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節 巴爾幹帝國

字數:3981   加入書籤

A+A-




    在建立統一帝國方案之前,是各方都開始謀求建立一個緊密同盟,希臘在這場戰爭中,沒有得到一毛錢好處,卻付出了兩百萬英鎊的軍費支出,保加利亞更是直接吃虧了,丟失了多布羅加領土,他們繼續從瓦拉幾亞人身上收回投資。

    因此希臘希望三國可以建立一個更廣泛的同盟,替代之前的三國協定,之前的協定,隻是保證幫助保加利亞將來得到西瓦拉幾亞領土,讓保加利亞可以同意放棄多布羅加,讓希臘可以脫離戰爭,讓瓦拉幾亞可以獨立建國。但希臘什麽都沒有得到,所以之後議會中就開始有人提出議案,認為希臘付出了同盟的義務,卻沒有得到同盟的權力,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應該對希臘負有同等義務,但如何讓他們保證呢,有人提議建立一個巴爾幹同盟。其中至少應該有這樣的條款,在希臘受到鄰國侵犯的時候,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負有不可推卸的援助義務。

    可反對派認為,如果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也要求希臘做出同樣的保證,豈不意味著希臘將繼續為其他兩國承擔義務和風險。

    同樣在保加利亞議會中,對政府的責難越來越強烈,他們認為他們失去了實際的領土,卻隻得到了希臘和瓦拉幾亞的保證。如何讓兩國一定會履行義務,他們認為很難製約對方,甚至同盟都可能無法讓他們放心,因為協定本身就是承諾,如果協定沒有約束力,同盟條約同樣沒什麽約束力。

    在保加利亞議會中,最先出現了要求建立一個巴爾幹帝國的呼聲,他們希望三國能在一部統一的憲法下,以統一的王權為紐帶,建立一個巴爾幹帝國。三國共同組成帝國議會,地位平等,組建帝國軍隊,由君主統帥,受帝國議會監督。隻有三國軍事力量統一指揮,保加利亞的利益才有保證,才能確保三國的軍事力量,全部用於幫助保加利亞收複領土。

    保加利亞人的議案,他們自己的議會都很難通過,但這個提案出現了,然後開始傳播,討論,成為了一種選擇。

    而這時候瓦拉幾亞人卻比保加利亞更加積極。三國中,希臘的外敵威脅較小,奧斯曼帝國雖然還有餘威,可實際上已經不構成威脅了,奧匈帝國是希臘最大的威脅,而且占領著希臘的愛奧尼亞群島,希臘一直希望收回來。保加利亞在這次戰爭後,也跟奧地利產生了矛盾,奧地利人占據著西瓦拉幾亞地區,保加利亞是無法通過自己的力量奪回來的。而瓦拉幾亞受到的威脅,和要收複的領土更多。

    瓦拉幾亞人既要從奧匈帝國手裏奪回特蘭西瓦尼亞,還要從俄羅斯帝國手裏奪回摩爾多瓦,這讓瓦拉幾亞更加需要一個強力的政府保護。加上他們剛剛獨立,各種事務十分混亂,王室又在難民危機期間,表現出了高度的責任心,讓廣大人民擁護,或者說瓦拉幾亞的政府和議會根本就是希臘國王扶持起來的,此時更樂意讓希臘國王加強權力。

    在希臘,周成功的根基是最深的,因此希臘也願意支持自己的國王成為帝國皇帝。在希臘人看來,這也算是東羅馬帝國複興的一種形勢,能夠勾動他們內心最深處的帝國情節。之前對周成功較為排斥的是保加利亞,可保加利亞現在需要一個帝國支持他們收複領土。

    基本上在麵對共同的敵人,而且都是大帝國的情況下,三國是有聯合建國的需求的。問題就看怎麽操作,而周成功恰好是一個善於操控政治的人。

    於是在他幕後推動下,三國真的開始協商關於聯合建立帝國的事情,議會也認為聯合起來,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更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至少比任何一國單打獨鬥要強。

    隻是在建立帝國的方案上,是不可能很容易達成一致的。首先希臘是三國中實力最強,人口最多的國家,希臘人口高達500萬,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都是兩百多萬,希臘幾乎占了三國總人口的一半。所以希臘希望能夠按照人口比例向帝國派遣議員,這樣的話,希臘幾乎就控製了帝國議會。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則堅持三國地位應該平等,擁有平等的向議會派遣代表的權力,比如奧匈帝國那樣的,匈牙利跟帝國其他地區地位平等。

