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節 舊臣子的新時代

字數:4733   加入書籤

A+A-


    大周20年晚秋的一個清晨,周琅在睡夢中被吵醒。

    敢吵醒周琅的一定不是人,皇宮裏的貓狗都不敢,吵醒他的隻能是事。

    要緊的事!

    確實是要緊的事,大周王朝的丞相王輔茞病危。

    這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周琅知道王輔茞病了,但沒想到病的這麽嚴重。

    王輔茞上個月除外巡視,這個秋天秋雨連綿,江南、湖廣多地鬧了水災,當地官府組織民壯搶險了一個秋天,王輔茞去檢查具體的情況,淋了雨,結果染了風寒。

    周琅得知消息後,派去了最好的醫生,並讓他馬上回南京來休養,誰知道到了南京,病情急劇惡化。

    “撐不過今夜了!”

    一個老大夫把脈後告訴焦急的等在床邊的周琅。

    周琅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走向床邊,也沒有說話,搬來了一個椅子坐在他身邊。

    他能做的隻有陪伴,生老病死,誰能對抗。

    王輔茞時而清醒,時而迷糊,胡話連篇,說的最多的是孔孟之道,君子重於德,而不重於利之類的話。

    王家的家屬來回伺候,周琅在這裏,他們有些放不開手腳,但周琅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因為人確實已經不行了,王輔茞年事已高,已經年過古稀,跟周琅走了一輩子,這最後一段路程,周琅想陪他走完。

    到了傍晚,突然他醒了,十分清醒,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回光返照吧。

    他甚至想要下床走路,但周琅讓他躺著說話。

    “陛下,不能廢科舉啊!”

    他似乎明白自己大限將至,眼神中帶著祈求,一雙老人的眼睛,如此的無助。

    周琅遲遲不肯表態。

    “陛下,老臣要走了。”

    周琅看了他一眼,他也看著周琅,他在等一個答複。

    傳統科舉是一定要改的,不改沒有未來。傳統科舉培養的不是一個個君子,而是一個個五穀不分的廢物。

    “陛下!”

    王輔茞突然大喊一聲,麵孔漲得通紅,掙紮著爬起來跪在床上。

    周琅扶他,死活扶不動。

    “不能改科舉啊!”

    王輔茞已經痛哭流涕。

    周琅陷入了極為矛盾的心理之中,他可以騙一下王輔茞,但他覺得那是對王輔茞的不尊重。

    王輔茞的氣喘的很粗,顯得十分痛苦。

    周琅長歎一聲:“好,不改!”

    王輔茞身子一軟,周琅忙將他放倒在床上,一旁伺候的家屬手足無措。

    “叫大夫來!”

    周琅下令道,家屬忙手忙腳亂的去叫人。

    王輔茞又睡著了,呼吸開始平穩,麵色也好了許多。

    周琅不由疑惑,這是不是王輔茞在給自己使的計策,逼自己承諾不改科舉?

    禦醫把脈之後,依然判斷過不了今晚。

    沒人敢騙自己,至少禦醫不敢。

    周琅又不由得懊悔懷疑老臣子,可他卻真的希望臣子是在騙自己的,也許睡一覺他明天就能上朝了。

    迷迷糊糊睡了一覺。

    “陛下,陛下!”

    被人輕聲叫醒,周琅一個激靈,忙向床上看去。

    “人已經走了!”

    禦醫說道。

    家屬正在躡手躡腳的給他換上壽衣。

    見周琅醒過來,家屬終於忍不住悲痛,開始放聲哭了起來。

    周琅默默注視了王輔茞片刻,見到他的家人給他穿上了衣服,默默轉身離開。

    走出大門的時候,看到一群穿著朝服的人正走進來,見到周琅立刻行禮。

    是禮部尚書。

    周琅馬上交代:“後事要大辦,以親王之禮,大辦!滿朝上下都要服喪!”

    禮部尚書馬上受命。他今夜一夜沒睡,王家人說王輔茞不行了,他就一直在等著。這種重臣的後事,禮部是要負責的。

    周琅回到宮中,他沒有想象中那麽悲痛,也許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也能以常情對待吧。但他毫無睡意,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麽一樣。

    跟皇後交代,皇家後輩子孫也要服喪,派皇太子前去王家聽命,一應事務不得馬虎。

    周琅清醒了一整天,晚上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就又沒什麽睡意了。

    王輔茞的喪事辦了十天,周琅在沒去過王家,下葬的消息也是別人匯報的。王家已經舉家遷到了南京,王輔茞早就在紫金山上為自己選好了墳墓,以後南京就是王家後人的籍地,從王輔茞開始,他們就紮根京城了。

    這十天周琅總是醒的多睡的少,他確實沒感覺到自己有多麽悲痛,可是醒著的時候,也不是處理政事,大多數時間在發呆。

    下葬之後,周琅突然就感到困了,一下子就睡了過去。

    他病倒了。

    皇帝大病,許多事情都變得混亂,一個開國之君的身體狀況,甚至影響著國家的命運,連上海、廣州等地的股市都大幅波動。

    太醫院會診,說周琅是傷了神,給開了一些養神的中藥。

    這一養就是半個多月,衝了一開始的消息衝擊之外,社會秩序井然,一個皇帝的死,從來不會帶來什麽變化,更何況隻是病了,也許不是因為丞相先死,皇帝的病,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王輔茞死後一個月,朝會才再次召開。

    大周朝的朝會,跟滿清的朝會不同,規模要小很多,傳統的朝會有大有小,明朝的大朝會甚至必須在午門下舉行,因為數千名京官都要參加。

    周琅的朝會,更像是部門領導的例會,匯報和解決一些固定周期發生的政事而已。

    這次朝會也不例外,可氣氛完全不同了,所有人都感覺沉重和壓抑。

    王輔茞死了,新的丞相還沒有確定,老丞相是主張維穩的,而皇帝一向是推進變革的,現在老丞相死了,朝政會如何大變?

    吏部率先提出新丞相的問題,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但都要皇帝定奪,這個新丞相,將立刻就反映出日後的朝政方向,如果皇帝任用了一個皇選官那麽肯定就是要大動了,如果任用了一個科選官,可能還會蕭規曹隨。

    這個問題大家很關心,尤其是人數占絕大多數的科選官派係,如今他們已經獲得了一個老臣子、舊臣子的名號,坊間傳聞他們的時代要終結了。

    皇帝跟吏部尚書進行了一番象征性的溝通,討論了一下人選,最後任命了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官員。

    黃求憂意外的成為下一屆丞相,資曆、能力上,黃求憂並不差,他是最早一批科選官,王輔茞主持的第一屆科舉他就中舉,從縣衙中的吏員一步步爬起來,用了二十多年的光陰,做到了督撫一級。

    但此人的身份比較模糊,說他是科選官吧,他在皇帝身邊時間很長,做的事情更像是一個皇選官,他去跟洋人談判,他去歐洲出使,他還去印度做了一任巡撫,全都是皇選官做的那些對外的事情。說他是皇選官吧,他沒正式上過皇選官們的學校,他是科舉出身,他的政績也是靠著鼓勵農桑,發展生產,修路架橋,建學堂,繕孔廟得來的,這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科選官的本事。

    於是大家就不明白了,皇帝下一步施政的方向,到底會怎麽選?(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