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節 北美戰爭危機
字數:4373 加入書籤
為什麽要打拿破侖,並不是什麽卸磨殺驢,拿破侖是被連累的,被沒人看好的美國連累的,周琅的主要打擊目標是美國。
打美國的原因就不用提了,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太得天獨厚了,任其發展十分危險,現在的美國沒有把自己武裝起來,看似一副沒什麽威脅的樣子,可能他們自己也看不上自己的軍事力量,但潛力擺在哪裏。
周邊沒有一個競爭的國家不說,國力增長的比誰都快,他剛剛獨立不久的1790年,人口隻有393萬,過了二十年,到了1810年,人口就達到了722萬,二十年時間人口差不多翻一倍,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比中國還快。周琅一統中國也有二十年了,才不過從三億人口增長到接近四億,三年前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達到了38000萬人口。
而現在的美國人口,已經達到了1200萬人,此時英國人口才2000萬。一方麵是超高的人口出生率,美國人普遍七八個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釋放了白人的生育能力,誰說白人不能生的?另外則是大量的移民湧入,美國的地理條件太好了,歐洲窮苦移民趨之若鶩。
就這還沒算大量的黑人,而美國黑人已經超過300萬,比曆史上要高的多。因為美國棉花種植規模比曆史同期要大的多,主要推動力就是中國加入了工業革命的行列,中國的工業革命規模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所以對工業革命的主要原料棉花的需求成了一個無底洞。
世界上隻有少數國家能跟中國保持貿易平衡,比如英國依靠印度的棉花生產達到平衡,大多數國家隻能向中國輸入貴金屬,而美國卻長期跟中國的貿易關係保持順差,就是因為美國是中國棉花的主要提供商。中國的棉紡織工業技術是從美國傳來的,最適合美國的棉花,因此進口美國棉花幾乎不存在任何障礙。
棉花種植是一個勞動力密集行業,需要保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而美國勞動力稀缺,在棉花除蟲、收獲等數個重要節點,無法突然找到大量短工,而美國存在奴隸製,這就解決了問題,因此隨著棉花的種植,美國的奴隸製加強了。
1807年英國頒布了禁止奴隸貿易的法令,因為英國的強大影響力,歐洲國家普遍接受廢奴的主張,美國在1808年宣布不準奴隸買賣的禁令但這根本無法禁止無法無天的美國商人,他們變公開奴隸貿易為走私,此時的奴隸們其命運更加淒慘,為了逃避海上巡查,許多販子們將奴隸們身上拴上大石頭扔進海裏銷贓。
拿破侖戰爭後,英法組織聯合反奴艦隊,在西非海岸巡查,但東非海岸上的葡萄牙人和阿拉柏人的港口,卻繼續大量出口奴隸,最大的奴隸提供者從西非的部落酋長、回教勢力柏柏兒人換成了南非奴隸帝國。上千萬奴隸,在短短十幾年中運出非洲,真正能或者抵達美國的連一半都沒有。但依然讓美國的奴隸人口暴增了兩倍,接近400萬人,在南方奴隸州,奴隸超過人口的一半。
由於棉花貿易讓美國獲益頗豐,北方的工業也相應的得以發展,跟曆史書上的教條解釋恰恰相反,奴隸貿易不但沒有限製美國的工業發展,反而滋養了美國的工業。棉花貿易讓美國貴金屬持續流入,美元信用堅挺,穩定的金融秩序大大推動了經濟發展,比曆史上的美國發展的更好,更快。
綜合國力上雖然弱於英國,可跟歐洲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實力一點都不差,美國人的生活水平甚至遠高於過去的宗主國英國,美國進口英國商品的量級是跟歐洲差不多了,就是因為美國人更富,美國人第二代的平均身高比英國人高十厘米。
在周邊地區,南邊的墨西哥已經重新恢複成為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政府跟當地的土生白人合作,承認了土生白人的權力和地位跟來自西班牙的半島移民平等,擁有平等的進入政府機構的權力,采用統一的標準選拔官員。這大大平息了土生白人對西班牙宗主國的不滿情緒,同時土生白人需要宗主國的力量對抗伊達爾戈這樣的親印第安人勢力。西班牙和本地白人勢力聯合起來,很快就絞殺了鬆散的印第安人政權,墨西哥再次回到了殖民地時代。
西班牙的發展水平不可能對美國造成威脅。
真正能夠壓製美國的,是在控製加拿大的英國,但美國現在聯合拿破侖,要瓜分英國子民地。一旦讓拿破侖控製了法語區加拿大,而美國奪取了英語區加拿大,不但讓美國的國土麵積大大增加,還會讓美國人在北美更沒有製衡。
這樣的國家能不限製嗎?