    另一個則是在成分分擔方麵,組建一個統一的帝國,意味著會有一個帝國政府,帝國議會,和其他必須的機構,這是需要龐大的經費來維持的,誰都希望占更多的權力,付出更少的義務,所以在經費分擔上,瓦拉幾亞和保加利亞反而希望按照人口比例來分擔,或者按照財政收入來分擔,這兩種承擔方法,希臘都要承擔一半甚至更多。

    還有關於帝國政府和各國政府之間的關係問題,帝國政府如果是一個可以完全控製各國政府的強力政府,三國都不會答應,所以帝國政府,隻能是一個讓三國感覺都有利,而又盡可能少的侵害三國權力的機構。

    讓三方這麽吵下去,一個世紀都不可能達成協議。最後還是皇帝居中調解,他提出了幾條原則,第一條是權力與義務的對等原則,第二條是統一的軍事機構和關稅機構原則,第三條是帝國憲法必須高於各國國內法的原則,威脅各方,如果不基於這些公平的原則,帝國是不會獲得一個牢固的根基的,那樣的帝國,他不會去領導,不會擔任這個帝國的皇帝。

    沒有皇帝這個帝國的設想就不可能成立,而且這個皇帝隻能是周成功,因為隻有他是三國共有的,而且三國還基本認可的君主。

    結果三方都不得不接受了皇帝的原則,這些原則在大道理上也確實講得通,相對公平。接受了這些原則之後,他們發現很多爭執其實就已經不存在了。

    帝國議會代表問題,這是權力問題,必須跟付出的義務對等,那就直接按照承擔帝國經費的比例派遣議員即可,兩個問題就變成了一個問題。經費都不想出,代表又都想派,沒有這種權力與義務對等的原則,他們不可能達成一致。

    在這個原則下,三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帝國議會將設500個席位,希臘可以獲得其中200個席位,保加利亞和瓦拉幾亞各獲得150個席位,這樣保證了希臘席位最多,但又不到一半。同樣的,三國提供帝國經費,按照4比3比3的比例。對於以後隨著各國發展不同,經濟和人口增加或者下降,可以變動席位,但任何一國的席位都不得超過半數,確保另外兩方加起來,可以製衡第一大國。

    軍事力量構成,也將按照這個比例,不但軍費比例是這樣,提供兵員數量也按照433的比例。但保留了全民動員的權力,在如今這個征兵製大行其道的時代,嚴格按照比例,而不是進行總動員,是不現實的。但是三國都留了一個心眼,常備軍歸帝國政府管轄,但征兵製下的後備軍隊,平時則由各國政府負責管理。

    關稅問題,三國建立一個關稅同盟,有德意誌關稅同盟的例子在前,並沒有什麽爭議。但皇帝堅持由帝國統一管理關稅,關稅直接進入帝國政府賬戶,衝抵三國應繳的財政經費,不足的補全,多餘的退還。三國則希望經費先撥給各國政府,各國政府應繳經費,則由各國統一上繳。說白了,還是一個財政自主的問題。皇帝堅持,如果各國連關稅這種局部的稅收權力都不願意讓渡,對帝國政府如此不信任的話,帝國不會長存,根本沒有組建的必要。在皇帝的堅持下,三國才做了讓步,將重要財政權力,關稅的權力交給帝國政府管轄。

    有一次讓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關稅都可以讓渡,然後就會有郵政,交通,教育等等權力。

    還有一個重要權力,外交權力,也全都交由帝國政府統一管理,帝國政府將代表三國,在國際上以一個共同體發聲。

    各國政府保留的權力,包括完全的內政權力,地方民兵的組建權力等等。

    其實這個帝國的權力,雖然沒有單一的民族國家集中,卻比曆史上的德意誌帝國集中,也比現在的奧匈帝國要強。

    就在周成功推動巴爾幹帝國建立的折斷時間,俄國跟奧匈帝國都沒閑著。

    雙方都集結了重兵,但大規模戰爭,尤其是全麵戰爭到底沒有爆發。

    奧匈帝國確定他們占不了任何優勢,而且有可能在各個方向全麵失敗,外援上,英國基本上隻能提供財政支持,並且不是很積極,普魯士在麵對法國的壓力下,明確拒絕了參戰的決定。俾斯麥心裏很清楚,他根本就不想卷入這種大國爭霸中來,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統一德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