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節 墨西哥危機(2)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在墨西哥政治危機的影響下,各國股市紛紛下滑。尤其是一些進出口銀行股票,船運公司的股票,下跌的十分厲害。資本市場擔憂一旦中國跟英美開戰,美國棉花貿易會大受影響,牽扯到的正是進出口貿易和航運。同時各國棉花行情暴漲,瞬間棉價漲了三成。

    混亂的資本市場瞬間引爆了一輪經濟危機,但隻是個別國家,主要是德國、法國和美國三國。

    德國打敗法國,實現了國家統一,同時得到了法國紡織工業發達的阿爾薩斯和煤鐵資源豐富的洛林,又有80億金法郎的賠款流入,統一的德國市場迎來了一次極為罕見的繁榮。手握巨額賠款的德國政府大量投資重工業,主要是鐵路工業,采用最先進的技術,提高產業集中度,德國工業實力迅速增強。

    本來就在戰爭中發了戰爭財的克虜伯等德國冶金、機械巨頭,用利潤和政府的低息貸款盲目擴大產量,煤炭產量迅速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中、美、英三國。德國的鋼鐵工業、製造業和軍火工業迅速膨脹,綜合勢力超過美國,僅次於中英兩國。紡織工業也因為得到了法國的紡織工業中心阿爾薩斯,而成倍的擴張,但依然比不上英國20年前的水平。

    德國工業已經過剩,大量黃金賠款帶來的資本激增製造了大量泡沫,重工業已經嚴重過剩,輕工業嚴重依賴外國原材料,金融業成倍擴張,以黃金為本位,完成了金本位製度後,新印刷的貨幣比以前多一倍。幾十家新的股份製銀行成立,向煤炭、冶金和鐵路大肆放款,此時這些產業的危機迅速把金融業牽扯了進來,造成了大量破產現象。

    跟德國不同,法國主要是失血過多,德國是通貨膨脹,經濟泡沫化,法國是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下跌,不管賠款是不是借的,最終都要全體法國人承擔,因此法國工資水平下降,購買力下降,之前在法國始終受歡迎的奢侈品都開始賣不動了。發達的銀行業,也因為丟失了海量的黃金儲備,而陷入資金短缺情況,嚴重依賴外來資金,國內利息很高,中國和英國資金湧入法國。這些資金又將利潤持續占有,法國人受到了盤剝。

    法國政府又借錢大肆修建鐵路,完善鐵路網。丟失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後,棉紡織工業,冶金、煤炭工業下降,進口又讓法國貿易持續惡化。法國的政治力量在迅速恢複,可經濟一直疲軟。這次經濟危機下,直接就砸癱瘓了。因為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資本輸入斷絕,法國直接餓死了。

    之後是美國經濟也出現了問題,這些年歐洲持續動亂,美國孤懸美洲,享受了難得的和平,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美國工業和運輸業野蠻滋長,但投資中約有近一半是英國債券和股票。冶金和機械製造業在歐洲產品的擠壓下,增長較慢。但是美國煤炭儲量豐富,而且集中於阿拉巴契亞山脈,且非常容易開采,巴拉契亞煤田沿阿巴拉契亞山脈從北向南縱貫9個州,煤種齊全,可采煤層多達30多個,儲量穩定,斷層構造少,整體性強,含水少,煤種許多是優質焦煤和動力煤,可露天開采儲量997億噸。這樣的開采條件,讓德國魯爾區的煤礦都相形見絀,而且就位於工業發達的東部地區,不增長都不可能,讓美國成為世界前三的煤炭生產國。最近五年就增加了一倍產量。

    在鐵路運輸,糧食、棉花貿易,煤炭開采等豐厚利潤的產業刺激下,美國金融業快速擴張,紐約的規模雖然比不上倫敦和中國的鬆江、廣州,但活躍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信用高度膨脹,投機猖獗。最近十年,銀行數從824家增加到1416家,放款業務從44500萬美元增加到68400萬美元。如果說美國影響力在全世界還排不進前十,遠遠不如老牌歐洲國家,那麽美國金融業絕對可以排進世界前三。歐洲那些在影響力甚至綜合國力上都勝過美國的國家,不管是法國、德國、俄國還是奧匈帝國,都隻能望美國項背。

    由於跟中國對峙,美國棉花輸入中國的渠道立刻就受到了影響,美洲公司禁止美國商船通過巴拿馬運河,全世界棉價暴漲的同時,美國本土棉價爆跌。美國其他產業迅速受到衝擊,那些依靠英國資金興建的鐵路和各州進行公共建設的債券,價格爆跌,無人問津,英國人為了避險,甚至從美國市場抽走資金。美國金融業立刻爆發了嚴重的危機,比其他行業尤甚。

