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箭雙雕

字數:9275   加入書籤

A+A-




    74.一箭雙雕

    小夫妻倆去周誠信家更省心,三娘娘人比較木訥不會算賬,平時也不是個愛掐尖計較的人,莫茹說啥就是啥。

    她越這樣莫茹反而都給弄得清清爽爽的。

    除了李桂雲托付買的,莫茹也把毛巾、針線、鹽等拿出來,三娘娘也挑了一些,手巾要了兩根,多要了一紮線,又多要了一包火柴。

    莫茹都給算了賬,交付清楚就告辭。

    李桂雲看著炕上一堆東西,還有手裏的六塊多錢,驚得已經不知道說啥好了。一百來個雞蛋啊,以前隻能換三塊錢,現在換了六塊錢。她和老頭子做那點不值錢的小東西,小兩口居然也拿到城裏給換成了其他的好東西。

    連雪白的毛巾都用上了!

    這……她感覺自己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麽好了,這輩子除了賣豬賣糧食,她還從來沒拿到過這麽多錢呢!

    是不是得多養幾隻雞?

    等莫茹和周明愈來到大爺家的時候,發現周誠仁和周誠誌都在,三個老頭兒正在東間抽煙兒呢。

    誰也不說話,都沉著臉咕嘟咕嘟就和三個煙囪一樣,這是比賽誰能冒煙兒?

    下午那會兒還紮堆抽煙比賽會冒煙圈更圓更多呢,這會兒怎麽這樣沉悶了。

    莫茹:……你們真會玩兒。

    張翠花和趙月娥、何桂蘭三個老太太在西間說悄悄話,年輕人孩子們一個都不在跟前,估計都打發出去了。

    張翠花已經給把箢子拎過來,除了各家托付買的東西,還有多的火柴、鹽、手巾、針線等。

    錢也算清了,王月娥還沒啥,何桂蘭卻驚訝得了不得。

    說實在的,她原本是做好準備要補貼給周明愈的,尋思老頭子是隊長,周誠仁是幫襯,她也不能計較太多。

    哪裏知道人家紅鯉子進城一趟真的是給家裏謀福利來的,雞蛋賣了6分一個,還幫忙扯了布,買了針線、鹽醋、洋火,連毛巾都給買回來了。

    還不用票!

    何桂蘭樂得合不攏嘴,一疊聲地說好。

    現在見到周明愈和莫茹過來,歡喜道:“這倆好孩子,現在真是出息,能幹得很。”

    王月娥道:“我早就說這孩子有出息的,打小就虎頭虎腦的有主意。”

    何桂蘭悄聲道:“沒給老四家帶?”

    張翠花搖搖頭,道:“第一次不知道深淺,就怕賣不好再虧殺,萬一被治安辦抓著那可不砸了?估計孩子怕這個就沒去要。”

    何桂蘭道:“是這樣,咱們不說外道話,賺了高興,陪了也不惱。”

    王月娥道:“關鍵得嘴嚴實,不能讓大耳賊知道。”

    三個老太太雖然沒直接說趙連英夫妻倆,但是心裏都有本賬的。

    如果真帶著老四家的雞蛋,第一次要是虧進去沒給賺回前來,那趙連英肯定要翻臉的。不說虧錢,要是賺不到她心裏去估計都有話說,再斤斤計較誰幾塊她幾塊,這個多那個少的,吵吵得好像趕大集一樣滿村都知道那可麻煩。

    所以,寧可瞞著她吧。

    何桂蘭道:“我看瞞不住,她可是個精明的,聽風就是雨,聞著味兒就知道了。”

    張翠花:“也沒什麽好擔心的,紅鯉子去一趟縣城買了點東西回來,回頭去問問她毛巾要不要就行了。”

    何桂蘭笑笑,“這樣好。”

    正說著外頭傳來趙連英的聲音,“大嫂子,我來了。”

    哎呀,怎麽這麽不禁念叨啊。

    何桂蘭示意王月娥趕緊把東西收起來,又拿了兩條毛巾半包針還有幾盒火柴放在炕上。

    趙連英走進來,看著張翠花和何桂蘭,立刻驚訝道:“哎呀,真是湊巧啊,俺倆嫂子也在這裏。”

    張翠花就道:“紅鯉子不是帶他媳婦去了趟兒縣城,趕巧去百貨商店買了點不要票的手巾,你過來挑挑有沒有要的。”

    趙連英一聽立刻湊過來,眼睛看著炕上的東西,哪一樣也想要。

    “嫂子你們都有了?”

