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罷選秀

字數:5536   加入書籤

A+A-


    寶釵出宮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皇上的聖旨便到了, 寶釵告別了家中親人和榮國府眾姐妹, 座上粉轎入了忠順王府。

    寶釵的容貌和才情是毋庸置疑的, 再加上她情商很高, 借著是皇上賜下來的人,很快的便得到了忠順王爺寵,忠順王雖然荒唐, 但畢竟是皇上的親兄弟, 頗為識趣, 因此還是有幾分聖心的,相對的, 手中的權勢也不錯。

    借著忠順王爺的勢, 薛家在京城也算是站穩了腳跟, 相信隻要薛蟠不作死,也沒有什麽人會去輕易招惹薛家。

    宮外, 選秀一事鬧的沸沸揚揚,宮中,對選秀很是漠然, 好像是無所謂似的。

    看來,很多事情大家都心中有數。

    選秀的名單下發之後, 眾秀女摩拳擦掌想要大幹一場青雲直上時, 宮中敲響了喪鍾,太上皇,薨了!

    這一下子, 也不知道有多少想要送女兒入宮的人家咬碎牙,皇上為了表示孝順,肯定是要下旨免了今年的選秀的,大臣們上書也無用。

    大選是有年齡限製的,等皇上出了孝期,再隔上三年,這一批的秀女們早就超過選秀的年齡了,家中還有次女的還好,唯有這麽一個女兒的,心中焦急,不得不將視線放到了同族,開始挑選下一屆時家中適齡的秀女。

    果然,太上皇薨逝的當天,禮部還忙著為太上皇擬諡號呢,皇上就下旨說是太上皇薨逝,理應天下同悲,選秀被理所當然的取消了。

    古人守孝是有禮製的,兒女為父母斬衰三年,孫子女為祖父母齊衰一年。

    按禮,皇上要為太上皇守孝三年,當然,實際上是二十六個月,但是,古往今來,就沒有那一個皇帝是真的守足三年的孝的。

    若是手中無權勢的皇帝罷朝守孝還好,若是大權在握的,守孝時整個國家不得停頓下來?因此,天子往往會以日代月,用二十六天來代表二十六個月。

    等擬好太上皇的諡號,準備妥太上皇的後事,大臣們便聯名上書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王照看,帝皇悲痛但請顧念天下百姓,以日代月。

    皇上不準,於是大臣再次上書,如此三次之後,皇上才準了大臣所奏。

    三請三讓在皇家似乎成了一種常態。

    太上皇離開的時候,並未讓迎春等後妃去身邊守著,隻有皇上去了,已經徹底離心的父子二人究竟說了什麽無人知道。

    迎春再次單獨見到皇上時,皇上一身孝服的站在宮中高處,望著遠方,神色莫名。

    “娘娘?”繡橘喚停下了腳步的迎春。

    太上皇薨逝,別說是迎春了,後宮所有的女眷都得哭靈,更別說是迎春等掌著宮權的主位妃子了。

    而且,迎春身下的皇長子小平安,那可是皇上的長子,太上皇名正言順的長孫,在皇上還無嫡子降生的時候,小平安的身份有太多的象征意義,這守孝,也是離不開小平安的,雖然小平安還才是隻有幾個月的小娃娃。

    皇上是個冷情的人,但如今,麵對生死,也許也心中有感,保持不了一顆冷清的心了。

    迎春垂下了眼眸,不,皇上並不冷情,從對小長安的寵溺和在意就可知道,皇上心中的火熱。

    隻是有時候經過的傷痛多了,人便不得不冷情了!

    迎春看了一眼皇上,心中思量,並未上前打擾,也許,皇上並不願意此刻有人去打擾她,歎息一聲,迎春帶著人去了太上皇的靈堂。

    為太上皇哭靈的地方分為了好幾個部分,最前麵、也就是放著太上皇棺木的地方,是皇上、眾王爺、宗親、大臣們哭靈的地方,被分隔開的後麵,便是宮中的女眷了;當然,京中的誥命們也有她們哭靈的地方,這些事情不用迎春等人操心你呢,禮部就已經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了。

    迎春來的算早的了,但已經有女眷一身孝服的跪在了靈堂上哀哀切切的哭泣,她們是太上皇的後妃們。

    宮中的女人本就難活命,又則太上皇盛寵甄氏,甄氏是個難容人的,喜歡磋磨打壓人,再加上後來眾皇子奪嫡,因為兒子的連累更是折損了不少的太上皇的後妃,使的太上皇的宮中更沒什麽主位妃嬪了,如今跪著的這幾個因為容貌不出眾、位分不高,倒是活了下來,避在偏僻的宮殿中像是個隱形人似的活著。

    如今太上皇薨逝,她們哭的悲切,但不是為太上皇,而是為自己。

    太上皇還在時,就算她們是失寵的太妃,宮中也會折騰她們,但如今,太上皇薨了,她們發愁以後該怎麽活下去。

    是會被磋磨死了騰地方還是直接讓她們陪葬,一杯毒酒了命?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更何況,她們不怨恨太上皇就算好了,哪裏願意給怨恨的人去陪葬!

