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王輔臣寧羌穀設伏 莫經略陽平關敗亡

字數:6036   加入書籤

A+A-




    正在莫洛與王屏藩在保寧城下僵持之際,莫洛接到了王輔臣請求速往漢中救援的信報。莫洛犯難了:去吧,路途遙遠,好不容易來到保寧,又要折騰;不去吧,萬一漢中再丟了,西安也回不去了。正在莫洛左右為難之時,又傳來了七盤關與朝天關被周軍吳之茂部占領的消息。這下再打保寧已經沒有意義了,與張勇聯係的交通已經被完全堵死。

    莫洛思前想後,不禁歎道:“王輔臣本是吳三桂養子,現在卻能如此留心王事,忠於朝廷,真實屬難得!看來漢中不得不去啊!”左右聽了,提醒道:“小心有詐,軍中現在風傳,王輔臣已經降周,不可不防啊。”

    莫洛聽後,心裏盤算著:就算王輔臣叛變了,那漢中也得去。保寧和略陽都打不下來,朝天關與七盤關又丟了,大軍糧草正斷,唯有衝到漢中,哪怕來個中心開花,打上一仗,也不在這裏活活餓死強。再說了,自己手裏還有八萬精銳,怕他作甚!

    想到這裏,莫洛傳下兩道軍令:

    一、飛報貝勒察尼、貝子董額,叫他們放棄攻打略陽,掉頭回師漢中;

    二、派探馬去探查王輔臣軍中打什麽旗幟,是否有異常。

    莫洛自領著大軍,撤除包圍,緩緩拔營而去。

    貝子董額部本來準備攻找略陽,現在又接到了莫洛新的指示。貝子董額即命貝勒察尼先領一隊人馬往莫洛處會合,自己折往漢中。貝勒察尼認為莫洛那邊有八萬大軍,去那裏更安全,所以欣然領命而去。貝子董額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咯咯直笑:傻小子,去送死吧你!爺自回西安!

    王輔臣接到莫洛正趕往漢中而的情報後,興奮地兩眼放光:“魚兒上鉤了!”隨即來到兵營之中,對士兵們說:“弟兄們,莫洛不給你們發餉,逼著你們打仗,現在還命本帥軍法處置你們,我馬鷂子就是死,也不會執行他這樣的命令!隻是大家棄暗投明,加入周軍,須要立功才行。現在天賜良機,莫洛已經上當,奔漢中而來。本帥決定在寧羌打他一個伏擊,你們可願意前往?”

    “我等受王將軍大恩,願肝腦塗地,誓死相隨!”眾兵士齊聲道。

    王輔臣見士氣高昂,人人爭先,心中越發得意。他安排李之倫率一萬人馬在寧羌山穀左山埋伏,王光邦率一萬人馬在右山埋伏,自己領三萬人馬作為中軍,佯裝接應莫洛。

    王輔臣還特別囑咐:三軍行動時,仍打清軍旗號。待埋伏殺出時,再行更換。

    莫洛自保寧撤圍後,先接得貝勒察尼五千兵馬來援,兩軍合在一處,緩緩而行。這時探馬來報:王輔臣軍中仍樹大清旗幟,並無異樣。莫洛聽報,大喜過望,對將士們說:“弟兄們,王輔臣仍是我大清的忠臣!現在謠言已經不攻自破了!本帥知道大家都餓著肚子,漢中有的是糧食,大夥再加把勁兒,衝到漢中,吃他個痛快!”

    眾兵士聽得要有飯吃了,無不歡呼雀躍:

    “萬歲!殺回漢中!”

    由此,莫洛是快馬加鞭,士兵也是一路小跑,於次日抵達寧羌。

    寧羌山穀兩山夾一溝,山高穀深,溝中道路狹窄崎嶇,暗無天日。莫洛大軍抵達這裏時,已近傍晚,夕陽的餘暉沒有驅走山中的霧氣,反而顯得分外幽森恐怖。這裏看樣子,前些天也一直在下雨,道路不僅崎嶇而且泥濘,士兵的鞋子踩到泥水中,裏麵全灌滿了泥漿,叫若不迭。

    莫洛是行過軍打過仗的,他見山穀幽森,兩側亂木叢生,林中的鳥獸發出淒厲的叫聲;霧氣繚繞,完全看不清山上的形勢,不禁心生疑慮,放慢了腳步。

    這時忽聽探馬來報:“前方二裏處,有王輔臣部迎接大軍。”

    “打什麽旗幟?”莫洛問。

    “大清龍旗。”

    “好!再探!”

