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夏商周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在軒轅成為黃帝後,又統一了華夏大地,中原與南方形成了一塊統一的土地。在這塊土地的邊緣,有著其他的蠻夷民族。在這些蠻族中,強大的都在注視著這塊土地,渴望著得到它,來強大自己的實力。為此,本是啟禪讓給其他人的族長地位被啟的兒子搶去。啟的兒子建立了一個王朝,這個第一個中國曆史上的朝代叫夏。夏的建立,使得族內分化開始變異,日益增大。由於新的王朝的建立,族長被王所代替。夏王擁有自己的軍隊,而原先的聯盟的族長被分封成百卿。卿中的士大夫為階級中最低的一級。百姓被分為三等。一等為民,二等為農,三等為奴。
由於夏的建立,九州外圍的蠻族極為不滿,不斷的侵犯夏朝的邊境。在夏的軍隊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蠻夷的外族隻有不斷的被消滅,而不曾戰勝夏。由於有軍隊的保護,夏的地位得到維護。為此,夏王還繪製了九州圖刻在鼎上。夏的統治是鐵血的,被鐵血統治的百姓被統治的王折磨著。為此,夏的顏色是黑的。在夏統治下的人們,雖然安穩卻苦不堪言。夏朝的王和卿都是很會享受的,而百姓被折磨得不行,無法生計。在夏朝的邊緣則有其他強大的族。在這些族群,總是進攻夏的薄弱的地方。在這些地方,百姓麻木無能,軍隊戰而不勝。這些事情,雖令夏王和百卿震撼,卻改不了王朝的命運。而夏王和百卿既無改變的能力,也無改變的信心。這讓那些反對夏朝的人很是欣慰。同時,那些反對夏朝的人卻無法打敗夏的統治,這讓九州外圍的蠻族很是意外。雖然能夠搶走一些人和牲口,卻無法占領。這讓蠻族尤為敬畏。
直到一支在夏朝從事經商的族落被夏的軍隊到處驅趕,才使得近兩百年的夏朝黑色的統治得以終結。夏的建立,至此宣告終結。商的建立,對夏的王朝進行了改進。除百卿外,增加了商業的發展和地位。摒棄了夏的禪讓留下祭祀的儀式和宗廟。放棄了士大夫,而保留了百卿,增加了宰相這一輔助王的職位。在商朝,並不是靠祭祀來選擇播種和收割的時間,而是根據往年的經驗來判斷的。在這個越來越商品交換來獲取資源的時代,祭祀越來越被人忘記。那些繁雜的祭祀禮節被人遺忘,而交換商品來換取物品的方式越來越受人們喜歡。在這商品盛行的時代,軒轅的八卦被人遺忘,而人們越來越驅於利益,不是靠勞動來獲取食物和資源。
交換物品以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成為主流。而過去靠自己種植和捕獵的方式,日益被人們放棄。辟如,西邊的井鹽是東邊沒有的,而東邊的鐵器是西邊沒有的。作為交換物品的市集慢慢地演變成各種大大小小的邑,更有勝者市集過大成為城。城的城牆又高又大,不易被其他族群擊破,比邑更安全。作為城,又發展出居住的地方和城的擁有者住的地方。商朝是由很多族群組成的,而商朝統治者是夏朝的商族。商族天生就是靠買賣物品以得生存,由於夏朝的統治者總是驅趕商族,使得商族奮勇反抗,最終戰勝夏,成為商的統治者,建立了商朝。在商朝的統治下,貨幣出現了。由於人們在交換物品的過程中不斷的滿足自己的欲望要求,對以前的八卦和祭祀幾乎遺忘了。
而貨幣的出現,導致物品的交換變成了實質的買賣。讓原先比較隨意的物品交換,成為了有法可依的保障。在這個買賣中,貨幣穩定了統治者的地位。商朝成為了九州的象征,對九州外的其他蠻族來說有如天朝,紛紛歸順商朝。這使得商朝的地盤不斷擴大,使得市集上的買賣更加擴大,而也成了唯一的朝廷。所有的族群亦歸商朝統治。而商朝到了紂王的時候,卻開始往下坡路上走。紂王好大喜功,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向四周已經臣服的其他族群不斷挑戰。雖然勝多敗少,卻為商朝豎立了不少敵人。後來,紂王還咩有打完戰爭,又大興土木不斷增加賦稅。這樣,使得百姓積怨越來越深。
此時,危機起伏商朝又在紂王安排下,挨下了最後一擊。紂王在大興完土木後,又側鞭殿內的各大諸侯。四個諸侯,除北諸侯黃飛虎在外領兵未回外,都被紂王整得死去活來。西諸侯在賄賂紂王身邊的紅人後,因紅人在紂王麵前美言幾句之下,得以回到封地。周的封地就是西諸侯西昌的封地,周的命名是由西昌回到封地決定的。周,便從此刻開始了它的推翻商朝的過程。而紂王因西諸侯久而未回,便派大軍前去圍剿西昌。在圍剿中,周打敗了商的多次進攻。並在勝利後,不斷的壯大自己的實力。