    王月娥道:“我拿了一條手巾,幾根針,一包鹽,沒要火柴。”

    趙連英就想把剩下的都拿了。

    何桂蘭見狀就道:“我買了兩條手巾五毛錢一條,一個雞蛋換一盒火柴。這火柴家裏使得費,購貨本上的一個月兩包不夠用的,得多買點。”

    不管再怎麽珍惜,火柴還是用得很費,一盒裏麵多的五十根,少的可能就四十根。再者質量也差,側麵的擦火片用不了多少次就不擦火了,再怎麽節省四五天也得用一盒,快的可能三天,這麽下來一個月至少得要兩包半。

    可供銷社規定一家隻能買一包半,先進人員才能買兩包到兩包半,就算有錢想買也沒地方買去,隻能私下裏倒騰。

    很多人家買不起或者買不到火柴的,就得天天去鄰居家借火兒使,人家生了火就去措一些灰燼回來加上引火草吹起來。

    趙連英這會兒卻不想限額的事兒,隻想自己一個雞蛋供銷社要送三分錢呢,一盒火柴2分錢,一換一這不是坑人嗎?

    不是送給自己的是要花錢買啊,別人都沒怎麽買,看樣子是想賺自己錢呢。二嫂啊,你還挺會算計,這可是做小買賣,是要被割尾巴的。

    她扒拉了一下,“我好像缺根針。”

    王月娥道:“那你就拿根去。”

    趙連英就拿了兩根。

    張翠花提醒她,“老四家的,這手巾不用票,好著呢,才五毛錢一根,你不要?”

    趙連英當然想要,可她總覺得二嫂要賺自己錢,不要票肯定是次品,次品的話多少錢就沒數兒了,而且這也不是彩條印花的就是白色的,估計更便宜,說不定一毛錢一條呢。

    她就笑道:“二嫂,這毛巾不便宜啊,別是紅鯉子叫人家糊弄著呢。”

    張翠花笑道:“縣裏百貨商店還糊弄人?”

    趙連英就沒說啥了,反正不肯掏錢買。

    她本來也是知道紅鯉子去縣裏尋思能買點什麽回來,說不定有自己要的,白天沒得上機會,晚飯後拾掇一下就去找張翠花,發現家裏就倆媳婦兒帶孩子,她問了一聲就趕緊來了大嫂家,生怕有好東西落下自己。

    現在看也沒什麽好東西,不是送的還得花錢,她就不想要了,不想被張翠花賺了錢去。

    賺自己家的錢,也不虧心?

    當然她不會說出來,還是笑嗬嗬地和大家聊天,親親熱熱的。

    這邊老太太們扯些養雞、看孩子的東家長西家短的,那邊老爺們兒正犯愁呢。

    愁得三老頭兒要變成煙囪了。

    周誠誌道:“那天我聽人家說高戈莊煉鋼還覺得是笑話,今兒大耳賊也放了狠話,看來是真的,咱們怕是躲不過啊。”

    那一次周明愈拉瓦回來說,他雖然往心裏去,但是還是沒當回事,不覺得多嚴重。

    尋思大不了就是和修水庫一樣,全村抽調一些壯勞力去幹活兒,其他的還是該種地就種地。

    周誠仁道:“這麽說,有人傳言男女都去煉鋼,就老人孩子在家裏是真的?”

