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 做戲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李不棄果然等到了府衙不招安的回複,就按照約定在城門外貼了告示。結果立刻就又有個莊子給搶了,而且賊人放回來給他們運糧的百姓報告了賊人藏身的地方?

    嗬嗬,這事兒很有意思啊。看來這支義軍很有頭腦,這麽故布疑陣是個好習慣,把官兵都調到山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範意外。

    十有八九要出大事了,在縣衙轉來府衙的出兵命令時李不棄再三確認才帶著隊伍進山。而大軍進山的消息也立刻被人傳回了長社縣。

    在城內一個小客棧裏,一身街頭雜耍藝人裝束的英娘子問:“可看清楚了?是都進山了麽?”

    “是呢。俺親眼看他們進的山。”來報信的人肯定地說。

    羅秀才說:“好,那我們今晚便動手。時間拖得長了,城外的人隻怕藏不住。”

    石首領也說:“好吧,立刻傳令,今晚三更時分咱們就動手。讓城外的人在西門埋伏,隻要拿下城門,他們就殺進城來。”

    英娘子又問了一次:“昨晚各個城門有多少守兵?”

    石首領笑道:“上半夜十個,下半夜十個。到了三更能有兩個在外邊晃就算不錯了。就這些軍兵的德行,說不定一虛張聲勢就把他們嚇跑了,英娘子不用擔心。”

    英娘子說:“萬事多小心。下午在街上露上一麵就回來好生歇息,晚上萬不可出了岔子。”

    ————————————————————————

    長社縣的城牆已經多年沒有休整過,給雨水衝刷出了無數的溝槽,還生了一些小樹,有的地方垛口早已崩塌了,在月色下看過去就像是崩壞的鋸條。在眼看就要倒掉的西門城樓上閃爍著燈光,但是卻看不到一個人影,所有值夜的士兵除了跑回家去的,都躲在城樓裏聚賭,就連本來該在外麵放哨的一個也被一陣陣的哄鬧聲吸引了進去嚷著下注。整個西門實際上是不設防的狀態。

    沒辦法,大宋內地的軍隊就是這樣,平時看著還算威風,可是真到了事兒上根本不頂用。要不然那個晁仲約怎麽會鬧出賄賂賊寇的事情來呢。

    晚上三更時分,月黑風高,十幾條黑影悄悄上了城牆也沒人發現,然後一條大漢舉著樸刀一腳踹開城樓的破門當先衝進去。聚賭的幾個兵士一見到明晃晃的鋼刀立刻就跪了,人家怎麽說就怎麽幹,反正好幾個月沒發夠軍餉了,不值得給當官的賣命啊。

    於是城門在一陣吱呀聲中打開了。城門的門軸一貫是不上油的,門扇轉動的聲音在寂靜的黑夜中傳出好遠,晚上巡邏的幾個公差和民壯覺得不好,忙跑過來看,正好看到一群舉著刀槍火把的人衝進城門。幾個公差還和民壯算有良心,一邊大喊“強人進城啦”,一邊虛張聲勢地擺出戰鬥的架勢,但實際上眼睛早就瞄好了退路,隻等強人靠近,立刻就會逃入小巷。

    喊聲引得打更人敲響了銅鑼,石頭領大踏步走上前來喊了一聲:“俺們隻找金立仁那狗官算賬,與其他人無涉。誰要強出頭,不要怨刀槍無眼!”

