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出貨

字數:10611   加入書籤

A+A-




    發現自己可以收地瓜以後,莫茹晚上就去地裏收地瓜。

    走幾步堆一堆,這樣很快就能收好多地瓜。

    收地瓜比拾棉花輕鬆,可能因為地瓜藤連著地瓜不算隔空收,而且泥土埋得也不重,收起來絲毫不費力,就不需要費腦子。

    她彎著腰用手摸過去,很快就能將一壟地瓜收完,還要間隔一下幾步放一堆,等白天的時候讓女人們擦地瓜片。

    她並沒有收太多,免得惹人懷疑。

    就這樣第一次看到地裏的地瓜堆的時候,吳美英等人還是犯嘀咕,“這是什麽時候刨的地瓜?”

    張翠花就道:“昨晚上刨的啊,天黑了看不清就沒擦。”

    吳美英一想好像似的,天黑了張翠花說不要擦地瓜了,都借著月影刨地瓜,刨了第二天再來撿。

    吳美英笑道:“看我這記性,昨天晚上我還刨了一片呢,刨破好幾個,今天撿回去烀著吃掉。”

    果然是晚上幹活兒不累!

    有莫茹幫忙收地瓜,婦女們又輕快很多,就跟掰棒子一樣,掰的時候不累但是往家挑累。收地瓜也是擦地瓜不累,刨地瓜、往家運累。

    很多人都心照不宣,覺得平墳的時候祖墳沒被動真是有好處的,肯定是老祖們顯靈幫的忙。

    甚至還有老太太晚上偷摸去西邊的祖墳地裏燒紙祭拜,沒有好東西就供奉幾個大地瓜和大玉米。

    反正老農民就是地裏有啥就吃啥,祭祖也不例外。

    張翠花知道了還私底下敲打那幾個老婆子,“現在管得嚴,要祭拜有那個心就行啦,不要隨便去燒紙,免得治保主任難做。”

    周城銘當了治保主任,從不會像張德發那樣管得雞飛狗跳,反而更注重治安。他不多管閑事,大家自然也要多考慮他的立場。

    老婆子們都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以後不去了。”

    ……

    莫茹一邊收地瓜一邊拾棉花,幾日後迎來了一波棉花盛花期,一夜之間滿坡雪白。

    她原本一天拾三次棉花,現在幹脆改成五次,九點鍾,中午,三點鍾,晚飯後,睡覺前。

    每一次她都覺得超負荷腦力勞動,可這麽堅持下來,竟然也習以為常,不知不覺中,她對空間的駕馭能力又高了一層。

    抽空她還要沿著東西南北去撿棉花,有時候看到開得滿坡一直都沒人拾最後都被風吹在地裏,她也當沒人要收一收。

    就這樣她每天忙得沒時間好好睡覺,棉花也越撿越多,最後都堆成棉花山!

    不但閣樓堆滿了,空間裏也快滿了!

    ……

    家裏的軋花機也沒閑著,一直都有人來軋棉花,直到村裏人家分的棉花都壓完為止。

    然後就需要彈棉花。

    柳秀娥前些日子趁著晌午吃飯的時候回了趟娘家,把彈棉花的家什兒借來。現在自家也沒地,更沒棉花彈,那家人就讓她隨便用。

    剛借來的時候,柳秀娥教了莫茹、張夠和吳美英幾個,張夠學的最好,大家就將這個重任交給她。

    現在吃了晚飯張翠花帶人去加班刨地瓜,張夠則跟著柳秀娥來學彈棉花。

    一隊有好幾戶人家分了五十斤籽棉,軋出棉籽以後也有十六七斤皮棉,需要彈成蓬鬆的絮棉才可以用。

    彈棉花雖然上手快,但是精通難。

    腰上綁著彈弓,手裏拿著木槌,不停地敲打彈弓上的牛筋,發出“嘣嘣”的聲音,利用牛筋的振動將棉花彈得蓬鬆柔軟。彈棉花的時候,隨著清脆的擊打聲,棉絮也是飛個不停的,所以要把嘴捂起來。另外,木槌很重,輕快的也有十來斤,力氣小了根本拿不動。

    這麽一會兒下來,一直嘣嘣嘣個不停的,也是很累人的。

    手藝好的彈花匠,一斤皮棉的損耗能控製在半兩以內,一般一斤棉花也能出個八兩八,手藝不好就難說了。

    她們又是新學者,那損耗就更多。

    好在莫茹有的是棉花,不在乎這個,而且她能將四散的棉絮收起來,並沒有浪費多少。

    張翠花還將自家分的交給她們隨便彈。

    於是張夠就拿自家棉花練手,兩個晚上下來居然也有模有樣的。

    “嘣嘣嘣”,每天晚上直到莫茹要關門睡覺(拾棉花)她就回家,這麽四天居然將張翠花交給她的十六斤半皮棉彈好了,最後居然有十五斤,損耗並不大。

    真的是蓬鬆柔軟,和白雲一樣!

