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西京密謀
字數:4232 加入書籤
“皇上,依老臣的拙見,為了避免意外再次發生,是否即可令紅狼前去接應?”瓦裏罕微微躬身說。
他做相國幾十年,自然知道當黃帝的脾氣。
摸準領導的脾氣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說起來不難,但做起來難。
匯報工作,你隻能給領導同意或者不同意就可以了,不能讓領導去分析。
瓦裏罕很清楚這一點。
“在周寬控製的範圍內,自然不會出什麽岔子,怕就怕一進入天陽城的控製範圍,一旦這個使團再出任何的紕漏,那…….。”
“嗯,此法可行,紅狼現正於天陽城。”
紅狼的行蹤,整個大西國可能除了這位黃帝,就無人知道。
“正好告訴你一件事情,今兒下午才收到的消息,龍順一行遇襲,除了龍順現已經到達天陽城之外,其他人……下落不明。”
“雖然龍順受了點傷,至少他還活著,我擔心的是另外的事情。”
莫來吧唧著嘴巴繼續說:
“皇上擔心的是巴特將軍吧。”
見黃帝沒有說話,瓦裏罕趨身朝前幾步,低聲的說道:
“當初皇上答應讓龍順回去,早就有這方麵的考慮了吧,牽製巴特將軍……。”
“嗯嗯。”
黃帝模糊的吱唔著,打著馬虎眼,思量半響方才繼續說:
“對了,太子今差人送來快報,魯國的平南王到了烏爾別山,不日起將赴西京。”
“不過太子在信上說,這個平南王會先去黃州,之後再西行過來。”
“黃州?老臣猜想這個平南王繞道去黃州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其子,因為那個肖世子現在就在落錘鎮,哦,還有,落錘鎮的鎮長叫什麽,高什麽,前兩日上山清繳山匪身亡。微臣私自做主,責令黃州府尹對其進行表彰,對其家人加以撫恤。”
對於這些小官的生死,皇上自然不會放在心裏。
雖然高福祿的死,和清繳山匪沒有一絲關係,但畢竟其在落錘鎮深耕幾十年,總有人會幫他處理後事。
如果皇上知道了這個結果,他多多少少也會心安一些。
雖然高附錄死了,至少他的後代,也就是高深遠的孫子沒有受到牽連和影響。
“我知道了。”
莫來似乎有些疲憊,用手撐著腦袋,使勁的揉搓著左腦袋。
這些動作告訴瓦裏罕,他應該走了。
“皇上,老臣本該告退,但還有一件事情,微臣必須告知皇上,因為是關於公主的事情。”
“琉璃?還不快快說出來。”
不知為何,很多國君都不大喜歡女兒,但這位大西國的黃帝,卻對他眾多公主之中的琉璃異常喜愛,本來已經沒有多少興趣的他,一聽瓦裏罕提到琉璃,頓時來了興趣。
“兵部急件……。”
還沒等瓦裏罕說完,莫來一下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大聲的問道:
“琉璃怎麽啦?”
也難怪他反應這麽大,琉璃和兵部扯到一起,就不會有什麽好事情。
“公主無恙,隻是……。”
本來聽到琉璃無事的莫來剛坐下,又聽見瓦裏罕的可是,頓時又站了起來。
“公主利用手中的紅狼令牌,調動護送她的兩千大軍,上山清繳山匪,哦就是殺了落錘鎮長的那幫山匪。”
“哦,好事,哈哈哈。”
莫來聽了很開心,哈哈大笑起來。
“相國,我想去東邊走一走,最好就是離天陽城最近的地方,叫什麽落什麽?”
“皇上是為了天陽城的戰事吧,老臣這就去安排。”
瓦裏罕躬身告退。
“小毛子,通知依妃、蕭妃,明日一早隨我東去!”
皇宮內楊妃住所,一個侍女正跪倒在地,詳細的匯報著。
“你是說每次都會有一隻信鴿從皇覺寺飛出,你們可看得真切?”楊妃冷著臉繼續說道:”此事務必小心,非得捉拿證據方可,否則那蕭妃拚死抵賴,再在皇上麵前哭哭啼啼說我冤枉於她,事情就麻煩了。”
“娘娘,奴婢已經為娘娘想好了辦法,那鴿子最怕鷹隼,城西一獵戶處有訓練有素之鷹隼,我等隻需許以蠅頭小利,讓其放飛鷹隼侍之。如怕不保,則可多放幾隻,定能劫殺!”
“嗯,此法可去,去吧,呆拿到證據之後,即刻拿來。”
楊妃取下頭上帶的簪子遞了過去。
“事成之後另有重賞,另外將獵戶也除掉,至於其家人,找個理由多給些銀子!”
“奴婢謝娘娘!”
第二天一早,莫來帶著諸多朝廷要員和家屬,在兩千皇家禁衛軍的護送下,浩浩蕩蕩、聲勢浩大的朝黃州的落錘鎮而去,這位大西國的黃帝此去會遇到什麽事情,此處暫時不提。
而在隔壁的南丹國,此時卻發生了兩件大事。
先說二皇子黃棣,自從征得東去武上城犒勞軍隊的機會,大肆宣揚葉宣棟的功績,采辦布置了牛羊馬匹,綾羅綢緞,當然少不了白花花的銀兩以及眾多的女人---當然是以表演慰問的名義。
這隻上百輛馬車和數百名勞工,在一千名王府衛隊的護送下,一路敲鑼打鼓,大造聲勢,從大都出發,經過數日的行程,終於在第四天的中午,來到距離武上城西城十裏外的一座小亭---悲別亭!
顧名思義,這裏就是送別的地方,自古以來這個大陸上的傳統就是,送別不能超過十裏,而送別十裏則是最大的禮數,無論何種原因,送別到十裏就必須止步。
對於普通交情,送你下樓就不錯了,最多也就是送出院子。
送出十裏,這兩人之間的關係,或者說友誼,得有多深厚!
如此深厚的感情友誼,卻還是不得不揮淚離別,所以才有了悲別亭這個名字的由來。
“烏蒙,差人前去通知葉將軍了嗎?”
黃棣問身旁的烏蒙。
“昨日晚就派人前去通報了,按理說他們應該提前前來迎接才對呀,怎麽沒人呢?王爺,我去看看。”
烏蒙說罷催馬就要走。
小亭東邊,數皮黃馬正朝著小亭飛奔而來,待及得亭外,從馬背上飛身跳下數人,其中一人疾步上前,撩起衣襟單膝跪地:
“末將葉入海,前來迎接王爺,末將來遲,望王爺恕罪!”(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