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兵退都靈走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如此大規模的混亂不是一個武將或者統帥能夠壓製得了的,當然也有能夠及時止住慌亂的隊伍,那必須是軍紀嚴明、令行必出、上下一心的隊伍。
顯然靳尚東,或者說攻擊武上城南門的這隻隊伍並不俱備這些鐵的隊伍所需要俱備的條件。
“快逃啊,南丹大軍來了!”
不知道誰帶頭喊了一聲,整個戰場上這種喊聲此起彼伏。
何路和焦讚各帶數百人竭力阻止四散奔逃的靳兵,雖然收效不大,但好歹總算聚攏了大約三千人的隊伍,勉強組成了一個防禦陣型,麵對衝殺過來的南丹軍。
壞就壞在是在夜晚,夜色掩護了對方的行動,也掩護了對方的人數。
很快掩殺過來的南丹軍碰上了嚴陣以待的何路和焦讚的部隊,兩隻部隊激烈的碰撞在了一起。
其實這隻部隊,是都風事先預留在西南方向、從洛水郡趕來支援武上城的洛河的部隊。
其實洛水郡並不大,位於上菱郡、五菱郡和丹東郡的西邊,和三個郡都相鄰,那裏本就屬於後方,守軍自然不會太多。
洛河在接到兵部急令之後倉促組織起一隻不足五千人的隊伍,因為臨時組織隊伍,包括器械發放、兵種分工等耽誤不少時間,等他們即將趕到武上城時,居然被匆匆從大都一路騎著火龍馬趕來的都風給趕上。
都風的這匹火龍馬,是為寶馬,乃當年都風升職尚書一職時,前隆裕黃帝親自賞賜於他,可日行數百裏而無需休息。
而大都至武上城,也不過在六七百裏而已。
洛河的這隻隊伍裏麵真正的士兵不足兩千,且作為地方軍,戰鬥力可想而知,其他的都是臨時組織的社會人員,甚至包括衙門的衙役都被臨時編製進來。
都風看見這隻部隊之後,甚是失望,如果將這隻部隊派上戰場,幾乎沒有什麽戰鬥力,無異於叫他們取送死,所以都風幹脆將這隻隊伍放置於城外,作為奇兵使用,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上這隻比都靈那隻隊伍戰鬥力還差的隊伍上陣。
而作為隊伍統領的洛河,得知自己這隻隊伍暫時不用上陣拚殺,總算鬆了一口氣,肯定是堅決支持領導的英明決定---支持自己的隊伍作為備用。
所以這隻隊伍對於靳兵來說的確很突然。
這隻隊伍的前鋒本來一路殺得很順暢,沒想到碰到了何路和焦讚的隊伍的阻攔,一時根本無法繼續前衝,當然也衝不過去,但也不能退卻,這實在是令洛河尷尬之極。
見到城外攻城的靳軍突然停止攻城且隊伍大亂,站在城樓上督戰、胡子都被燒掉大半的葉入海心裏狂喜不已。
當他接到準備出城的命令時,雖然嘴上沒說什麽,心裏卻對葉宣棟的命令不滿,他的想法和當初葉宣棟接到都風的命令時一樣的反應。
但現在他看到了機會,葉宣棟分給他大約一萬人駐守南門,幾個時辰下來幾乎損失過半。能夠使用的人馬不足五千,所以當下葉入海帶領兩千精騎兵,打開城門,從城裏朝何路和焦讚的隊伍衝殺過來。
何路和焦讚雖竭力抵抗,怎麽士兵們早已無心戀戰,加之長時間的作戰,士兵們早就疲憊不堪,被城裏出來的人馬一衝擊,頓時作鳥獸裝,四散奔逃。
焦讚無奈,隻得護著靳尚東且戰且退,由何路斷後,直奔城東而去。
而葉入海帶領騎兵一路掩殺,將這兩日的鬱悶徹底爆發,直接追擊到遠遠看見苟遜的攻城兵馬方才停止前進,站在遠處遠遠的觀望。
黃雲龍和苟遜本在帳中議事,忽聞雜亂之聲,起身而出,隻見遠處惶恐奔逃而來的士兵不斷的聚攏過來,一問方知南門部隊被衝散,當下大驚。
而南門原來偷襲的洛河部隊從南門進城之後,急速支援東門,雖然這是一隻烏合之眾的部隊,但畢竟人頭擺在那裏,配合東門城樓上的守軍,很快將攻上城牆的靳兵擊退。
“鳴金收兵吧!”苟遜鐵青著臉轉身回到帳內,頹然的坐下。
在他的戰爭生涯中,他還沒有損失如此巨大,最後居然沒有任何收獲的時候。
但這一次,他在武上城遇到了。
也許是他最後一次領兵了吧,苟遜心裏想道。
“靳兵真的退走了?”
葉宣棟看著半跪著稟告的士兵再次問道。
“千真萬確,我方一直跟隨到十裏開外,而且靳兵還在繼續後撤。”士兵回答。
“噓!”葉宣棟壓在心裏的石頭終於落了地,看著木然站立牆上的都風,望著東方天際出現的一絲絲亮光,葉宣棟長長的呼了一口氣。
“報,都將軍自己一個人出北門而去了!”一個士兵急忙跑上來對著都風匯報道。
“都將軍?都靈?”都風木然的轉身問道。
“對,士兵們不敢攔她,隻得放她出城。”士兵低頭回答。
“還不快把她截回?”葉宣棟紅著眼對報告的士兵吼叫道。
“遵將軍令!”士兵轉身就準備離開,卻被都風叫住了。
“不用了,讓她離開吧!”
身邊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言語,他們心裏自知,都靈的離開,也許是一件好事,否則如何處罰她,很是讓都風為難。
“廖英雄何在?”都風及時的轉移開這個話題,朗聲問道。
“大人是……是在叫我麽?”
一個身材不高,但身體異常結實、手裏拿著兩把長劍的漢子從人群後方走了出來,他手裏兩把長劍上還在滴血,而他的左邊肩膀上,白色的布條緊緊的勒住他的臂膀,白色布條早就被大片的紅血染透。
他就是大豐縣北廖家山的山匪頭目廖振山。
“正是,難得國難當頭,廖英雄能夠挺身而出,為國出力。在危急時刻率領你的人馬助葉將軍守住武上城,你功勞不菲,不知道廖英雄要何獎賞,有何打算?”
都風緊盯著廖振山問道。
“國難非常時期,為南丹國子民,自當為國效力,征戰沙場,彼時為生計,不得已上山為匪……”
廖振山似乎一時找不到恰當的語言,又似乎在極力為自己之前為匪一事辯解。
這種話要是放在平時,肯定會被眾人嘲笑,但在眼下這個特定的時刻,廖振山的話卻顯得極其的符合適宜。
“英雄無慮,俱往矣,且彼時我聽說廖家山的人在你的約束下,極少殺人且不搶窮人,雖然也和大豐縣駐軍有過過節,但念在你今日協助之功,本將不予追究。”
其實都風即使想追究又能怎麽辦?當場將這個山匪抓起來繩之以法?
那絕對是蠢人才做的事情,這麽一個給對方下台的機會,這麽一個籠絡人心的機會,聰明如都風的他,肯定是不會放過的。(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