    張翠花看到非常滿意,當場就點點頭表揚了她,對莫茹道:“彈一斤棉花一個雞蛋,人工、家什兒、場地三分。”

    16個雞蛋,張夠拿了五個,給她高興壞了!

    自己也能賺錢了?

    柳秀娥出了彈弓,但是她沒要雞蛋,都給了莫茹,莫茹也沒單獨拿回來,還是放回裝雞蛋的小缸裏,留著送供銷社加給邱磊倒賣。

    張夠彈棉花上手以後,村裏人的棉花就歸她彈,畢竟她們可以自己掐籽兒卻不能自己彈。

    不就是幾個雞蛋麽,俺們有!吃過殺豬菜以後,一個個豪氣的很。

    這時候正是秋天豐收的季節,地裏蟲子多、掉的糧食多,村裏的雞自己刨食兒就能吃得飽飽的,每天下蛋也及時,讓農婦們手裏有雞蛋好辦事。

    所以有棉花的人都沒留著,趕緊讓張夠給彈出來,馬上就要冬天不管是絮棉衣還是棉被,都大有用處。

    於是張夠早起、晌午、晚上見縫插針地彈棉花,越來越熟練一天居然也能彈四五斤!

    莫茹瞅著自己藏的棉花太多,就把自己軋好的棉花拿出來請張夠幫忙彈。

    “三嫂,我沒有雞蛋,等你彈好了我們拿去賣掉,賣了分錢給你。”

    張夠一聽這可了不得,這是男人妮兒信任自己?

    原本因為莫茹生了個閨女沒生出兒子,她對男人妮兒的崇拜有所下降,可因為拾棉花事件,她的崇拜又回到了頂點。

    現在莫茹投機倒把居然要帶著她!

    她一直對投機倒把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在別的村和隊裏,幹部們對投機倒把、黑市是嚴厲打擊的,一直都深惡痛絕,提起來就說是割尾巴挖社會主義牆角等等,就和壞分子一樣不招人待見。

    可老百姓就是這樣,越是大力宣揚很壞的東西,他們就越是好奇。尤其家裏沒有火柴針線的,買不到,就得去黑市倒騰。

    所以這讓他們覺得黑市其實是很神秘很厲害的地方。

    張夠大喜:“妮兒,真的嗎?我和你一起去賣?”

    莫茹點頭,“是啊,小五哥不在家,隻能咱們自己去賣了。”

    現在天天軋棉花、彈棉花,自己家用不完,得想辦法賣掉一部分。

    這個得靠邱磊。

    大煉鋼鐵以後,他們的投機倒把就被迫終止,也不知道夏莊李農江那裏還可不可靠。

    按說李農江肯定也被調去煉鋼鐵了吧。

    晚上她去找張翠花,想去跑一趟。

    她自己出門,張翠花肯定不放心,雖然也沒有土匪劫路的,可畢竟是晚上,就道:“找個人陪你去。”

    有個人作伴總歸安全一些。

    莫茹笑道:“讓俺三嫂一起去。”

    張翠花猶豫,讓張夠去,她有些不放心,不隻是張夠不夠穩重咋咋呼呼還曾經要擁護張根發呢。而且去黑市賣東西不但要保密,還得機靈,張夠能行嗎

    莫茹笑道:“娘,沒事的,我們就是把東西送過去,有人專門負責賣呢。”

    邱磊的事兒早就告訴過張翠花的。

    張翠花點點頭,“那成。”

    得了張翠花的允許,兩人下半夜就出發,一人背了一卷彈好的棉花,另外還背了一些沒軋的棉花和雞蛋。雞蛋放在莫茹的箢子裏用手巾蓋著,其實就是裝個樣子,都在空間裏,既可能減輕重量,也避免打破。

    這時候也沒治保主任搗亂,又沒有民兵巡邏,一路上走得輕快,真可謂是順順當當,天不亮的時候就到了夏莊。

    兩人去李家磨坊,莫茹敲了門,應門的是李農江的老娘。

    他娘眼睛不好使,但是耳朵靈,一聽就知道是那個小媳婦。

    “媳子,你男的煉鋼鐵去啦?”她和莫茹拉家常。

    莫茹應了,“大娘是的啊,男人們都去了。李農江呢?他也去了?”