    見到迎春,這些太妃們雖然悲切的苦著,依舊討好的給迎春行禮。

    “不必!”迎春讓人阻止了。

    守靈便好好的守靈吧,這種地方,受禮怕是要讓人道是非。

    有大皇子在本就招人眼,皇後之位的爭奪更是喧囂塵上,哪怕是迎春平日的行動暗示她不會爭奪後位,她也必須步步當心。

    不一會,迎春等三妃便到齊了,三人穿著孝服,靈堂之上也不敢寒暄,靜靜的抹著眼淚,好像是真為太上皇的薨逝悲痛似的。

    迎春是個女孩子,也曾有過天真爛漫,自然也過過無憂無慮的日子,那時,她曾在一個叫晉江的站看過後宮文,在一些重要場合中需要哭而主角哭不出來時,往往有宮女為主子準備辣椒水等物,尤其是浸泡了辣椒水的帕子或衣袖,隻要輕輕的往眼睛跟前一搭,眼淚便嘩嘩的往下流。

    自然是哭的情真意切無限悲痛!

    但是,別說是到了後宮,到了榮國府之後,迎春才明白,這個設定有多不合理不謹慎!

    誰都不是傻子,這人的去世你會不會悲痛誰都清楚。

    用那等刺激的東西催眼淚,別說你準備東西的時候會不會有人探聽消息,那等物品隻要人離的你稍微近點,嗅覺靈敏點,並不是絕對讓人聞不出來的。

    想一想,在重大的場合上,你正在利用那些東西做戲,這時突然出現奴婢告發,為了以示清白肯定是要檢查的,那麽多人麵前,被人來個人贓俱獲,別說上麵會不會治你不敬、欺君之罪,就是聲名,怕是也要毀的天下皆知了!

    若是有人與你有間隙,恨不得將你除之而後快,她會恨不得你使出如此昏招,好讓人輕易拿捏住。

    像是迎春這等能站在後宮上層的人物,人人都是影後,別說是悲切的哭了,她能給你不同的十八中哭法,眼淚更是說來就來。

    因此,此時此刻,無人敢用辣椒水等物,但人人哭的悲切。

    “娘娘,皇上讓大皇子去前麵。”流雲悄悄的上前稟告道。

    迎春拿著手絹抹眼淚的手頓了頓。

    小平安是皇上的皇長子,也是目前唯一的皇子,雖然還隻是幾個月的小孩子,但他是太上皇的孫子,按理來說是齊衰一年。小孩子不懂事沒關係,孩子太小需要避諱也沒關係,身邊的人照料著給小平安換好衣服不出格也就是了。

    因此,迎春來的時候,衛嬤嬤和流雲給小平安換了衣服,抱著小平安跟在迎春的身後,不光是小平安,就是賢妃身邊的小公主也如此。

    她們也沒打算讓小孩子隨著她們在這裏久待,意思一下後讓人呂嬤嬤跑走就是了,賢妃應當也是這種打算。

    迎春的眼神劃過賢妃和她身後的小公主,就見有宮女也在賢妃耳邊稟告,賢妃的眼神轉到了小公主身上,迎春便知道,皇上應當不單單是讓人抱小平安去前麵,還有小公主。

    賢妃的眼神往這邊看來,正好對上迎春的,一個碰麵後又移開,兩人俱都是叮囑身邊的宮女嬤嬤,讓人遺照聖意抱著孩子去了前麵。

    前麵的靈堂上,以皇上為首,忠順親王和忠孝親王在側,後麵是宗室老王爺,再之後是文武百官。

    眾人俱都是披麻戴孝的跪著,男子漢大丈夫此刻也不得不放聲痛哭。

    隻有皇上,跪在最上首,神色難辨的燒著紙錢。

    不一會,有宮人抱著兩個繈褓走近。

    皇上聲音中帶著些嘶啞,頭也不回的說道,“讓皇長子和大公主為他們皇祖父送行!”

    宮人低聲答應後,衛嬤嬤抱著皇長子,另一個嬤嬤抱著小公主,在靈前磕頭。

    禮畢之後,宮人上前低聲轉達皇上的旨意,呂嬤嬤等人便抱著孩子直接回了後宮。

    未獲封的皇子公主位比親王,因此皇長子和公主離開後,便是比他們身份低的王公大臣按禮磕頭哭靈。

    這之後,便是誥命們。

    常理,帶領誥命們為太上皇哭靈的應當是宮中太後或者是中宮皇後。

    但是,太後早逝,皇後尚在佛堂中幽禁。

    也不知道是湊巧還是怎的,有宮人上前稟報,“啟奏皇上,皇後娘娘奏請為太上皇哭靈。”

    古人看重生死,尤其講究養老送終。

    公婆離世,身為兒媳必須為其操持喪事,哭靈守孝,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得延誤,否則,憑此休了這個兒媳,眾人也隻有拍手稱快的。

    皇後本就已經形同虛設,若是再讓人抓了把柄,不用想便是被廢除。

    隻是不知道皇後如此奏請隻是單純的想要自保還是想要借此翻身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