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趙家來人

字數:2854   加入書籤

A+A-


    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小敏在家琢磨著送妞妞去村小讀書,她抓緊時間做了一個背在後麵的雙肩包,還給在空間裏找了一個舊式的軍水壺,用開水燙了好多次,還給在上邊用刀刻上妞妞的名字。

    小敏抱著妞妞,看著她的眼睛說道, “妞妞,媽媽送你去村小上學吧!”

    “媽媽,是真的嗎?妞妞也可以上學嗎?”妞妞聽說上學,興奮的抱著媽媽直嚷嚷著。

    “當然了,妞妞以後還要上高中上大學呢?”

    “太好了,那咱家有錢讓妞妞上學嗎?”妞妞在林老黑家住的時候,就聽見的隔壁的小孩說過讀書的事,她一直也向往著。跟小朋友們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小敏已經和村小的老師聯係過了,雖然已經上了很久了,這個時候老師單獨補補課,還來的及。。小敏學費也交了,一塊錢的學費。就這樣還是有很多的家庭舍不得一塊錢送孩子們上學。小敏也是一直沒有想起這個來,要不也不會耽誤幾天時間。

    妞妞上學後,小敏的時間也自由了很多,不用再向以前一樣,去哪兒都帶著妞妞。

    小敏在山上牛頭山找了一個比較偏的地方,割草。這裏的青草很多,小敏一個人要割很多天才能割完。帶來的籮筐擔子也填滿了,紮紮實實,壓了好幾次,滿滿的一擔。小敏準備走的的時候竄出來兩隻野雞,小敏抬腳用地上的小石子把野雞打暈。把野雞藏在籮筐裏,用扁擔挑著籮筐下山。這裏有一半是家裏喂豬的豬草,還有一半是牛草。小敏到家後,把野雞帶上一隻,和把另一隻籮筐的牛草分成一擔挑著到牛圈那邊去。

    “小敏丫頭,今天的牛草齊了。這是明天的,不過還要差點。”

    “秦大爺,我知道。我等下還去割些回來,把明天和後天的湊齊咯。大爺,我剛在牛頭山無意中打了一隻野雞,等下讓春嫂殺了分您一半,自己弄著吃哈!”

    “唉喲,不錯呀!是隻大肥雞。半隻夠好好吃兩頓的。哈哈哈,老頭子不說多話,收下了 。謝謝敏丫頭。”

    “不謝,我也是運氣好,準備下山的時候碰上了,隨手一扔還扔著了。”

    “小敏,謝謝你啊!我家可就過年吃了兩頓肉,這都好長時間沒有看見過葷腥,早饞肉咯。”春嫂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咱們三都在這小山坡上,不是跟一家人一樣,我今天是運氣好。才有的吃,下次可沒有這麽容易有肉吃。春嫂殺雞的是麻煩你了,最好是在秦大爺這裏殺好做好再帶回去,要不可能有點麻煩。你家四周住的都有人家。可吃不了獨食。嗬嗬。”

    “還真是,我妯娌她們也住在那一塊,還真不能在家裏做,要不然我家的孩子指定吃不了幾塊肉,幹脆把一隻雞一起做,也省的秦大爺再做一次。”

    “我看行,我也做飯的手藝也不好,這下隻要張嘴吃就行。”秦大爺是個孤家寡人,一個人住在這牛圈邊上,她們來牛圈這邊上工從不用帶水,全是秦大爺燒好給她們喝的,挨著秦大爺家的邊上有間小房子是給她們倆歇腳的地方,秦大爺一人弄的,還給她們倆準備了一張破桌子,兩把椅子,上麵天天有燒好的茶和兩個舊杯子。小敏是個細心的人,她早就看出秦大爺不是一般人。以前大家隻是說秦大爺是老紅軍,受重傷後才回到地方的。可小敏不這麽認為,秦大爺在部隊絕對不是一般的普通士兵,秦大爺可能年齡大了人也慈和不少。可是他身上的殺氣還是很重的,以前啊!秦大爺受傷是真,身份卻不普通。

    小敏也知道這一代老紅軍講究犧牲奉獻,對自己的私事一般不麻煩國家。秦大爺回到家鄉隻是一個普通人,說明他想過點平淡普通的生活,但是他是有國家工資和補貼的。國家也不會虧待他們這些曾經為國家浴血奮戰的英雄們的。

    小敏也不是巴結秦大爺隻是她第一世的爸爸就曾經是軍人,她從小就聽著部隊的故事長大。對軍人對部隊有天然的親切感。她也想感謝這二位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對她的照顧。秦大爺每天幫她們燒開水,準備小屋子。春嫂的男人也在不下工的時候,過來幫忙打掃牛圈,還給她們代勞。這些點點滴滴她一直記著的。

    “秦大爺,你呐,剝點花生米,讓春嫂給您炒點,配上雞肉,再喝杯酒,這就可以美美的吃上兩頓。”小敏給秦大爺出主意。

    大爺,要的撒,我就給您負責做飯。小敏負責肉,很好的。

    “那確實好,我去拿花生。”秦大爺進屋找花生去啦?他有一畝左右的菜園加自留地,每年都會給自己種點花生下酒。

    小敏交待了一下,就回家做午飯。她還沒走到屋前,遠遠的望見屋前有很多的人 ,神識覆蓋在自家的房屋前,看見趙家的前婆婆和妯娌們在院門前哭嚎著。小敏的臉色冷了下來,這群極品來了。自己真是鬱悶。

    “趙家的,跟你說了多少遍,小敏的門上掛著鎖呢?家裏沒人,你找她有啥事,我們幫你轉告。你在她家門前哭啥哭。”說話的是小敏不遠處的陳奶奶,她最討厭耍潑的女人。她是大家小姐出生,後來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嫁給了救她的陳爺爺,後來一直生活在在小橋村。有兩個兒子,非常的孝順,大的在望城上班,小的是村裏的會計。她來下橋村的時候隱瞞了身份,這些年過得也不錯。在村裏很有威望。

    “陳嬸子,你是不知道我們家裏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才來找的,要不然誰願意來她家哭啊!我就是命苦啊!兒子死了,兒媳不孝。……。”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