    周誠義悶悶地道:“男女勞力都去,就老人孩子在家裏怎麽秋收?可眼瞅著就要收高粱了呢。”

    周誠誌哼了一聲,“誰知道呢瞎折騰。我下午去找人問了問,還真是各隊帶著糧食和鍋搭草棚子全都住在那裏煉鋼。比修水庫還嚴格呢,說有些地方居然還有民兵看著,男人不許隨便回家,收糧食也不準,誰要回家就是工業大生產的逃兵,要給打成反/革/命的。”

    周誠仁點點頭,“別的地方不會咱們村也會,我看大耳賊就能幹出這事兒來。他娘的,就是這些壞東西冒充革/命,把風氣給帶壞了。”

    周誠義也道:“偏偏他還挺吃香,總有人提拔他。”

    真是日了他的猴兒了!

    三個老頭就開始吧嗒煙袋鍋子,誰也想不出什麽辦法來,尋思著開擴大會議問問。

    隻是這樣的擴大會議也不好開,因為要是被泄露出去說商量著怎麽逃避大煉鋼鐵,到時候讓張根發知道,就可以當借口開批鬥會。

    看起來是小事,實際可能就是大事兒。

    雖然他們種地有經驗,在村裏和張根發周旋也有點本事,可真要是出了村去和公社周旋,他們是沒有那個魄力和能力的。

    畢竟張根發的靠山是公社幹部,不是他們這些農民動的了的。

    屋子裏一陣沉默,隻有升騰的青煙。

    周明愈和莫茹進來,他讓莫茹站在堂屋不要進去,免得嗆著。

    看他過來,三個老頭兒誰也沒反對,雖然他們把年輕人特意打發出去,不想讓孩子摻和這事兒,不過周明愈現在已經被他們接納為“秘密小組”會議成員。

    “紅鯉子,你有啥辦法?”周誠義問。

    周明愈道:“煉鋼鐵這事兒我們肯定躲不過,不過我們可以想個辦法留一部分勞力在家裏。”

    周誠仁道:“要留人不是沒辦法,就怕張根發那個混帳為了邀功誇海口領大任務回來。”

    周明愈笑了笑,“我這裏有個主意,爺你們聽一聽?”

    老頭們看向他,“你說。”

    周明愈就道:“我和縣裏百貨商店的邱經理詢問過,咱們可以申請建造紙廠,專門生產麥秸手紙。等上頭供銷社的許可下來,咱們就和張根發談判,叫他當這個造紙廠的廠長,在前麵跟咱們頂著公社的壓力。咱們再去申請買上幾十噸煤,把四外村的麥秸草都收來,這就開始造紙。等煉鋼鐵的時候,造紙廠也不能荒著得有人照管。這樣的話就讓別的生產隊去煉鋼鐵,咱們隊留下幾個勞力造紙、收秋糧。”

    眼下收秋糧是最緊迫的任務,造紙什麽時候都好說,秋糧收不回來隊員們就要挨餓,別說三年就是一冬天都抗不過去。

    上頭又要大煉鋼鐵完成煉鋼任務,可公糧任務也沒取消,還是要交的,但是現在又要折騰農民去煉鋼,那秋收就要耽誤,到時候公糧和口糧怎麽辦?

    職業分工一片亂套,結果就是鋼鐵沒煉出來,工農業還都荒廢了,真是……

    三個老頭嘀咕嘀咕,覺得還真是個主意,反正不管怎麽說找個理由在家裏收糧食才行。

    他們對造紙不感興趣,反正多少年擦屁股也沒用過紙,他們感興趣的是能留人收糧食,不能耽誤秋收。

    多少年的戰爭饑荒,已經讓他們怕了,不管天大地大,都沒有糧食大!

    吃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是一個豐收年,到最後要是還挨餓,那可真是要笑死老天爺的。

    嘀咕了一會兒,周誠仁問:“咱們有錢買煤嗎?”隊裏哪裏有錢。

    周誠誌慢悠悠地道:“有點錢。”

    上一次送公糧坑來的那三百來塊錢,他一分沒動,還在會計那裏藏著呢,正好可以買煤、草、其他工具。

    周誠義和周誠仁都很納悶,“你哪裏來那麽多錢?”

    周誠誌咳嗽一聲,“別問了反正有,你們想想會不會造紙吧。”雖然對造紙不感興趣,但是也要裝裝樣子。

    周誠義看向周明愈,“紅鯉子起的頭,那邱經理怎麽說?”

