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二節 黃金爭奪戰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A+A-


    非洲公司一開始打算組建軍隊鎮壓歐洲人,但是黃金迷人眼,此時歐洲國家大大高估了尼日爾河流域的黃金儲量。因為歐洲曆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西非的黃金之國的故事,他們知道尼日爾河流域擁有黃金。

    尼日爾河流域的西非地區,先後崛起過三個黑人帝國,馬裏帝國、加納帝國和桑海帝國。這三大帝國先後都以擁有豐富的黃金而流傳於四,而且他們不是封閉的,而是跟歐洲有貿易往來,並且曆史並不悠久,因此文字記載十分清晰。

    1324年,馬裏帝國的皇帝曼薩·穆薩進行了一次黃金朝聖之旅,他帶著龐大的朝聖隊伍從西非出發,前往麥加朝聖。帶去了6萬名挑夫和500名奴隸,每人手持一根約500密思卡爾(3公斤)的金杖,其中青年奴隸身穿花布和波斯綢衣服;還有80匹駱駝,每頭駱駝載著重約3金塔爾(3.8公斤)黃金的袋子。在朝覲途中,他大量施舍,傳說他在開羅沿街拋灑黃金,使開羅金價大跌12%,以至於歐麥爾時代(12年後)開羅的金價仍未恢複到原來的水平。

    桑海帝國取代馬裏帝國稱霸西非尼日爾河流域之後,桑海帝國皇帝阿斯基亞·穆罕默德又進行了第二次西非帝國的黃金朝聖(1495-1497年)。這次朝覲出動了500名騎兵護衛、1000名步兵、一大群烏裏瑪和30萬枚金幣,其中10萬留在了麥加。

    一百年後,北非興起的摩洛哥帝國在1591年,排除一千摩洛哥侵略軍擊敗了衰落的桑海帝國,占領了帝國首都加奧和廷巴克圖。10萬金幣和1000個奴隸被作為戰利品運回摩洛哥首都馬拉喀什,摩洛哥跟歐洲的貿易十分緊密,因為他們曾今更一度控製著整個西班牙,跟地中海國家有密切的聯係,從西非掠奪回來的黃金,又流入剛剛開啟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摩洛哥素丹因為擁有巨額財富聞名西歐,葡萄牙人將他稱為黃金王和金素丹。

    摩洛哥人在西非的黃金掠奪持續了一百多年,擁有了一個專業名詞,叫做蘇丹掠金。掠奪的黃金數量巨大,在歐洲各國普遍流傳。而且不再是傳說,而是切實的存在。居住在馬拉喀什的英國商人1594年親眼見到30匹滿載黃金的騾子從蘇丹回來。摩洛哥史學家伊弗拉尼寫道:“隨著蘇丹諸王國的征服,穆萊·艾哈邁德得到了那麽多金子,足使妒忌者發瘋,目睹者驚呆。因此,從那時起,曼蘇爾給官員們的俸祿全是成色十足的金第納爾。在他的宮廷門口,1700名工匠日夜趕鑄金第納爾。數不清的黃金使他贏得了金素丹的稱號”。金第納爾在歐洲市場很堅挺,許多歐洲國家轉而向摩洛哥借款。

    由於這些黃金通過貿易不斷流入歐洲國家,甚至是最堅挺的貨幣,歐洲一些國王都向摩洛哥素丹借過錢,對西非擁有黃金深信不疑,隻是摩洛哥一度十分強大,歐洲人無法滲透進入西非,隻在海岸上建立了幾個立足點進行奴隸貿易,但他們並沒有忘記那些黃金,所以把西非海岸稱之為黃金海岸。

    這次中國人組織的考察團,深入尼日爾河,發現了大量黃金礦藏,盡管沒有具體數據,可是聯係曆史傳說中的黃金朝聖和摩洛哥的蘇丹掠金,歐洲人大大高估了西非的黃金儲量,各國一方麵在拿破侖戰爭中深受摧殘,有數十萬的退伍士兵無法安置,中國和英國工業品的入侵讓經濟凋敝,大量青壯勞動力無所事事。這時候被黃金故事吸引,本就有冒險精神的歐洲人大量湧入西非。

    發現黃金產地的是中國非洲公司,他們發現原本的馬裏等強大帝國已經滅亡,摩洛哥也已經陷入了內亂,過去的西非帝國首都廷巴克圖等地,先被來自尼日爾河上遊的班巴拉人占領,又被來自撒哈拉沙漠的遊牧部落圖阿雷格人控製。這些非洲部落勢力,根本構不成威脅,高度組織的國家在這裏已經不複存在。

    這些情況更助長了歐洲國家對這裏的野心,各國不但支持本國的冒險家前往掠奪黃金,甚至支持本國商人組建公司,直接以商業組織的形式前去開發金礦。更過分的是,各國紛紛給這些公司授予占領領土和開辟殖民地的權力。這已經是赤衤果衤果的侵略行為。

