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城

字數:9225   加入書籤

A+A-




    基礎教育普及的好處自不必說,這幾年來,大楚的工業已經開始逐漸興起。

    其實觀察周圍的世界,這件事人人都會做。隻不過許多事情我們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前也有人想要去探究起究竟,但是古代的科技水平有限,在不借助工具幫助的情況下,人類對於自然的認知出現偏差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即便是出現了偏差,聰明的古人們仍舊能夠就此給出哲學上的解釋,將之納入一個玄之又玄的體係之中。

    而這個體係本身,又製約著後來人的研究和進展,以至於明明在其他方麵十分發達,這些東西卻始終少有人去研究。

    但是實際上,隻要有機會的話,對於這種新奇的認知世界的方式,許多人都是很感興趣的。尤其是小孩子們,他們腦子裏沒有大人那麽多條條框框,學習和接受起這些新的東西來,就容易得多。

    這些人之中,絕大部分沒有機會繼續念書深造,但是已經掌握的這部分知識,卻已經能夠逐漸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影響和變化。

    比如許多人就在實踐的過程之中,發現了許多之前沒有在意的東西,並且順利的將之轉化成了商機。

    ——在發明創造上,古人是不虛任何人的。

    一旦有了引導之後,他們很快便能自己走上正軌,並且慢慢發現更多的、課本上並沒有出現過的新東西。

    而因為有了報紙的交流,所以這些東西一經發現,往往都會引起轟動,將消息傳揚開去。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名利和種種好處。有了榜樣在前,其他人便會跟風學習,掀起一陣熱潮。這在另一個層麵上,也促進了這種變化和發展。

    到這個時候,這種風潮已經變成了一種自發性的行為,而不需要朝廷再去進行刻意的引導。而且民間在這方麵的進步,也遠超各圖書館編纂書籍的進度,反過來要求各種書籍更新換代。

    以至於圖書館在這些新興學科上,一下子由原本的沒有內容可收錄編纂,變成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編書的進度根本跟不上。並且可以想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下去。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平安正式將雜誌推了出來,相較於正經的書籍,雜誌具有時效性和集合性,顯然更能夠適應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發展迅速的時代。

    至此,新學科的研究和發展,終於從由少數人引導的從上而下,到現在的許多人自發研究的從下而上。

    這其中身為中流砥柱的,其實還是那些士子們。畢竟普通人,除了想要往工匠方麵發展,其他人就算感興趣,也注定了不會有多少時間和精力放在這上麵。畢竟對他們來說,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但讀書人就不同了。他們本來就以讀書為本業,閑暇時也鑽研一下別的東西,比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用以陶冶情操,同時跟其他人往來的時候,也可以彰顯一下自己的實力和才華。

    就算在平安沒有對新學科進行明確的分科之前,也有不少文人對這方麵的東西感興趣,會自己去進行研究。何況現在已經有了具體的方向和指示?所以這些有錢有閑的讀書人,自然便成了投入最多的一部分。

    他們或是自己埋頭研究,或是呼朋引伴一起交流,或是在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闡述自己的實驗過程,使得場麵一下子繁榮熱鬧了起來。

    而平安所等待的契機,也終於到來了。

    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而言,他們讀書是為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讀書是他們的職業,所以付出便要求回報。

    他們研讀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是為了科舉入仕,學習琴棋書畫六藝同樣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名聲,此外跟同輩來往、參加文會詩會等等,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人脈。總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為將來的入仕做準備。

    而現在,他們當然也希望研究這些新興學科,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回報。

    這也是平安樂意看到的情況。這種自發性的要求,比朝廷要求他們去學習掌握這些東西,更加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在下麵有了這種要求之後,甚至不需要平安這邊提醒,自然就有大臣給趙璨上折子,認為可以將這些新學科納入科舉考試的範疇。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夠看到這樣的好處。實際上,傾向於將之納入科舉體係之中的,多半還是那些辛辛苦苦將學科建立起來的大臣們。