    莫洛所報,心中大喜,於是命令道:“全軍通過,加速前進!”

    “全軍通過,加速前進!”號令一層一層地向後傳去。

    李之倫伏在陰冷的樹叢中,已經半小時辰了。他凍得兩腿直抖,咬牙堅持。終於,清軍開始通過山穀了,前麵是騎兵,其後是莫洛的中軍,後麵是步兵和輜重。

    李之倫的心在呯呯亂跳,一隊、兩隊、三隊……前麵的騎兵全過去了。

    “開炮!”李之倫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嘶啞著嗓子喊道。隻聽一聲炮響,左麵李之倫,右麵王光邦,周軍從兩側山穀一齊殺出,盡換周軍旗幟。

    “衝啊!”霎時間,火炮齊鳴,箭矢亂飛。四起的火光映紅了整個山穀。

    “不好!中計!”莫洛大驚失色,差點跌下馬來。

    “快撤!撤出山穀!”

    此時,隻見王輔臣胯下黃驃馬,身披大藍袍,從前麵殺來。清軍的馬隊受了驚,撩起蹶子,瘋了一般的亂竄。後麵的輜重車隊行動遲緩,難以調頭。大軍就擁在狹窄的山穀中,你擠我踏,哭爹喊娘。

    貝勒察尼還算鎮定,大吼道:“不要慌!放箭!”清軍弓箭手聽令,開始向四處不斷地放箭。但周軍在暗處,清軍在明處,周軍是箭無虛發,而清軍隻能亂射一氣。

    周軍從三麵夾攻,喊殺聲震天。王輔臣不愧號稱“馬鷂子”,隻見他像一隻輕盈的鷂鳥在駿馬上飛馳,手舞一杆渾鐵戟,於敵軍中衝突奔馳,左砍右殺,百蕩百決,勇猛無敵,所過之處,清軍倒下一片。

    清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貝勒察尼死死護住莫洛,殺開一條血路,往來時方向奪路逃出。周軍百密一疏,沒有在後路設立堵截,莫洛和貝勒察尼帶領部隊拚命向陽平關逃去。邊逃貝勒察尼邊罵:“王輔臣這小子,太他娘的壞了!竟然早就投降了吳三桂!”

    莫洛說:“王輔臣著實可恨,但還有比他更可恨的!”

    “啊!誰呀?”

    “貝子董額!”

    貝勒察尼猛一拍腦門:“對!這個狗崽子,讓我上這裏來,他說自己去漢中,結果連個人影也沒有了!”

    “傳令兵!”莫洛喊道。

    “在!莫大人有何吩咐?”

    “再去貝子董額那裏,通知他務必往陽平關來救!否則軍法從事!”

    “嗟!”傳令兵飛奔而去。

    莫洛咬著牙,恨恨地說:“貝子董額,我非把你宰了不可!”

    莫洛一邊罵著,一邊讓貝勒察尼斷後。他認為,王輔臣得勝之後,必然緊追不放,所以把重兵都交由貝勒察尼斷後,自己則率輕騎前行。

    貝子董額聽說莫洛在寧羌被王輔臣伏擊,早嚇得魂飛魄散,哪裏還敢來救,一溜煙跑回西安了。

    王輔臣追了一陣,與貝勒察尼的後衛部隊交上了火,雙方打了一陣,互有損傷。王輔臣對李之倫說:“莫洛狗急跳牆,剛才在山穀中損失了一半人馬,但他畢竟人多,還是不少人逃了出來!”

    李之倫說:“是啊,我看這陣勢是莫洛讓貝勒察尼在後邊拖住咱們,自己領輕兵在前疾行。要是讓貝子董額殺回來救他,那咱們還真不太好辦了。”

    王輔臣說:“山穀一戰,莫洛中計,是他失算,如果我們在後邊不緊不慢地追著,卻是中了他的套兒了。一旦讓莫洛退回陽平關,那可就不好打了。”

    李之倫想了一會兒,忽然說:“有了!我知道這裏有一條小路,可以抄到莫洛前邊,這樣咱們前後夾擊,莫洛必敗!”