周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族群激勵,而周廢除奴隸製,更是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商為了打敗反對自己的族群,首先向周發起了進攻。而在商丘,周和它的盟軍大敗商朝的軍隊,隨後直接揮師商的都城,占領了商的都城。紂王焚火自殺,宰相率文武百官投降。周成為了商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的統治者自封自己為天子,將戰爭中立功的功臣分封到各地為王。為了表示自己不同於商,周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禮儀儀式。八卦和先人們的經驗再次被人們挖掘出來,用於祭祀和其他典禮。八卦的重新學習困難重重,於是新增了一個職位大祭祀。大祭祀的職位就是為研究八卦和八卦占卜術,並在典禮和祭祀時能準確的用於實際。
在打敗商朝之後,除了分封有功之臣,周天子還分封了一些自己的兄弟到各地。周朝實際上的地盤不是很大,卻很靠近中原,尤其是原先華夏聯盟的地方。周朝四周靠近荒蠻的地方,則是被分封的王的地盤。在這些地方,雖不歸周朝天子統治,卻起到了拱衛中央,拱衛周朝天子的作用。使得周朝的百姓遠離荒蠻地方的騷擾,安心生活。在這些分封的地方,王不僅要組織人口,還要建立自己的軍隊,以此來拱衛周朝。而那些弱小的王,封地時而被奪,最後消亡掉。有些強大的王,不僅能拱衛周朝,甚至超過了周朝。時間久遠,那些拱衛周朝的王,漸漸疏遠了周朝天子。周朝的勢力也越來越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權力。但周朝處於各王的中央,雖然被疏遠,卻也能生存得無比安定。由於周朝的位置靠近中原,又靠近西邊的井鹽產地。
於是,周朝還是有能力來領導各王,使得周朝天子仍是九州的最高領袖,能夠指揮各王來拱衛自己。在這樣人口富足,資源充足的地方,很難說有什麽難事能夠難倒周朝天子。周朝的分封,使得周朝能夠安定長遠。相對商朝,很難說誰能超過誰。商是經商的集市來獲得資源,而周則是分封王來維護統治。周的分封,將自己封於中央,而商的都城和地盤則是隨著人們的生活而定的。周的分封,使得人們將一切都規定下來了。而商的集市確實時有時無的。但是周朝的遠不如商的順人意,更多的是繼承夏之前的那一規則。相比下,周朝和商卻都是世襲。生活的好壞,都是統治的人來定的。而周朝更順天意,百姓生活安定,相比於商更加穩定。
商的滅亡,並不是必然。由於紂王暴虐無道,卻使得商朝滅亡。而周朝開朝百年之後依然存在,而商卻隻經曆了幾代王。並不是商必然滅亡,而是商的統治者不斷打掉自己的存在的意義。若是紂王沒有四處爭戰,而是繼承前幾代的王的作風,那西昌亦不會反抗,商依然的會存在。而周朝的滅亡卻是必然。周朝的分封,雖然擋住了蠻族的騷擾,卻物理解決自己日益的衰竭。沒有活力的製度,總是在最後沒有別人的打擊下而自己倒下。
而商的滅亡,卻是紂王無道。商的滅亡,並沒有將它的一切消失,反而更加活躍。紂王在商朝無比強大的情況下,依然不斷侵淩弱小,使得商過早滅亡。這使得古法得以複活,八卦再次被運用於生活。曾經所向無敵的東西又浮現在人們麵前。商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朝廢除商朝宰相一職,又增加了爵。爵的出現,使得貴族湧現而出。貴族的出現,使得很多古代的東西得到整理。而大祭祀則更方便學習八卦和八卦占卜術。使得周朝的製度得以完善。商滅亡後,商的商人卻被統治者折磨著。百姓被分為工、農、商,其中商是最低等級的百姓。集市的發展,則以城的大小而定。集市不再以自己的大小來決定城的大小,而城的大小不能超過都城。百姓的住的地方不得超過百卿的住的地方的大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