    李大娘點點頭,“都去啦,家裏就沒個囫圇的。”

    說了兩句,莫茹表示自己要去找邱磊。

    李大娘笑道:“你等著,我去給你送信。”

    莫茹忙道:“大娘,可不敢麻煩你。”人家年紀這麽大,眼神兒還不好使,怎麽能麻煩她老人家呢。

    李大娘擺擺手,“我們有辦法的,你看著啊。”

    她站在門口,“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很快,一隻黃色的土狗就跑過來,搖著尾巴,舔李大娘的手。

    李大娘就拿出一根染了洋綠的大鵝毛出來,用線係在巴拉的尾巴上,又拍拍巴拉,拿了幾個花生仁出來,一邊給它吃一邊說:“去城裏找磊子。”

    那黃狗吃了花生米嗷嗷兩聲,轉身就跑了。

    莫茹和張夠看得目瞪口呆,這都可以!

    李大娘笑道:“這狗還是磊子從城裏抱過來的呢,江兒養大的,它跟著去了好幾次,熟門熟路的保管沒錯。你們等會兒,不用晌午他就來了。”

    果然,邱磊來的挺快。

    他騎著自行車來的,後麵跟著那隻黃狗。

    邱磊穿著藍色的製服,胳膊上戴著紅袖箍,笑得一臉痞子樣兒。一進門,看著莫茹他就拍拍自己的袖章笑道:“怎麽著,叫我來抓你們投機倒把啊!”

    李大娘笑罵道:“別穿著那身皮來顯擺,也不知道誰整天盼著人家來,念叨人家怎麽還不來給你送東西。”

    邱磊啊啊啊啊了幾聲,“不要拆我的台嘛。”他把後車座上綁著的一個小包拿下來遞給莫茹。

    寒暄幾句,交換一下各自的信息。

    邱磊現在是治安辦的人,沒進廠子裏,他覺得治安辦更方便做事兒。

    這一次他順便帶了幾包火柴,幾包針。

    他得意道:“你看,我可勤快了,整天忙著巡邏抓黑市、投機倒把,很快就混上一個先進可以騎自行車。”

    莫茹誇了他兩句,真的挺厲害的,這時候自行車可都是幹部下鄉才騎的呢。

    聊了幾句,莫茹問道:“你們要不要棉花啊?”

    邱磊一怔,立刻歡喜道:“要啊,有多少要多少!你不知道,煉鋼鐵煉的,供銷社的棉布棉花都斷貨了。現在……”

    他去看了看外麵,拉著莫茹去一邊角落裏,“你知道吧,籽棉以前八毛,現在賣到一塊了,皮棉以前四塊錢,現在妥妥的四塊五。要是冬天估計五塊都有人要。”

    莫茹道:“我帶了十斤彈好的絮棉,還帶了二十斤籽棉。”

    邱磊樂了,“你們還挺厲害,男人不在家,彈棉花都彈好了,彈好的絮棉現在就有人要五塊錢一斤。過些日子估計六塊都得搶。”

    絮棉在城裏是兩塊兩毛二一斤,要票,大人一人一年兩斤,但是今年不知道怎麽弄的隻有一斤八兩了,小孩子隻有半斤。

    這還說今年棉花大豐收呢,定額卻減少了,所以邱磊一點都不信畝產十二萬斤那種吹牛皮的話。

    他很會看形勢,今年雖然大豐收,但是到處大煉鋼鐵,供銷社裏斷貨,大家有票都沒處買,沒票的更犯愁,所以一定會催生黑市的生意。

    而城關的棉花他去看了,雖然豐收,可農民沒權利做主,拾了多少就被棉站按定價收走。

    因為棉站派人直接來拉棉花,不用城關的農民去送,所以農民一斤都留不下,城裏人想買黑市棉都買不到。

    現在莫茹他們有,那真的是太好了啊!

