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二節 扣押使節事件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A+A-


    人能留住,消息卻留不住,更何況外交往來信息都是經過加密的,很簡單的加密,但沒一本康熙字典就解不開。

    使團接到了信件,然後寫了一封回信讓信使立刻帶回國內。同時他們的情況,已經通過駐俄領事館的渠道,送到了巴黎,交給了林第。

    使團的團長名叫黃求憂。黃家真是除了兩個好兒子,武有黃求還,到現在依然是大周軍中最耐年輕的副將。文有這個黃求憂,王輔茞對他的評價是沉穩肅毅,周琅給他的評價是,天生大心髒,生來就是要應付大場麵的。

    之前在廣西巡撫任上,兢兢業業,招撫流民,鼓勵農桑,這些一個文官能做到的事情,他全都做到了,而一個文官往往無法做到的事情,他也做到了。他出彩是在周琅下令南下越南的時候,他不但積極配合廣西輔兵南下,還臨時將數萬屯墾的流民組織起來,壓在邊境,運輸物資給養一直沒有斷過。

    後來西山朝大臣,中國海盜陳添保覺得西山朝大勢已去,跑到中國投降,是他接納的,但轉眼他就又將陳添保送了回去,要求他聯絡西山朝舊臣。為什麽當中國大軍兵臨升龍(越南河內)的時候,阮光纘投降,就是因為他手下的大多數文武大臣都投降了,力勸他歸順大周。在這個過程中,黃求憂一直就守在邊境,跟西山朝大臣的書信往來就沒斷過。

    更精彩的是,之後周琅將越南兩分,紅河三角洲一帶名義上交給了黎維康,封他南越國王,由他恢複黎朝社稷。阮光纘封為順意侯,直接遷往北京,賞賜一座王府居住。但其實黎維康大多數時間,也不在越南,同樣住在北京,和珅那座宅子賞給了他。

    真正在南越國主持事務的,這些年都是黃求還,他背了一個南越國相的頭銜,當然都是通過黎維康封的。這些年他一直默默耕耘,把南越國上上下下都收服了。

    當然南越國的生產發展的也很好,有他在廣西的經驗,鼓勵桑蠶做的很好,紅河三角洲的經濟水平大大提高。他恢複了當地廢弛的水利設施,最主要還是新建了許多灌溉工程,水稻種植麵積增加了一倍,產量增加了一倍半。最重要的是,他以南越國戰亂已久,百姓凋敝為由,從中國招募了數十萬移民過去,大大改變了紅河流域的人口構成。

    這種綜合性能力,還是相當出色的,所以調回國之後,周琅就把他叫到了自己身邊,給自己做翰林院編修。這個官職品級不高,權力看似也不大,無非是幫皇帝整理整理文稿,處理一下文牘工作等等,相當於秘書文員。

    可實際上這個職務很能鍛煉人,因為他開始接觸以前接觸不到的信息,來自全國的政治消息他都比皇帝先觸摸到。一個人長期站在皇帝的角度來閱讀信息,往往在視野上會快速的成長。

    更何況周琅所解除的信息,可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大多了,他不但接觸中國的信息,國外的信息也非常多,可以說有史以來第一次,中國的翰林院學士們開始高密度的觸摸到國外,第一次他們開始站在國際的視野上看問題。

    周琅挑選翰林院學士,跟前朝不一樣,不再是因為科舉考的好就直接進入翰林院,不管你有多麽出色,你的文章寫的多麽好,周琅一直都堅持,官員必須從吏員做起,而且早就廢除了吏員這個說法,但保留了可以激勵人上進的品級。

    最基層的縣衙中,縣令是七品,管文牘的小吏是九品,他們跟縣令一樣,是科舉出身,然後必須在公文往來、刑獄訴訟、錢糧開支等具體工作上摸索兩年,兩年後經過察舉(考核),合格者可以提升,有時候提升直接品級、職務都提升,如果沒有合適的缺員,就隻能先升品級,然後繼續做原職工作。

    這一套製度,並不出色,因為他鼓勵按部就班,可他穩定,他鼓勵人兢兢業業不犯錯,隻要按照流程做事,就不會有問題。如果時間一長,出現了積弊,那也是流程本身有問題,而不是人出了問題。改革流程就解決了問題,而不用從人來改起。死的流程容易改,易變的人心不好改。

    已經有人批評說官員辦事按部就班,死扣流程,墨守成規,不夠靈活,沒有活力等等。但周琅知道,一旦開了口子,允許官員們靈活做事,允許他們跳出規定之外施展能力,未必能達到鼓勵創新的目的,恐怕就亂了套。中國人的腦子實在是太靈活了一些,所以有時候還是追求一下死板的好。

