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飛離太陽係
字數:3482 加入書籤
太陽係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
太陽是銀河係較典型的恒星,位於分支懸臂獵戶臂上,離銀河係中心有2.61萬光年,太陽係移動速度約240㎞/s,2.26億年轉一圈。
廣義上,太陽係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類地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類木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
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麵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
太陽係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陽,它是一顆光譜分類為g2v的主序星,擁有太陽係內已知質量的99.86%,並以絕對的引力主宰著太陽係。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顆中的6顆有天然的衛星環繞。
五顆矮行星包括:人們熟知的冥王星,柯伊伯帶內已知最大的天體--鳥神星與妊神星,小行星帶內最大的天體穀神星,和屬於黃道離散天體的鬩神星。
太陽係內體積較大的衛星(超過3000公裏)包括地球的衛星月球、木星的伽利略衛星木衛一(埃歐)、木衛二(歐羅巴)、木衛三(蓋尼米德)、木衛四(卡利斯多)和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泰坦),以及海王星捕獲的衛星海衛一(特裏同)。
飛出太陽係,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夢想!
但是,直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悲觀地認為,人類可能永遠無法飛出太陽係,太陽係是囚禁我們的牢籠!
雖然,旅行者一號花費了36年飛出了太陽係,還有地球之瞳也即將飛出太陽係。
但是嚴格說來,這並不能說成是人類飛行的距離,因為它們根本沒有載人飛行。
目前,人類真正最遠的飛行距離,也隻有從地球到火星那麽遠,這距離甚至還不到一個天文單位。
地球之瞳應該已經快到達海王星了吧。”五個小時過去了,原晧宸心中估摸著地球之瞳的行程,“很快,它就會飛出太陽係了,不知道人類什麽時候也可以踏出這一步......”
原晧宸心中清楚,如果不依靠外星科技,按照人類目前掌握的航天技術還遠遠不能滿足飛出太陽係的需要。
地球文明還是太過渺小了。”原晧宸暗自感歎道。
地球之瞳隻能算是一個微型的探測器,它的質量輕巧,身形柔弱,所以才可以通過激光帆技術加速到接近光速。
而真正的載人宇宙飛船,想要利用激光帆加速到趨近光速,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果要滿足全人類移民所需的巨型宇宙飛船......,嗨~”
原晧宸已經很難想象這個問題的答案。
通過這幾年在星際探索聯盟工作的經曆,他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聯盟對於探索太陽係外宜居星球的強烈願望。
結合之前與艾哈邁德王子以及主席的談話,他心中可以隱隱察覺到,一定有一股力量在威脅著地球文明的存在,迫使人類加快星際探索的腳步。
但是,想要在茫茫宇宙之中探尋到另一個“地球”,以地球文明現有的科技實力,何其難也!!!
鑒於宇宙尺度的寬廣,即使人類的宇宙飛船的速度可以接近光速,但到離太陽係最近的恒星--半人馬阿爾法星係,也需要近10年的時間,在銀河係轉一圈需要幾十萬年,要飛出銀河係,到達最近的仙女座星係,需要0多萬年,而要在宇宙中周遊,則需要幾百億年的時間。
所以,很多科學家寄希望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速度效。
即宇宙飛船高速飛行時,時間會膨脹,距離會縮短,越接近光速,速度效應越顯著,到無限接近光速時,時間幾乎停滯,尺寸幾近於零。
但是,這目前僅僅隻是理論而已,真相如何,尚未可知。
組長,根據信號解析,地球之瞳剛剛已經飛過海王星,再過約1小時39分鍾,它就會掠過冥王星軌道。”
項目組成員的工作匯報打斷了原晧宸的思路。
好的,繼續監察。”
原晧宸決定陪伴地球之瞳一起飛出太陽係,然後再去忙別的事情。
他很清楚,地球之瞳擁有最先進的智能飛行操作係統,而且地外文明項目組還安排了專門的團隊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在目前的階段,他呆在這裏並沒有太大意義。
距離地球之瞳離開6小時46分種,地球之瞳飛過了冥王星軌道。
又經過了三個小時,地球之瞳告在別了圍繞太陽的所有行星後,開始朝著更偏遠的疆界航行,它先是穿過了終端激波,這是日球層的最內層。
在這裏,太陽風由於接觸到星際介質而開始減速的區域,太陽風粒子的運行速度在此首次降至亞音速,並由於撞擊摩擦而導致升溫。
地球之瞳在穿過終端激波(terminationshock)後,將進入了日鞘(也被稱為太陽風鞘)。在此太陽風一旦低至亞音速,會受到周圍星際介質的流體影響,壓力導致太陽風在太陽後方形成像彗星的尾巴。
地球之瞳檢測到太陽風粒子密度驟然下降,等離子體密度上升了4倍。”
太陽風的速度值降到了零,地球之瞳已經穿越了日球層頂,告別日球層,進入星際空間。”
聽著操作員的匯報,原晧宸點頭不語,他清楚地球之瞳已經離開了俠義的太陽係範圍。
太陽風“吹”到這裏已是強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星際空間的低溫粒子。
地球之瞳已經飛過了120個天文單位,人類所處的太陽係,果然不過隻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而已!”原晧宸感慨道。
到了太陽風“刮”不到的地方,地球之瞳的光帆所能接收到的能量也會大幅減弱。
在這一段漫長的黑暗之旅中,隻能祈禱地球之瞳的航向不要出現太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