    哦,是找知府晦氣的啊!明言找知府晦氣的一定不是普通毛賊,普通毛賊沒這個膽子。

    再看看人家足有超過百人,幾個公差和民壯一哄而散沒入黑暗的小巷中不知所蹤,而隨著鑼聲響起,縣城內的安寧寺的木塔突然著起火來。

    石首領分出三個人衝向府衙,又分出三十個人去占領縣衙和武庫,其餘人都由他帶領衝向城內的軍營。這支隊伍裏多有張海手下的骨幹,曾經參與打開過三四十座州縣,經驗已經很豐富了,隻要分派一下任務就有頭領帶著各自去了。

    軍營裏的士兵除了在城門上守夜的好多都回家去了,軍營裏就沒幾個人,給他們衝進去很快就全部控製住。然後石首領留下幾十個人控製軍營的武庫,自己帶了二十多個人增援縣衙和府衙。其實基本不用增援,等他趕到時縣衙和府衙都給控製住,知縣和金知府都給捉了。

    帶人捉金知府的正是英娘子,現在她把捉到的師爺等人全都揪了出來挨個過堂,把金知府刮地皮得來的財產都給搜了出來。

    這個年代路上可不太平,運送財物最怕強人。這事兒連梁中書這樣的高官都頭疼,何況金立仁一個知府呢。因此金知府搜刮的大部分資財都還存在官衙裏,怕是沒有十萬貫的金銀珠寶。這些東西都被搬出來擺在院子裏,晃花了眾人的眼睛。

    石首領笑道:“這狗官才到任不到兩年吧,搜刮的本事倒是不弱。秀才呢?”

    “大哥正在看著書手們寫布告,早上咱們貼了布告就回山。”

    當晨光大亮是長社縣城的百姓們聽著沒有動靜才小心翼翼趴在門縫上向外看,好半天才有膽大的出來看,發現昨夜入城的強人已經不知所蹤。

    這下昨晚藏在家裏的官吏和公差,軍士們才糾集起來跑到衙門裏把關在大牢裏的知縣和通判等人放了出來,可是金知府卻沒了蹤影,據說是讓賊人帶走了。

    街上有賊人張貼的布告,說這夥賊人本是為了被貪官汙吏欺壓活不下去了所以才嘯聚山林,感於國家艱難所以求金立仁招安,可是金立仁不許所以才攻入府城抓捕狗官。

    不管這告示說得是真是假,可是這些強人確實沒有傷幾個人,隻燒了半座和尚廟,府庫也是貼上了封條沒有動,隻是把府衙的資財弄走了,至少表麵上是隻和知府為難的樣子。所以城裏上上下下都說金知府的不是。你和以前對別的盜匪一樣允許人家招安不就什麽事兒都沒有了嘛。

    這下可好,就因為金知府冷不丁硬氣一把,大家不但跟著擔驚受怕一夜,而且生出了許多事情。

    損失多少且不說,賊人殺進府城劫走知府,這事兒就必須上報朝廷。當然救回知府也是必須要做的,通判大人雖然六神無主但還是作了些事情,一方麵上報本路轉運使和朝廷,一方麵讓人去找何都監讓他帶兵回來追剿賊人。

    李不棄帶著兵在山裏跟著一支疑似強人的隊伍轉了兩天,然後人家就進了河南府地界。越界剿匪要有命令,將近一千人於是隻好打道回府。還沒走出山區,就有公差到了,讓他們立刻趕到府城追剿賊人。

    情況緊急,李不棄命令振武軍輕裝,一天奔襲近一百裏趕到府城,這讓通判以下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再看到振武軍馬不停蹄立刻出城搜索賊人都感動了。

    都知道自家知府調振武軍來是按的什麽心思,人家現在卻不計前嫌努力去救你,是個正常人就不能不感恩吧。

    隻有李不棄和陶林知道這都是演戲。從義軍在山裏兜圈子de作法就能看出,他們絕對不會讓人抓住他們蹤跡的,現在他們還不知道去了哪裏。

    果然,說是賊人是從南門出城的,李不棄帶人追下四十裏地也沒有看到一根人毛。一同行動的捕快也說不可能追上了,李不棄這才帶著隊伍施施然返回。

    這時候何都監也帶著他的兵到了府城。正在一群人剛要商議個辦法,陽翟縣報信的人又氣喘籲籲跑進來報告:“不好了,大股的強人打開了縣城殺了王押司,抄了王押司的莊子,縣尊請趕緊發兵剿賊。”(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