    周明愈道:“說了呢,還讓妮兒記下來。”他示意莫茹講講。

    莫茹就道:“邱經理說煤炭咱們可以申請買,人也有,就是得有足夠大的鍋,最好是人家淘汰下來的鍋爐,鍋爐用來煮草,煮好了上磨磨紙漿,然後抄紙,再曬幹烘幹都行,就是手紙了。”

    鍋爐啊?

    周誠誌幾個琢磨,“鍋爐的話……哪裏有?”

    周誠義搖頭,“這個東西供銷社肯定沒有。”

    鍋爐屬於工業設備,賣日用品的供銷社肯定沒有,縣城裏沒有鍋爐廠,所以邱經理也未必能聯係到,畢竟係統不同。

    周誠仁道:“我想起一個人來,咱們可以問問他。”

    大家都看著周誠仁:“誰啊?”

    “周培金啊,他不是在市裏機械廠上班?”周誠仁吧嗒著煙袋鍋子,“讓他幫咱們問問看哪裏有淘換下來的破鍋爐給咱們使使,反正就是有個夠大的鍋煮東西,是吧?”他最後問的是莫茹。

    莫茹點點頭,“是的,咱們的鍋不夠大,有個夠大的就行。”

    周誠誌道:“明天我問問他媳婦。”

    九點左右眾人就散了各自家去。

    張翠花拿蒲扇把房間裏呼扇呼扇準備睡覺,一邊扇一邊得意地笑。這家裏供著大仙就是好,正是蚊子多的時候,他們愣是沒挨咬。

    他們有片玉米地挨著草泊兒,鋤地的時候兩個村碰頭閑聊,草泊兒人都抱怨今年蚊子厲害,隔著蚊帳都咬人被咬的受不了。

    結果周家莊的人都說“今年哪裏有蚊子啊,俺們孩子都沒挨咬”,草泊兒的人自然不信,不過看看他們一個個身上連個包也沒,還真是沒挨咬。

    草泊兒人都說奇了怪了,這蚊子居然不咬周家莊的,是不是用了什麽特別熏蚊子的東西。

    張翠花感覺揣著一個大秘密不能說,偏生還有人不知道原因在那裏瞎猜,她就覺得好笑。

    當然自己也憋得厲害,就和老頭子叨咕叨咕。

    周老漢兒看了她一眼,“你笑個啥?”這幫子老娘們,真是天天不知道啥是愁滋味兒。

    張翠花笑得更厲害,“你不恣兒?”說著就戳了戳他的煙包,今日可沒少炫耀,別以為她不知道,半包一下午抽光了。

    一說好煙,周老漢兒立刻想起那賽神仙的滋味兒,所有煩惱都煙消雲散了,美滋滋道,“這煙真好,就是抽了好的再抽那差的,感覺不是那個味兒了。”

    張翠花道:“以後有的你抽。”

    看樣子大仙是個好說話的,媳婦兒也懂事知道孝順公婆,說以後還給老頭子買好煙抽呢。

    她湊過去小聲得意道:“你知道這一趟紅鯉子他們進城,買回來多少東西不?看見咱們的暖壺了不,村裏就不超過三把,現在咱們也有了,冬天晚上也能有口熱水喝了。”

    周老漢兒咂摸著真是不錯,“這城裏人真是有錢。”

    張翠花伸出手來比劃了一下,“這一趟買了那麽多東西,紅鯉子還交回來十二塊錢呢。”

    要是往供銷社送,總共也就是能拿十塊錢左右,這可是一筆大買賣呢。

    周老漢兒也來了興趣,“這可比生產隊幹活兒賺,就是囑咐他小心點。”

    紅鯉子是個能幹的,比老子強,周老漢兒心裏也高興。

    張翠花得意道:“還用你說?我早囑咐了,小五兩口子比咱們這些老東西有腦子,再說了……”她頓了頓,小聲道:“我說你們也別為食堂還是煉鋼的犯愁,本來就老頭子抽吧抽吧的磕磣人,這一犯愁,整三個老煙囪更磕磣人了,你們就聽紅鯉子兩口子的,保管錯不了。”

    有大仙護著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