    “噢?這裏還有小路?”

    “是呀,末將從小就在這一帶長大,對這裏的地形太熟悉了。”

    “好!那就命你與王光邦二人,帶一萬輕兵,抄小路,一定要在天亮前,繞到莫洛的前頭,堵住他。然後咱們前後夾擊,一戰可勝!”王輔臣命令道。

    “是!”李之倫與王光邦領命而去。

    李之倫所說的這條小路,是寧羌到陽平關的一條古棧道,早已廢棄,裏麵荒草叢生。從外麵看,根本就不是條路。這條古棧道,隻有當地的獵戶,而且得是老獵戶才知曉。李之倫的父親就是一個老獵戶,小時候的李之倫經常跟著父親來這帶打豬,才偶然知道這條小道的存在。沒想到今天竟派上了大用場。

    李之倫令王光邦領著步兵,在後麵隨行,自己則帶著一隊輕騎兵在前麵斬草開路。

    約摸到了四更時分,李之倫終於看到了火光點點,一哨人馬在大路上緩緩前行。不用問,這肯定是莫洛的部隊了!

    李之倫令士兵都熄滅火把,埋伏在道路兩側的草叢中。張好弓,搭好箭,單等莫洛靠近。

    五百步,二百步,一百步,莫洛騎著高頭大馬的身影已近在眼前,李之倫幾乎都能看到他的鼻尖了。

    “放箭!”李之倫一聲高喝,頓時弓箭齊發,可憐那莫洛還沒有反應過來,已是萬箭穿心,被射成了刺蝟,掉下馬來。

    “莫洛死啦!”

    清軍傾刻間亂作一團,也看不清周兵到底在哪,拚命地放箭。待到終於看清了周軍埋伏的位置,八旗兵果然臨危不亂,蜂湧著朝周兵殺過來,雙方頓時肉搏在一處。

    此時,王輔臣追著貝勒察尼也趕了上來。貝勒察尼一見莫洛倒在了血泊之中,立時下馬,一個箭步衝了上去,抱住莫洛大哭道:“莫大人,莫大人!小的來遲了!”言罷,又複飛身上馬,指揮著清軍左衝右突,企圖衝出包圍圈。但不奈何,王輔臣的大軍已然也殺到了,清軍被圍在當中,終是突不出去。恰巧一顆炮彈在八旗兵中間炸開了花,濺起了彈片刺穿了貝勒察尼的左胸口,鮮血頓時噴湧如柱,貝勒察尼掙紮了兩下,倒下了。

    王輔臣遠遠的瞧見莫洛和貝勒察尼都死了,於是大喊道:“清兵聽著——放下兵器,降者不殺!”

    餘下的清軍見主帥已死,紛紛投降。

    王輔臣把降兵收攏了,一清點,不多,一千來人。然後下令把莫洛和貝勒察尼的屍體找到,擦幹淨了汙血,換上身新衣服,命人好生埋葬了。

    打掃完戰場之後,王輔臣令士兵不要卸甲,繼續向陽平關開進。在莫洛離開陽平關去保寧時,在關裏還留了八千人馬。到了陽平關下,王輔臣向城內守軍高喊:“陽平關的守軍將士們,莫洛已經死了,瓦爾喀和貝子董額正逃回西安,你們已經孤立無援了!請速速開關投降,降者免死,一律厚待!”守關清軍群龍無首,隻好開關投降。

    至此,川北戰役結束。周軍共殲滅清軍15萬人,俘虜5萬人,自身傷亡2萬餘人。瓦爾喀和貝子董額率2萬殘部逃回西安。廣元、保寧、漢中一帶盡為周軍所有,四川全境光複。

    此役除經略大臣莫洛外,擊斃的滿洲將領有:鑲白旗主事馬克培、鑲紅旗主事桑阿布、鑲紅旗筆貼式穆魯、署護軍統領喀錫泰、護軍校正黃旗瑚什屯、葉陳、巴郎、鑲白旗布恩哈、正藍旗阿爾泰、護軍參領正紅旗傑都、驍騎校鑲紅旗莽古禪、格巴庫、正藍旗阿爾虎達等。此役之後,滿洲人聽見王屏藩的大名,即兩腿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