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節 和珅的交割方式
字數:4372 加入書籤
長麟會怎麽做,其實沒有選擇。
要麽,就是想通了,真的去北京把家人接到廣東,然後向周琅投降,可這個選項基本不可行,長麟姓覺羅,他是紅帶子,是宗室,是權貴中的權貴,不扯皇帝也是他家親戚的事,就是至親中,肯定有一批位居高位者,根本就不可能跟長麟造反,去接他們,沒準會告發長麟。
要麽,就是下定決心跟周琅決戰。這時候他會做什麽,他隻能做周琅希望他做的事情。
果然,長麟行動很快,他開始從其他地方調集軍隊,各地的綠營兵能調到廣州的,就調到廣州,至於地方防禦,暫時沒什麽緊要,說白了敵人來進攻肯定直接攻打廣州,就算攻打其他地方,隻要廣州不丟,那些地方也可以放棄。
地方軍隊都調到省城了,地方治安怎麽辦,滿清的軍隊基本墮落成了治安軍,野戰能力急劇下降,頂多能維持個地方治安,這些軍隊走了,很容易就能找到替代者,那就是團練。長麟讓地方大辦團練。
地方辦團練這種事,亂世時候是民間自發行為,不受官府控製。官府往往很抵製這種情況,在官府有控製能力的時候,是嚴禁這種行為的。除非得到官府照準,地主豪門辦團練要麽是秘密的,要麽就是要造反。之前潮汕地區的團練,那是朱珪同意的。而且上奏過朝廷,朱珪本人是沒有權力這麽做的,當時朱珪提出的名目,是防盜。閩浙沿海的海盜多次發生,閩浙歸咎於廣東縱賊,朱珪借勢提出保甲政策,朝廷同意了,開了個口子,朱珪就在潮汕全麵推行團練製度,真正目的卻是阻擋周琅。
現在長麟要大家辦團練,當然也要奏明朝廷,可時間上來不及,一邊奏折發上去,一邊命令也發下去了。讓各縣縣令監督,各地鄉紳來辦理。
這樣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廣東軍隊集中於省城,地方秩序由團練負責。
這正是周琅希望看到的,他從潮汕地區吸取了經驗,覺得在維護地方穩定上,團練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要大於綠營兵。辦團練為什麽對於維護治安的效果比綠營鎮守還要好,周琅這麽猜測,可能是團練吸納了大量的閑散青壯。雖然地主大多數選擇武裝自家的長工,大家族武裝族裏的青壯,都是不給錢,隻管飯,或者隻給一丁點錢。長工數量畢竟少,因此還得招募一批短工,短工也就是臨時工,正是這個社會上的剩餘勞動力,過著有活幹有飯吃,沒活幹餓肚子的生活,也是土匪、起義軍的主力。吸引了這些人加入團練,等於間接的掐斷了土匪的兵員。
這樣以來,首先各地有了保衛自己的力量,土匪打來很難占便宜,二來土匪很難擴大,遭到打擊的情況下,存量土匪隻能越來越少,除非土匪武裝有挑戰整個鄉村社會體係的能力,而土匪、起義軍往往正是因為無法在鄉村體係中獲取生存資源的一些邊緣人,這些人的總體力量,顯然無法跟地主相對抗。
所以清朝晚期官府力量無法鎮壓起義的情況下,都通過發動地主武裝配合絞殺了起義,一次是白蓮教,一次是太平天國。甚至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團練武裝已經取代正規軍起到了主要作用。
當然放心大膽讓長麟去發動地主,也是時移勢易,如果是當初朱珪的時候,周琅就不敢這麽做,不是怕朱珪,而是形勢使然,當時周琅連福建都沒有穩定,現在周琅則已經通過攻打北京,狠狠打擊了滿清的威望,至少在東南一隅,可以在威勢上跟滿清並駕齊驅,所謂滿清是官,周琅也是官,他擁有了跟滿清同等的官方號召力。
那麽隻要消滅了清軍武裝,周琅就成了廣東最有號召力的勢力,連趙文這個客家團練,都可以穩定潮汕,沒道理那些地主會起來瘋狂的反抗周琅。
所以長麟一邊調動清軍進入廣州,一邊發動地主團練,都是周琅樂意見到,而長麟又不得不做的,所以周琅才放心大膽的率先向他透露消息,讓他有時間去做這些事。
廣東的事情,得放在三個月後解決,那時候已經到了深秋,其實正是廣東最好的天氣,不冷不熱,還不下雨。
眼下周琅的工作,是為此進行準備,錢、糧、武器彈藥,都要準備,士兵要休整,還有一些製度的創建。
