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老仇人
字數:3943 加入書籤
且說蜀地有戶人家,家主姓倪,乃是十裏八鄉之中,有名的善人。小說倪家大少倒是個有才華的,便是在那開封府中,也有那麽幾分名聲。隻是深居簡出,平素不怎麽露麵。而那倪家女郎,卻是因為夫婿早亡的緣故,早早的回了娘家。
等到了倪家老爺仙去,倪家大少接手,整個倪家莊便也如那倪家大少般,不怎麽在世人眼中露麵。隻從那些個村夫閑人的談話裏,偶爾可以知道那倪家大少是做大事的人,平日裏來來往往的,也都不是一般的普通人。隻是究竟怎麽個不一般法,卻很少有人知道並且說得出來。
不過有一事倒是挺奇的,卻說這倪家娘子數月前出去,卻是接了一個夫家的外甥回來。有人遠遠瞅過一眼,瞧著那樣貌清俊氣度非凡,竟是比公堂之上的官老爺還威風。隻是天可憐見,竟是個癡兒。
麵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手中茶盞微微轉動,轉而將那店小二找來,保養良好的手不帶絲毫煙火氣的遞過不少銀錢,直樂得那店小二麵上笑容,怎麽也止不住。方壓低了聲音問道:
“這位小哥,可否向你打聽一下,這倪家諸事?”
落在店小二眼裏,卻是這衣著富貴氣勢非凡之人,對那神秘的倪家,產生了興趣。
想那店小二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客人,極為熟練的將銀錢往兜裏一揣,便煞有介事的詳說起來。
隻這傳言終歸隻是傳言,三分真七分假什麽的,落在了那有心人耳裏,自然能夠從中明辨真偽得到對自己的有用的信息。周遭空氣如同凝固了般轉瞬之間歸於尋常,等到再看時,那喝茶的客人卻早已不見了蹤影。隻那店小二如同大夢初醒般拍了拍額頭,嘴上喃喃道:
“噫,我怎麽好像忘了什麽事?”
這樣的念頭想法卻是一晃即逝,很快的,便為新的瑣事牽動心神,再也沒心思去想這些有的沒得。可那神秘消失的客人卻是隱身在半空之中,腳踩祥雲現出威嚴厚重身著冠冕的神靈法身來。對著身後現身的手下們道:
“如果本尊預料不差,天上那位投胎轉世之所,當是這倪家。那劉沉香等蠢貨隻以為那一位被大勢所逼,不得不棄車保帥拋出楊戩。而後更是以退為進自請下凡以堵住這悠悠眾口。卻也不好生想想就憑那位在天庭數千萬年經營,如果不是因為什麽特別的原因,又何必往這凡間走上一趟?”
臨了,卻又是惡狠狠的歎了口氣道:
“我說怎麽本尊當日,冒著被那楊戩認出的危險想要趁其法力喪失之時將他解決,竟是被人壞了好事。卻原來竟是真的巴上了那一位的大腿。”
一番話說來,卻是惡意滿滿,似是與那楊戩,有著深仇大恨隻恨不得置其於死地。而那身後諸人,卻好似習以為常,麵上神色,不曾有絲毫變動。
“不過就算是如此,又能怎樣?便是他楊戩再怎麽的權勢滔天人脈深厚,不也是,落得了如今這下場?”
“那麽請問尊上,我們是否還要......”
卻是那神秘客人身後有人上前一步,做了個抹脖子動作,自以為把握準了那神秘客人心思道。
“你要找死,也莫要拖著本尊!”
麵色微變,猛地一拂袖將那自作聰明的手下掃到一邊。怒其不爭道:
“有那一位在,我去送死嗎?”
末了,卻是給了甜棗道:
“不過你之所言卻是提醒了本尊,楊戩那廝固然有那一位護著,可本尊動不得,卻這誰也不保證,對楊戩怨言諸多如劉沉香等,知道其消息後會不會坐不住想方設法祛除大患不是?”
