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還是要親自出馬
字數:4221 加入書籤
毛支書的性格,已經被張豪琢磨的一清二楚。
他是有主意的人,就是缺了點勇氣,認為年齡大了,按部就班過日子就行。
但樓房村的村民們可不是這麽想的,看著別的村慢慢富起來,他們心頭自然不是滋味,毛支書就成了主要攻擊對象。
張豪今天來的目的,不是和毛支書商量事情,而是逼著毛支書必須去幹這事兒。
什麽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路上的心酸,誤解,必須自己咽下去,張豪就是這樣過來的,一旦挺了過去,眼前便是一片花海。
對村幹部來說,老百姓笑顏如花便是最好的回報。
張豪說:“毛支書,年齡不並不是你前進的阻礙,
我曾經問過我自己,是規規矩矩的在萬靈村待上三年後聽從調度?還是大幹一場?心裏最真實的聲音是流芳百世!”
毛支書抬頭看了一眼張豪,道理雖是如此,做起來談何容易?
“毛支書,我也把底牌亮出來,”張豪比了一個四:“四成利潤歸你們村,兩成分土地的農戶,另外兩成,你們拿入集體所有,
全村人一起分了也行,或者作為產業發展資金也行,毛支書,我隻能幫你到這點兒了!”
算是仁至義盡,規劃在七組的萬畝花場,其中七千多畝都在萬靈村,三千出頭在樓房村,按照比例分,給樓房村四成的利潤已經充分表達了誠意。
除了花海,張豪也看上了鏈接在周圍的深林,稍作修飾便可打造成大型的森林公園,天然的氧吧。
比城裏那些人工的公園強不少,原滋原味的自然風味是人工雕琢不出來的。
萬畝花海,所產生的經濟價值不僅僅是遊客觀賞門票這麽單一,會產生連鎖效應,比如攝影,影視取材……等。
張豪勢必要落實這個項目規劃。
現在項目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土地的問題,萬靈村估計是沒人反對,村民們近乎完全信任張豪,就連集體的錢都授權他自由支配,更別說土地了。
樓房村就需要毛支書了,張豪再三勸說,希望毛支書能走出曆史性的一步。
毛支書低著頭,拿著筆在白紙上畫,看不出在畫什麽,囫圇吞棗。
“我去試試吧,實在不行,你再來,我配合你!”毛支書低聲的說。
“毛支書,拿出點底氣來行不行?萬靈鄉幾個村除了孔支書以外,就你我看的上,其他幾個支書,我都不削與他們為伍!”
“嗬嗬,謝謝你看的上我,年輕人,別抱太大希望,我隻是去試一試。”
“行了,行了,毛支書,你可以的。”
兩人說完事情,毛支書騎三輪車將張豪送回了村。
回到村委會,趙小倩講,改建村委會的一百二十萬款項已經下來了。
張豪聽到後還是有些驚訝,不像政府做事的風格,以往哪有這麽快?更不會全款打下來,一般都會采取施工隊建造,村委會報賬的形式。
可以看出現在萬靈村在周書記眼中的地位,以後是要被記入農村發展史冊的經典案例,他周書記的大名因此閃耀奪目。
“你明天和孔支書交流一下,錢下來了,就要用起來,盡快動工,爭取四個月完工!”
三層樓房,四個月工期足夠了,不用打地基直接往上加就行。
“我知道了,”趙小倩把一份文件遞給了張豪,“你看看合同合不合適?哪裏需要改正的?”
合同是張豪很早以前就讓趙小倩做的,關於樓房村土裏轉讓利用的合同。
趙小倩對此不熟悉,一點一點跟著摸索出來的。
張豪看了一眼,除了一些詞句缺乏專業性之外,沒什麽大問題。
稍稍修改了一下,在最後加了一條:“花海項目沒有產生實際效益之前,萬靈村支付農戶每戶每年五萬的補貼!”
加上了這一條,瓜農們完全不會為了花海項目的工期長而感到惶惶不安,加上前麵給毛支書開出的條件,張豪預計瓜農簽合同的可能性很大。
……
中午,等來了毛支書的消息。
“毛支書,你先別說,讓我猜猜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毛支書:“猜什麽猜?你還是親自來一趟,農戶我去談了,他們要見著你本人再做決定。”
“意思是有希望哦?”張豪問。
“嗯!”毛支書的語氣還是非常肯定的。
辦公室,孔支書,趙小倩,陳秋正在交流改建的事情,張豪打了聲招呼出門了。
自從碎石路鋪到村口後,每天都會有長安車進出,主要是接送上學的孩子。
張豪坐了一趟順風車,給錢,長安車師傅沒要,說了聲感謝,即刻去了樓房村。
樓房村村委會辦公室今天比較熱鬧,坐了幾個人。
“來了,”毛支書介紹道:“他們五人就是那片瓜地的主兒。”
“老叔,你好,兄弟,你好!”張豪禮貌的和五位瓜農握了手。
“張主任,我們西瓜種都準備好了,正準備下地,毛支書說你們村想用地種花是不是真的?”
“是,我昨天才和毛支書商量!”張豪回答說。
“昨天商量,今天就來動員我們,是不是太草率了,到底靠不靠譜啊?張主任!”
“你們相信我不?”張豪問。
“相信,你這個人,我們是相信的,但比起相信你,我們更相信錢,隻要瓜種下地,幾個月後就能往兜裏兒裏裝錢了。”
瓜農說的很有道理,確實錢更實際。
“毛支書,你給他們讀一下合同吧!”張豪把帶來的合同遞給了毛支書。
毛支書一字一句的讀完。
瓜農聽後,點了點頭,“聽起來好像不錯,我今年明顯感覺不身體不如從前了,要像往年那樣大麵積種瓜,說實在話不可能,屋頭兒女更不願意接手,把地拿出來種花換成錢也是很實際的。”
“我屋那個娃大學畢業了,自己在上班找錢,按理兒說,我該解放了,不用那麽累,種瓜是真不容易啊,種好一個西瓜就像培養一個孩子一樣。”
幾人開始感歎。
聽了瓜農的自述,張豪覺得事成的幾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張主任,我想聽了一個準話,你能保證每年都能分到錢嗎?”
張豪點頭道:“必須的,就算效益沒有想象的那麽好,萬靈村的酒廠也能每年支付給你們答應的利益!”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