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夜訪
字數:313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通天塔傳奇 !
賽場外的觀眾無不驚愕,心想這是什麽槍,竟把一個大活人射成了一隻烏龜。
天娛知道葉子風這槍叫“索魂槍”,被其命中會短時間休克,至於萬壽如何成了一隻烏龜,也是難以理解。再看看葉子風,臉上也絲毫不見勝利的喜悅,同樣是一臉的難以置信。
天娛越加確定,這結果肯定是緣於萬壽的能力,難道他是異獸係的?想到這,那龜殼的前端突然冒出一隻光溜溜的烏龜腦袋來,兩隻圓鼓鼓的小眼睛左顧右盼,一臉的無辜。
萬壽出生在莫黛國南方,一個隔海相望的小島上,島上的居民全部以捕魚營生。在萬壽十歲那年,家中出了巨大的變故,父母親在一次出海作業中,不幸遭遇龍卷風海難,雙雙殞命汪洋。
父母去世後,留下了兩個年邁的老人和兩個小孩。萬壽還有一個四歲的弟弟,生活尚不能自理,於是年長的萬壽主動挑起了家裏的擔子,跟著大人們一起出海捕魚。
萬壽少年老成,很快便與大人們打成一片,短短一年間,就完全融入了船隊的捕魚作業。可惜天意弄人,在第二年的一次遠海作業中,船隊又遭遇了大風暴,即便三艘漁船全部並排鎖在一起,還是被龍卷風摧毀殆盡。
但是萬壽卻奇跡般得活了下來,當他睜開眼睛時,眼前是一片從未見聞的新天地。這裏遍地是五彩的卵石,以及在石縫間肆意生長的奇花異草,粉的、紫的、黃的、綠的,有到腰間的,也有高過腦袋的。還有潺潺流淌的溪流,清澈無比。
萬壽一度認為自己已經死了,而此刻正在天堂,那麽早些年過世的父母應該也在這裏吧。想到這,萬壽非但沒有因自己的遭遇而難過,反而無比慶幸,因為很快就可以與日思夜想的父母重逢了。
可是萬壽左顧右盼,卻發現這裏連半個人影都沒有,不由得大喊了一聲:“喂~!這裏有人嗎?”不料卵石堆裏突然冒出無數光禿禿的腦袋來,一時間將萬壽圍了個水泄不通。
萬壽頓時驚慌失措,不過,他很快發現圍在身旁的,原來是一些沒有惡意的烏龜,大大小小,背著五顏六色的龜殼,充滿好奇地望著自己。
萬壽畢竟是個孩子,見這麽多各色各樣的烏龜在身下繞行,也感覺煞是好玩,不由得自言自語:“哇!好多烏龜呀,這裏到底是哪兒,我怎麽會在這裏?”可隨即一想,這些既是烏龜,又怎麽聽得懂自己的話,即便它們有靈性,聽得懂,可也無法回答我啊。
不料這時,一隻看似頗為年長的烏龜突然間站了起來,一雙後腿立地,身子筆直,竟與萬壽差不多高。
更讓萬壽意外的是,這烏龜竟然開口說話了:“你們的船遇上了大風暴,是我們馱著你回來的,在這裏,你已經昏睡了三天三夜了。”
初時,萬壽嚇得不輕,不過既然這些烏龜救了自己,那就說明他們是善良的,自己沒必要害怕,於是道:“龜爺爺,謝謝你們救了我,可這裏是哪兒呀。”
老烏龜:“這裏是萬壽島。”
“萬壽島?”萬壽點點頭,心說這可真是個好名字,接著又問:“龜爺爺,請問和我一起出海的那些大人們呢?他們在哪兒?”
老烏龜搖搖頭:“不知道。”
萬壽:“你……沒救他們?”
老烏龜:“他們又不叫萬壽。”
萬壽:“……”
就這樣,萬壽在這個島上住了些時日,發現這裏能說會道的烏龜著實不少,也很快跟他們打成一片。
不僅如此,烏龜們還傳授萬壽武術,更是將萬壽島的法術,也一並傳授了給他。如此過了兩年,萬壽從原先的毛頭小子,一下成為了身懷絕技的高手。
這時,萬壽想到了家中年幼的弟弟,以及爺爺奶奶,眼下自己羽翼已豐,完全可以照顧好他們了,於是乎,道別了萬壽島上的大小烏龜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時隔數年,萬壽的弟弟萬福,也逐漸長大,在父母去世時,他不過四歲,對人世間的生離死別還沒有那麽深刻的體會。
不過當時哥哥萬壽躲在角落泣不成聲的樣子卻如烙在他腦海一般,揮之不去,甚至成了他情感萌芽的啟蒙養分,而後兄弟倆相依為命,艱難地成長。誰知造化弄人,兩年後,哥哥萬壽同樣被海難給帶走了。
在感歎命運無情的同時,萬福也漸漸地體會到了生活的無奈,八歲的他時常獨自來到海邊,望著無邊無際的汪洋,試圖戰勝內心的恐懼。因為他知道,雖然海難接二連三的奪走了自己的親人,但是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踏上一艘船,在搖晃中駛離港口。
這一日,萬福像往常一樣,來到即將漲潮的海邊,衝著洶湧的海浪,呐喊著內心的憤怒。這時,忽見前方的浪尖上,竟有一人踩著一隻碩大的烏龜,乘風破浪而來,而此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哥哥,萬壽。
兄弟二人雖然兩年未見,卻都在第一時間認出了對方,萬壽飛身一躍,已在岸邊,兩人喜極而泣。
回到村子後,萬壽很快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安份得做個漁民,但是不同的是,如今他神通廣大,無論遇上何等的大風大浪,都能保護船隊的安全。
長此以往,萬壽的聲望日漸高漲,很快成為船隊的核心,他的船隊也不斷地壯大,就連他所在的村子,也成為了這個島上最富有的漁村。
在萬壽十八歲之時,他被推選為村長,成為了該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村長。然而,他漸漸發現,村子的發展始終有著難以突破的瓶頸。
這時,萬壽聽聞了關於通天塔的傳說,於是就隻身來到了位於首都的通天廣場,報名了五靈神的選拔賽,因為他想要成為一名通天者,奪得聖靈石,而後要求國王修一條從內陸,直達島上的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