    在一套製度下爬上來的官員,未必有多強的能力,但至少合格,至少守規矩,知道不合規矩的事情不能做這條鐵律。但在規則之內,其實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的,誰說官員遵守規矩就不能做事了?這麽說的人一定是一個當官的,不想被規矩束縛了自己的手腳而已。

    黃求憂就是在這種規矩中攀爬上來的,翰林院中有一大堆像他這種在地方中層職位上有所作為的人,然後在皇帝身邊積累學時開闊眼界,之後還是會被下放到地方任職,往往進翰林院前是知府一級,在翰林院待兩年,然後就生了巡撫。這也是規矩了,寫入了章程的,但黃求憂在翰林院待了兩年,卻沒有下放,而是升了編修,繼續留在翰林院,留在皇帝身邊。

    這次出使法國,是他三年多來首次離開南京。

    他確實很沉穩,發現俄國人找各種借口留他們在莫斯科,不間斷的舞會宴請,不間斷的訪問邀請,就是不給他們簽發放行的文書,讓他無法啟程。

    黃求憂已經意識到出問題了,至於出了什麽問題,他沒有信息無從判斷,但俄國人的反常,讓他感到事態很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他並不急於給俄國外交部門施壓,而是不動聲色,也不再催促,俄國人請他們參加舞會,他就去,請他們參觀俄國的宮殿、館藏、工廠,他也去。但暗中已經將情況發了出去,秘密托可靠的商人,發出了多封信息。他自己則繼續在莫斯科跟俄國人虛與委蛇,接受他們提出的等跟沙皇會麵過後在去法國的提議。

    消息就這樣返回了周琅手裏,周琅看完後真的有些傻眼。

    扣押使節?這也太下作了吧!

    同時周琅馬上感覺到要出事。

    當然不是中國出事,而是俄國要出事,俄國人阻攔的是中國去跟法國談判的代表團,意味著他們不想讓中國跟法國進行外交溝通。

    但這種行為,周琅不可能不管,馬上通告各國領事,告訴他們,俄國扣押了中國使團,中國一次向俄國抗議。

    俄國領事堅決否認,認為肯定是什麽誤會,並且要周琅提供證據,周琅拿不出證據,他也沒想過要拿出證據,他隻是讓各國領事明白一個事實,俄國有可能扣押了中國使團,以此來給俄國施壓。

    至於談判的問題,那件事耽擱不了,因為使節團根本就不是去談判的。

    真正的談判對象現在已經受到了消息,通過其他渠道傳遞來的皇帝的談判要求。

    林第馬上跟法國皇帝會麵,他之前就收到了黃求憂發來的情報,告知他使節團可能被扣押在莫斯科了。

    林第之前已經跟拿破侖溝通過一次,希望拿破侖能給俄國施壓,讓俄國給使節團放行。

    但拿破侖好像對這件事不是很關心,寫了一封信給沙皇之後,沒有接受林第提出的,讓西班牙立刻派遣使團前往波蘭,做出雙方要在波蘭談判的跡象。

    這次林第才是真的跟拿破侖談判,或者說溝通,他知道那所謂的談判,都比不上拿破侖的一句話重要。

    林第表示,中國要求西班牙割讓菲律賓、加利福尼亞、蒙得維的亞。拿破侖並沒有討價還價,但沒有全部答應,他表示加利福尼亞、蒙得維的亞可以給中國,但菲律賓不行,他願意用阿卡普爾科港交換馬尼拉。

    拿破侖的態度不容置疑,他告訴林第說,這就是他的決定,沒有必要繼續討論。

    拿破侖現在越來越難以溝通,林第也不想跟他多做糾纏,他還要跟拿破侖談另一件事,他要求法國立刻將所有在法軍中服役的中國軍官召集起來,他要安排這些人回國。

    至於回國幹什麽,林第告訴拿破侖說中國需要他們的服役,拿破侖沒再問其他。

    因為這些人回去,為他們的祖國服役,顯然不可能是去打西班牙殖民地的,哪裏已經不需要他們去作戰了。再聯係一下林第宣稱俄國扣押了中國使團,拿破侖不難想象,中國召回這批士兵的目的所在。

    所以他當然要放行,因為很快法國恐怕也要對俄國動手了。

    跟拿破侖談好之後,林第悄然離開巴黎,從荷蘭轉道英國。(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