    隻有中國和英國兩大強國暫時沒有進入經濟危機狀態,隻是受到了一些影響而已。這主要是前幾年兩國才剛剛擺脫經濟危機,擠幹了水分。而且在經濟危機中,英國是通過徹底鍛造出了印度市場,來取代了歐美其他壁壘深厚的工業國家。中國的水分擠得更幹淨,基本上是靠經濟自己的力量,度過了經濟危機,本土跟海外領地、殖民地之間的經濟規模,比世界其他地區加起來還大。加上皇太子推行的高關稅政策,實際上讓中國本土和海外領地、殖民地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很難受到外界衝擊。

    持續對峙下去是不可能的,美國人也不想打仗,他們內部問題比外部還多,尤其是跟中國打仗,沒有半分錢好處。跟英國結盟,除了受到佛羅裏達的吸引之外,主要還是尋求集體安全,美國總擔心中國繼續向東部擴張,他需要英國這樣的強大國家幫忙抵抗中國。

    但直接跟中國開戰,還是讓美國人很擔心,已經打過一次,知道不可能打贏中國,最多能在局部利益上變動,可上次戰爭,中國是單挑英美西班牙外加歐洲的俄國,現在俄國已經依附於中國,至少表麵上是這樣,歐洲其他國家,奧匈帝國苟延殘喘,普魯士一統德國,風頭正勁,法國剛剛遭受重創,這種情況下,除非德國發瘋願意卷入一場跟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戰爭,而且全力以赴的話,美國就隻能跟英國聯合對抗中國,而以英國人的習慣,可能地麵戰爭將以美國為主。

    美國人不是傻子,讓他們以三千多萬人的國力,對抗一個六億多人口的陸權強國,自殺也許更痛快一些。

    因此對峙歸對峙,美國卻開始尋求和解的方法。

    英國此時是站在美國一邊的,英國已經卷入進來,是不可能斡旋的,而在歐洲大玩平衡手,威望已經達到外交官頂峰的俾斯麥是一個很好的人選,美國邀請俾斯麥出麵斡旋。

    俾斯麥立刻介入,他也不是為了出風頭,而是因為一旦中國跟英國開戰,按照英國跟普魯士當年的同盟條約,現在的德國是必須參戰的,德國可不想卷入一場自己無法獲利的戰爭中去。

    德國強大的國力,是俾斯麥運用外交手段的後盾,如果沒有這種實力,他做的未必比李鴻章更好。

    俾斯麥召見中國駐柏林大使,這是剛剛升格的大使,以前隻是領事或者翻譯成公使,因為按照歐洲的外交傳統,大使隻是在大國之間互相派駐,顯然沒有統一前的德國,在中國眼裏實在是算不上大國。中國之前隻在四個歐洲國家派駐了大使,英法俄和奧地利。

    俾斯麥表示了德國不希望看到中、英美發生衝突的態度,同時表示德國跟英國之間有盟約關係,一旦中國跟英美開戰,德國將不能保證中立態度。俾斯麥在用德國的中立相威脅,此時德國有這個資本。統一後的德國,人口擴大了一倍,動員的兵力擴大了一倍。如果全麵動員,德國能提供兩百萬軍隊。有英美兩個富國支持,維持這些兵力作戰是毋庸置疑的。英國能提供的兵力也能達到百萬,美國至少也是百萬,總計四五百萬的軍隊。

    中國的軍隊數量更多,可中國能在美洲投入多少呢?長途運輸限製了兵力投入,這個時代,跨海作戰,運輸百萬大軍和維持相關的給養都是不可想象的。歐洲到美洲之間的距離,卻讓海洋強國英國有能力運送更多的兵力,美國的資源能提供這些軍隊的給養。最終中國隻能更多依靠美洲領土的力量作戰,單憑美洲領土,對抗英美尚且吃力,更何況還有一個風頭正勁的德國呢。

    但俾斯麥之所以威脅,是因為不想卷入戰爭,真想打仗,他反而會壯慫,就好像對付奧地利和法國那樣,擺出弱勢姿態,誘導對方先開戰。所以威脅之後,俾斯麥迅速提出,德國願意斡旋墨西哥危機。希望讓墨西哥的態勢恢複到之前,中國和美國同時撤軍。

    中國大使不同意,反而提出了一個讓俾斯麥十分驚愕的要求,中國大使認為,卡洛斯家族在墨西哥的統治,十分不得人心,中國希望從中國想墨西哥派遣一個國王。中國沒有意圖將墨西哥並入中國,隻是希望在更負責人的中國籍君主的統治下,能帶給墨西哥和平穩定。大使希望德國能支持中國的行動。

    俾斯麥感覺這次調停可能沒有那麽容易,中國是不受威脅的,但把墨西哥交給中國人統治,這無異於宣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