躁,清平郡王直屬的下屬立刻不幹了。
“這位將軍,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您的意思是,我們郡王會被敵軍收買麽!”
“裏頭隻有他和信使在,收買不收買誰能說得清?”
兩方頓時劍拔弩張,在關鍵的節骨眼上,清平郡王平日對嶽家軍的影響,似乎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畢竟他們離開長安的時候,嶽連錚和金衛吾都千叮萬囑過,一定要小心。
一則小心性命,別讓人把他們當了替死鬼。
二則小心敵軍,若有風吹草動即刻傳信回長安。
這些日子幾場小規模的戰鬥,清平郡王派出的有他自己的人,也有嶽家軍的人,並未見偏私,這點他們倒是不擔心。
但關於敵軍的事,他們仍然放心不下。
“吵什麽!”
世子從府內走出來,麵容肅穆,看了看差點打起來的兩方。
雙方各為其主,這種局麵他們早就預想過了,今日才發生,已經算是清平郡王魅力大了。
“敵軍的信使在我城中,你們是想讓他們回渝州城告訴他們的主將,我們陵城之中軍隊內訌嘩變,自敗自傷麽?”
眾人頓時無聲。
曆經沙場之人都懂得,軍心的重要性。
一旦被敵軍抓到他們內訌的弱點,就可能被一舉擊敗。
雖然他們不是一個軍營出來的人,可戰爭之中,他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都需要依靠彼此活命。
見眾人不語,世子麵色稍緩。
頓了頓,他道:“父親讓我請諸位參將進去,他知道諸位未必信得過他這個主將。父親說,嶽家軍的主帥一直是英雄,不論是老將軍,還是現在的大將軍。你們信不過他也是有理由的,讓你們親自進去聽一聽,對我們的軍心穩固更有作用。”
當著眾人的麵,這話赤裸裸地說出來,嶽家軍的幾個參將麵色微紅。
他們並非信不過清平郡王,老將軍是英雄,清平郡王同樣是英雄。
隻是這種關頭,他們下意識維護自己原來的主將。
世子帶著眾人進了府衙,眾人迎麵看到嚴華實,他也帶著清平郡王麾下的參將朝裏走,兩方碰了個正著。
世子身後的眾人一下子低了頭。
原來裏頭真的隻有清平郡王,他自己麾下的參將一個也不在啊……
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人都到齊了,快進去吧。”
世子說著,朝自己身後看了一眼,眼中暗含無聲的警告。
眾人不自覺抬起頭來,挺直了胸膛。
有什麽話,等敵軍信使走了再說,他們現在不能露出一點破綻。
屋內,清平郡王高坐上首,底下兩個信使一左一右坐在太師椅上。
眾人進去告了座,那兩個信使站起來,隻聽清平郡王道:“這二位自稱是先帝親封的太子殿下派來的信使,這些是本王麾下的參將和嶽家軍的參將。”
那兩個信使都是士兵,便朝眾人抱拳行了軍禮,而後才坐下。
很是禮貌周到,倒沒有眾人想象之中,那種敵軍來使陰險狡詐的樣子。
眾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其中一個信使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來。
“這是太子殿下給清平郡王的信,郡王說,諸位也可以看一看。”
說罷把信傳了下去,眾人一一傳閱。
信上的字跡極佳,少年人鐵骨錚錚,風采飛揚的感覺撲麵而來,眾人都是武將,卻也能一眼看出,這字極好。
信中說的並非他們想象的招安或是收買,而是這位太子對朝中老將的問好,及過往宮中故事的回憶,以及——自證身份。
清平郡王看過這封信,他目光悠遠,仿佛陷入某種回憶之中。
“當年先帝駕崩,本王親眼看過那封冊立太子的聖旨,也親眼見過太子殿下。當時太子殿下還小,隻到我腰間那麽高。我同他說了幾句話,全在信中。”
這個敵軍之中所謂的太子,竟然能把清平郡王對真太子的話全都描述出來?
眾人忙在信中細細翻尋,果然看到了那一段對話。
“昔年吾尚幼,初被冊為太子,幸見郡王一麵。郡王身姿高大挺拔,見吾卻曲身蹲下。吾以為郡王當言恭敬之語,未料郡王卻道‘帝雖病重,太子殿下當保養自身,萬莫辜負江山之托。’”
“吾時年尚幼,聞言甚有感觸,知郡王必是朝廷一代棟梁。遂道‘有卿等棟梁之臣匡扶,吾雖年幼,必盡心竭力守先祖之基業。’”
兩人之間的對話寫得一清二楚,就連清平郡王當時曲身的細節都如此詳細。
眾人看清平郡王的臉色,便知信中所寫必定沒有一處錯漏。
否則他不會是這個表情。
這個從未在他臉上出現過的,十分糾結矛盾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