    簡直要發一筆財。

    莫茹這一次帶了十斤絮棉,二十斤籽棉,賣掉至少有七十塊錢。

    “莫茹,棉花多多益善,有多少咱們要多少,你隻管都弄來放在這裏,記好賬目,一分不短你的。”

    當初合作的時候他們有協議,扣除了本錢兩邊人五五分。

    就算這一次你賺點便宜,下一次他也可能會賺的,畢竟莫茹他們出農產品,邱磊還要弄工業品呢。

    這種機會就是大家合作,畢竟一個人做不成事,莫茹他們去賣就要被抓,邱磊自己弄不來這麽多農產品。

    所以他們並不計較。

    合作了這些次,還是很愉快的,莫茹根本不擔心什麽,畢竟不管過日子還是做生意,都是一個長久。

    莫茹讓他還是幫忙買火柴、煤油、糖、藥、染料等鄉下買不到的物品,她則還是收雞蛋、棉花、糧食等農產品。

    因為大煉鋼鐵縣委調撥了大批糧食、蔬菜出去,所以城裏也緊張的很,現在糧食蔬菜都緊缺。

    商量完以後,莫茹就把棉花、雞蛋留下,又跟邱磊道:“要是有機會幫我弄塊玻璃。”有玻璃她就可以做玻璃窗戶,真是不習慣窗戶是透風的,不透風又不透光,用著不爽啊。

    邱磊道:“玻璃啊,這個好說。”

    雖然大批量的沒有,但是弄個幾塊還是可以的。

    縣城本來就有貨,供銷社可以買,再不濟,他還可以從某些不起眼的地方拆幾塊嘛,拆完了再報上去玻璃破了,需要補窗戶。

    嘿嘿。

    莫茹見他答應了,也不多逗留,還得回去收莊稼呢。

    她跟邱磊告辭和張夠回家。

    張夠還跟騰雲駕霧一樣呢,“妮兒,咱們這就接上頭了?”

    莫茹道:“嫂子,你可別說漏嘴啊。”

    張夠一拍胸脯,“你放心,打死我也不說!”

    莫茹開玩笑道:“要是有人打你,你就說,咱們家沒有洋火了,想去城裏供銷社買,誰知道走差了路,後來也沒去就回來了。”沒去過城裏的人都以為縣城也有供銷社,其實縣城的是百貨商店,這樣說了人家才信沒去過呢。

    說著倆人笑起來。

    張夠又說邱磊,“這小夥子穿得真板正。”

    邱磊畢竟是城裏年輕人,穿著幹淨整齊衣服又沒有補丁。再加上小夥子白白淨淨眉清目秀,比起鄉下黑小夥兒怎麽看怎麽文秀帥氣,張夠還是第一次見呢。

    路上經過一大片棉花地,開得雪白一片,好多都掉在地上沾滿了草,看得人怪心疼的。

    一大片地,連個人影都沒,張夠對莫茹道:“妮兒,你看都掉在地裏,多可惜啊。”

    莫茹道:“那我們撿點回去?”

    於是妯娌倆進了地裏,左右開弓抓抓抓……

    張夠拾了有十幾斤,莫茹卻已經把一片地都收幹淨。

    她現在當著別人的麵都不怕,因為她把手往棉花上一放就收走,別人隻看著她動作快一抓就將棉花抓走,根本不知道到底怎麽回事。

    張夠佩服道:“妮兒,你拾棉花真快,不服不行!”

    莫茹笑道:“嫂子,我練出來了手快。”她還順勢動了動十指,表示自己動作真的很快。

    看看時候差不多,兩人就回家,說說笑笑的,回來的感覺似乎更快一些。

    ……

    去了一趟夏莊,張夠更是幹勁十足,每天晚上都要來彈棉花。

    莫茹勸她:“三嫂,晚上多陪陪攔子兒。”

    張夠:“她和哥哥姐姐玩兒呢。”

    莫茹:“哥哥姐姐也代替不了親娘。”

    “哎呀,妮兒,一個丫頭片子,什麽親娘不親娘的。”

    莫茹:……

    “三嫂,我們不也是女人嗎?你對攔子兒姥娘姥爺也好得很啊,我看你這個丫頭片子他們養的就很值當,以後攔子兒肯定也隨你這樣孝順。”

    這一趟拾的棉花攢的雞蛋,張夠悄悄告訴過莫茹要找時間給爹娘送回去。

    莫茹並沒有發表意見,畢竟這些是張夠自己賺的,她有處置權張翠花都不管呢。

    當然,人不是那麽容易聽勸的,否則也沒執迷不悟這句話了。

    張夠自嘲道:“值當啥啊,十個閨女不頂一個瘸腿兒呢?俺爹娘在村裏要不是靠著幾個兄弟不知道要受多少白眼欺負呢,現在有點東西就要給侄子吃,哪天沒哄好還撂臉子呢。”

    張夠覺得男人妮兒現在哪哪都好,唯一的就是對女兒太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