經過這場戰爭,中國已經嚴重打擊了英國,通過奪取印度洋周邊的英國殖民地,基本上將印度洋變成了中國的內湖,英國以後要進入印度,必須仰中國的鼻息,這樣的英國,已經不足為慮,反倒是國力增長太快的美國,到了該限製一下的程度。
所以中國加入了對美國的製裁。
當在中國開會的歐洲強國,甚至包括中國都向美國發出通牒之後,美國人馬上就慫了,不知道美國政客們是怎麽考慮的,他們竟然敢跟拿破侖合作。
他們錯估了形勢,歐洲國家因為希臘問題紛爭不斷,美國認為他們不會聯合起來,而且英國在歐洲的政策,得罪的國家太多,所以美國判斷打英國殖民地,不至於引起各國聯合幹涉。
他們沒想到的是,英國為了拿破侖竟然願意在印度問題上做出讓步。可實際上,拿破侖對英國來說,或許真的隻是一個台階,有拿破侖這樣的讓整整一代英國人坐臥不安的魔鬼,讓政府做出重大妥協的理由更充足,在印度的讓步就能給國內各種勢力解釋,不至於讓政府陷入輿論的旋窩而倒台。
畢竟要跟中國爭奪印度太困難了,能保住大半個印度,其實已經難能可貴。隻是印度利益太大,政府不敢做出讓步,拿破侖的出現,給英國政府吸引了民間的注意力,也讓他們有了一個過硬的借口。
其實真正懼怕拿破侖的是法國波旁王室,他們剛剛通過戰爭獲得了一定的威望,但跟拿破侖相比還是差的太遠,民眾一不滿意就高喊拿破侖,曆史上拿破侖的侄子在幾十年後都依然擁有讓法國中下層農民擁護他做皇帝的威望,更何況現在一個或者的拿破侖了。
拿破侖在加拿大複辟的消息傳回法國,跟美國的法裔移民一樣,國內許多熱血青年馬上行動起來,自發去投奔拿破侖,更讓波旁王室擔心的是,國內還秘密成立了拿破侖後援會,他們有組織的組織移民去加拿大投靠拿破侖,在國內則做好迎接拿破侖回國的準備。
波旁王室很確信,一旦拿破侖踏上了法國的海岸,波旁王室隻能再一次灰溜溜的逃亡。
第二懼怕拿破侖的是,是普魯士,這個國家在拿破侖統治時期,險些滅國。又通過摧毀拿破侖帝國,重新成為歐洲列強,占領了大量原本屬於拿破侖帝國的土地,如果拿破侖複辟,普魯士必定是拿破侖最大的打擊目標。
第三個懼怕的則是奧地利,拿破侖倒台之後,拿破侖唯一的親生兒子羅馬王一直被奧地利皇帝圈禁在維也納皇宮,奧地利政治家梅特涅,利用羅馬王的威望,讓法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支持奧地利,因為法國就像擔心中國把拿破侖放回法國一樣,也擔心奧地利把拿破侖的兒子放回法國;奧地利皇帝雖然是拿破侖的老丈人,是羅馬王的外公,把羅馬王放在維也納,也算是一種保護。可現在拿破侖在美洲複辟了,奧地利怎麽辦,把羅馬王送到拿破侖身邊,那會得罪所有歐洲國家,把羅馬王繼續扣押,則會跟拿破侖不死不休。所以他們隻能站在拿破侖的對立麵。
歐洲大國中,隻有俄國隻口頭上對拿破侖的複辟進行了抗議,但並沒有實質性行動。因為沙皇的帝國實在是沒有餘力去外麵惹事了,沙皇亞曆山大突然駕崩,國內君主懸空,沙皇沒有後嗣,他弟弟康斯坦丁麵對俄國農奴製的困境,拒絕登基。三弟尼古拉大公威望不足,國內的農奴製起義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更多的貴族加入了進來,其中的核心是一群年輕的貴族,曆史上他們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於是最後是英法普三大歐洲強國,已經中國宣布組成聯軍,對北美事務進行幹涉。
但戰爭還沒打起來,各國遠征軍尚未出發,美國人就認慫了,派代表請求跟各國談判,他們連一個英國都抵擋不住,跟世界列強鬥爭,這實在是一件瘋狂的事情。
隻有那些把國家當兒戲的政客才會那麽瘋狂。林肯當年打南北戰爭的時候,麵對處心積慮尋找時機支持南方的英國,處處隱忍,美國海軍攔截了搭載南方使者的英國商船,英國人對此抗議,林肯馬上就道歉,一點都不給英國人介入的機會。
現在美國人再一次展現出這種靈活,他們找的調停人是法國,法國有足夠的影響力,法國跟美國一直很友善,就算法國統治者是波旁王朝,可當年正是這個波旁王朝支持美國獨立的,其實美國人更應該感謝的是波旁王朝,而不是拿破侖,可惜拿破侖威名太盛,法國人更認可拿破侖。
波旁王朝馬上答應替美國周旋,沒有別的原因,波旁王朝對拿破侖實在是沒有辦法。(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