    因為歐洲各國政府的行為,讓中國非洲公司以一個公司的力量,無力對不斷湧入的,有組織的歐洲公司進行鎮壓,這些公司雇傭退伍軍人組成的雇傭兵,大肆跑馬圈地,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讓中國非洲公司惡虎難敵群狼。

    隻能對這些行為進行強烈抗議,聯係歐洲公司向各國提出權力主張,同時請求中國政府出麵支持和維護公司利益。英國人又開始跟其他歐洲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結成同盟,宣稱各國擁有對非洲資源公平的開發權力。

    一場圍繞非洲黃金產地歸屬問題的爭端,將中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歐洲各國已經訂立盟約,一旦中國要強行占據這裏,並排擠歐洲公司開發的話,一場黃金戰爭就可能打響。

    為了瓜分黑叔叔們的土地進行一場戰爭,一場距離中國上萬公裏,位於病菌流行的熱帶地區的爭奪戰,周琅想了想覺得非常不現實。

    西非地區擁有豐富的黃金,這點周琅相信,可如果是現在外界流傳的遠比南非黃金產量更龐大的說法,周琅可不相信。南非的黃金在手,已經在金本位時代占據了製高點,周琅對黃金的渴望並不強烈。

    他更擔心的是,英國人又一次通過外交手段,將歐洲其他國家凝聚起來,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讓歐洲人開始形成聯合對抗中國的傳統,那就麻煩了。

    謝清高的探險慾望,沒想到會引起這麽大的麻煩。

    但周琅並沒有絲毫怪罪謝清高的意思,這個人不好做官,不好財帛,一心探索世界,寫他的遊擊的徐霞客一樣的人物,在中國實在是太稀缺了,周琅可以很容易找到一千個渴望做殖民地總督的官員,卻很難找到一個隻對山川地理感興趣的徐霞客,也很難找到一個隻對異域風情情癡迷的謝清高。

    謝清高一直做著非洲總督,可商業等事務都是交給了周官的兒子小周官負責,謝清高則親自帶隊對非洲內陸進行了多達上百次的考察,幾乎每年都有多次考察行動。非洲不但是一個人種庫,還是一個人類社會演進的活化石,在這裏既有奴隸製之前的氏族社會,也有奴隸製社會,還出現過大帝國。讓謝清高沉迷不已,他考察的範圍從南非擴展到了讚比西河,東海岸擴展到了西海岸,這次對黃金海岸的考察,就是完成了一次剛果河流域考察之後的考察行動,沒想到發現黃金的消息引起了這麽大的衝突。

    基於謝清高的考察,非洲公司在非洲的商業擴張非常快速,不但在南非控製了南非王國的商業,而且在讚比西河上建立了數個據點,跟已經擴張到這裏的南非王國奴隸主們進行貿易往來;在剛果河和尼日爾河上也建立了商業據點。

    在周琅的觀念中,謝清高這種人物的價值比那些黃金更值錢,所以當衝突發生的消息傳回來之後,他第一時間要求把謝清高撤回來,讓他脫離公司跟歐洲雇傭兵集團的衝突旋窩,保護他的安全。

    隨後才開始考慮西非的問題。

    西非地區最早的殖民者是歐洲人,準確來講是葡萄牙人,他們當年就是沿著非洲西岸,最後繞過好望角抵達亞洲的。後來西班牙人加入爭奪之中,從葡萄牙手裏奪取過幾個據點,比如幾內亞灣的馬拉博。

    但主要還是葡萄牙人的勢力在這裏存在,他們在這裏建立了大量商業據點,為早期的大航路貿易服務也為奴隸貿易進行支持。

    這次謝清高進入尼日爾河考察的出發基地拉各德古拉摩(拉各斯),就是葡萄牙人建立起來的,後來被英國人在1861年被英國人奪取,改名為拉各斯。另外尼日爾河口以北的黃金海岸,也是葡萄牙人建立的,但英國人占據了這裏,現在整個葡萄牙都被英國人占據,更何況殖民地呢。

    中國跟葡萄牙的協議,讓非洲公司可以使用葡萄牙人的任何一座港口,所以他們自然進駐了拉各德古拉摩(拉各斯)。可英國人在葡萄牙駐紮著10萬陸軍,扶持了傀儡督政府,連葡萄牙王室都隻能繼續留在巴西,所以英國人可以很方便的從葡萄牙政府手中得到葡萄牙殖民地,黃金海岸就是這麽來的,當尼日爾河流域盛產黃金的消息流傳開來後,英國人也馬上通過葡萄牙督政府,將拉各德古拉摩(拉各斯)的歸屬權轉讓給了英國。

    控製一批葡萄牙港口之後,英國人在爭奪西非內陸的行動中占得了先機。

    但這些港口距離尼日爾河口都還有一段距離,而非洲公司因為是考察的先驅,已經在河口和河流流域,建立起了一係列據點,並且跟周邊的黑人國家和部落,已經建立了聯係,英國人奪取了葡萄牙的沿海基地,中國打造了新的基地,一個設施完備,一個直達目標,也說不上誰的優勢更大。

    周琅決定,拉攏歐洲國家,向願意跟中國合作的國家,開放這些通往金礦產地的基地。(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