這些都是常規工作,這幾年周琅一直在做的工作,雖然繁瑣,但是順利,幾年的動蕩,周琅的勢力也終於邁向了穩定狀態。
按照商業法則,這就到了收獲期了,現在連中國(東印度)公司都開始進入盈利狀態,每年的茶葉、棉花貿易,都能獲得穩定的回報,貿易量在穩步擴大,隨著商船數量的增多,許多英國東印度公司不願意經營的薄利項目,中國東印度公司也願意接手,畢竟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距離,比英國跟印度之間的距離近得多,成本要低得多,比如英國人從印度進口糧食是穩賠不賺的,而如果去印度的貿易商船沒有足夠的貨源,拉一船糧食回來,也能獲得一點微利。
不過兩國之間的貿易,依然主要以經濟作物為主,中國的茶葉,印度的棉花,其他商品雙方都有替代品,很難成為主營業務。
另外和大人的那筆銀子,周琅打算去收了。
和珅派劉全到了福州,這是作為人質的,魏連理接受了這個條件後,周琅並沒有怪他,因為周琅也覺得,讓和珅堂而皇之從北京城把四千萬兩銀子拉出來,太過難為他。周琅是一個寬厚的人,尤其是麵對合作夥伴的時候,他內心的寒霜一般都留給對手。
和珅的解決方法是,用廣東、江西和安徽一帶的銀子來替代北京的銀子,這三省暫時沒有遭到大規模的戰火,尤其是廣東和安徽,除了當地官員的養廉銀募捐之外,主力還是商人的報效,廣東的行商,安徽的鹽商,都是富可敵國的存在,盡管一次一次的報效,讓十三行商人幾乎破產,除了潘家之外,全都負債累累,但官員的屠刀架在脖子上,賣兒賣女他們都得湊錢。於是廣東商人報效了一千萬兩,安徽商人報效了一千八百萬兩,看來在陶澍進行鹽票法改革之前,兩淮的鹽商,依然是最牛的商業集團。
江西現在土匪橫行,商業受到影響,可江西巡撫還是榨出了六百萬兩銀子,隻能說江西巡撫陳淮在這種事上真的上心。
陳淮是一個相當大膽的貪官,而且喜歡搞同僚相煎,之前在湖北任布政使時最喜歡抓下屬貪贓枉法的把柄,以此作為要挾,逼迫下屬花費巨資賄賂他方能過關。時人言之:“陳如鼠蠹,鑽穴蝕物,人不知之。”
他的手段倒是跟和珅如出一轍,都是貪貪官的錢,當然他們絕不是劫富濟貧,收了貪官的錢,他們會提供保護,充當保護傘角色。
任江西巡撫後,陳淮膽子更大,大搞官帽批發買賣,首府南昌知縣徐午就是他的“經紀人”。飽受其害的江西人民,編了一首順口溜:“江西地方苦,遇見陳老虎;中缺要八千,大缺一萬五;過付是何人,首縣名徐午。”
這個陳淮如此貪婪,他是怎麽當上官的,答案是買的,他是捐官,由選拔貢生捐納知府。這種花錢買官的人,基本上不可能不貪。
這樣一個貪官,如果沒有保護傘的話,是做不長的,所以陳淮很懂得報效,他報效的對象當然就是天下貪官人人敬仰的和珅,所以政治上,他跟和珅是一黨。
去年初彭齡就彈劾過陳淮,曆史上的陳淮是被初彭齡給扳倒了,因為他貪的實在太明目張膽,幾乎不加掩飾。但他被和珅保護了,原因很簡單,江西西麵的湖北鬧白蓮教,江西東麵的浙江是周琅海寇,兩邊都糜爛了,江西雖然匪患嚴重,卻沒有大亂,和珅告訴皇帝,這說明陳淮守土有方,如果換一個人去,未必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叛軍。雖然陳淮或許有貪瀆行為,可大局為重,應該讓他戴罪立功,守土安民。
嘉慶和乾隆都接受合身的說法,結果就是,因為周琅太強,陳淮得以保住職位,他當然更感念和珅,少不了一筆孝敬。
而這次幫和珅轉賬,就是由他負責。
和珅調度天下錢糧,將廣東、安徽和江西本地的錢糧都集中到陳淮控製的九江,然後由江西官船送往江浙前線作為軍糧。
這筆錢有多少,誰也不知道。反正到最後,戶部和內務府的賬目,肯定是平的。
隻是原本和珅還能從天下募捐中撈一筆好處,現在額外要給周琅和他手下五千兩,和珅自己都要貼錢了,所以他十分痛恨。
陳淮送錢,周琅的工作是去接收一下。
陳淮雇傭的江西漕船,會將銀子順流而下送到長江入海口一帶,再往南就不敢走了,官府水師和陳周全海盜在這一帶糾纏,非常不安全,周琅需要派船進入長江口去接收。
這不是問題,不管是陳周全招募的海盜,還是滿清的水師,都不是周琅艦隊的對手。(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