心下主意既定,卻是再不多言。掌下拂過,自帶了手下人奔那華山方向而去。
如此種種者,在那九重天兜率宮如謝臨風,自是不知道的。便是知道了,估計也隻是感歎一句,這便宜師侄孫,果真是拉得一手好仇恨。
要知道這一位,在那《寶蓮燈》故事中並未出現,於民間神話傳說裏,受歡迎程度,比之那不省心的師侄孫,也是弱上不少。也就是有宋一朝以來,官家於科舉讀書人之重視,遠不是前朝可比。而那一位所圖謀之神位,恰好與科舉讀書之事,多有關聯。
如是種種,神話傳說如《寶蓮燈》裏麵,自是無有記載。謝臨風,自然也無從得知此間景象。不過卻也並不代表,真的是見了,便認不出那人,究竟是誰。
要知道謝某人現階段所披之皮囊,卻是太上老君這麽以為曆史悠久之天庭國寶級男神。自是清楚,那位似乎同楊戩有著深仇大恨的神秘客人不是別人,卻正是那梓潼神。
當然,說這麽一個名字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知道,不過說到其在後世的另一個名號,卻是鮮少有沒聽說過的。卻正是那被諸多讀書人奉為宗師偶像的文昌帝君。
說來這梓潼神和楊戩之間,倒也有些齟齬。原來這梓潼神成仙更在封神一戰之前,隻是沒有趕上好時候,錯過了天庭初建百廢待興階段,又不曾參與過那場包涵了諸多仙妖神魔,幾乎席卷了三界六道的位置。升遷無門,自是處於不尷不尬位置。
又恰逢楊戩撕毀玉帝分封聖旨長居灌江口聽調不聽宣,整個蜀地幾乎默認了是其道場。偏偏不巧的是,梓潼神所在之地距此頗近。若是那梓潼神是個大度和氣的也好,可誰都知道即便是法力深厚如古神共工,也有怒觸不周山之時。那些個所謂的神仙,倒不是說悲天憫人的沒有,卻也並不一定都是看起來那些好說話。而那二郎神楊戩在三聖母等事情上犯糊塗也就罷了,其他事上又何曾吃過虧?兩家平日裏自然,少不了摩擦。
也是楊戩勢大,數千年來梓潼神一直忍氣吞聲並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隻不過暗地裏究竟推動了些什麽,卻也隻有這一位自己清楚。
別的且不說,當年蜀地偏安一隅,若非是五丁開山打通秦蜀之地,便是古蜀國想要被滅,也得緩上一緩。
正所謂前人李白《蜀道難》中有言,“地崩山摧壯士死,而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蜀王有五大壯士,力能開山劈石,號之為五丁。蜀地片源閉塞,秦王欲伐蜀,使人送美女五人給蜀王。蜀王派五丁壯士前去接迎。不想半路上有大蛇出現,進入山洞。五丁壯士前去拉蛇,結果落得個山嶺崩塌身死人亡結局。秦蜀通道,亦由此打開。
故事固然沒什麽精彩,可若是聯係到這位梓潼神坐下五瘟神,其等前身便是那五丁壯士,便有那麽幾分耐人尋味了。
需要知道的是,這蜀地,可是在某位清源妙道真君庇護之下。而蜀地被滅,固然是便宜了秦國,卻也少不得那梓潼神謀劃。
千年之前尚且如此,千年之後,這位度量不大睚眥必報的梓潼神自然,不會輕易轉了性子。
如是種種者,不一而足。謝臨風自然,不可能一一預料。
莫說是他,便是梓潼神口中的那一位,天庭傳言自請入到凡間體味人世疾苦的王母娘娘,亦不知曉楊戩竟是在不知不覺中,樹敵無數。倒也不是沒有預料的,隻是做神仙到如此地步,卻也是少見。較之王母娘娘專業拆紅線上千年之反派**oss風範,也不遑多讓。拉仇恨能力之強悍,自然非凡。
可誰沒事又會往這方麵想呢?畢竟遙想當年,且不說那闡教三代弟子中,這位玉泉山高徒是如何優秀。便是那封神戰場上,也不見是現今這天怒人怨眾叛親離模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