    當初為了從蕪雜浩繁的文獻之中將學科相關的東西挑出來,傅彥、馮璋和平安花費了不少功夫,從各處請了許多人過來。連翰林院裏的幾位老大人都被請過去了。

    若不是有他們先行一步,做出表率,並且編纂了最初的課本和學科書籍,也不會有後來如此欣欣向榮的發展。

    這些人能夠被選中,自然都是原本就對這些方麵有研究或者感興趣的人,願意埋頭去研究這些枯燥的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老學究、書呆子。

    實際上,不管是什麽東西,想要讓它一直發展下去,就勢必要讓它成為主流。

    就算是在古代,學術之爭也是非常厲害的。而這些大臣們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等到這些新學科有了基礎的發展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將它們納入現有的科舉體係之中。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人將精力轉到這方麵去。

    而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一旦這個建議被采納,那麽絕對不會有比他們更適合負責這方麵工作的人。這樣一來,不但能讓自己所喜歡的學科推廣開去,而且自己的政治抱負也可以得以實現。

    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事呢?

    當然,有人讚同自然也就有人反對。科舉考試進行了那麽多年,考的都是四書五經,聖賢之書。反對者認為,如果隨便什麽科目都可以參加考試的話,那麽科舉的神聖性就會被打破,對朝廷來說十分不利。

    再說,還有一部分人守舊而固執,始終認為這些經常需要動手實驗的學科乃是“奇技**巧”之物,根本不應該花費太多心思,否則會讓人移了性情,自然會大力反對。

    如果這件事是由一個或者幾個人提出,而沒有任何基礎的話,那麽遭到這些人的反對,肯定就不可能再進行下去了。

    不過現在,這些大臣們是代表成千上萬的士子向朝廷請命,他們甚至拿出了好幾份各路所辦的報紙上刊登的文章,上麵的內容全都是呼籲朝廷考慮增加考試科目。有了群眾基礎,反對派的聲音也就顯得有那麽一點兒底氣不足了。

    所以趙璨沒怎麽猶豫就大筆一揮同意了。不過為了安撫其他人,還是強調科舉考試仍舊以進士科為主,其他科目為輔助。

    ——實際上這是一句廢話,對於現在的讀書人來說,即便趙璨不這麽說,他們也還是會這樣想。

    千百年來進士科都擁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被打破的。所以目前來說,除非是那種偏科得特別厲害,就是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人,其他人隻要還認為自己能夠考得上進士,就不會考慮這些科目。

    不過他們當然也不會反對。畢竟考進士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有句俗話說“五十少進士”,意思是進士考到五十歲都還算是年輕人,可見其艱難。而有其他的退路在,對士子們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而將來,隨著學科逐漸細化,進士科遲早會被細分成好幾種科目,到那個時候,這種情況自然而然就會被打破。所以不管是趙璨還是平安,都並不著急。

    不過目前,也隻能先公布這個消息,並且讓教育部和圖書館那邊趕快出新的教材,讓有誌於考這些新學科的士子做到心裏有數。剛剛過去的安平七年才進行過一場科舉考試,而下一次要到安平十年才會舉行。中間這段時間,也足夠他們進行各方麵的準備了。

    目前這些新學科的內容還不多,所以也不方便分得太細,隻定下了理科和工科。顧名思義,理科就是跟自然道理相關的科目,可以理解為認知世界的部分。至於工科,自然涉及到發明創造。

    平安對此有些迫不及待。

    這兩科的考試還沒有開始,但是他們考出來之後的工作安排,平安卻是早就已經想好了。

    他的蒸汽機和大炮到現在為之雖然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但是卻還遠遠不夠。有這些生力軍加入之後,想必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驚喜。

    這也是人才供需關係緊張時不得已的做法。畢竟現在除了基礎教育學校之外,根本沒有別的地方教這些。士子們要做研究,除了自己花錢花時間去研究之外,就是購買報紙雜誌,研讀別人發表的文章。除此之外別無他途。這樣能夠培養出來的人才,自然就十分稀少了。

    倒不是平安沒看到這種窘況,不想弄出個理科學校和工科學校,實在是因為現在就算開了學校,也根本請不到老師。總不可能把學生招進來了,然後告訴他們:“我們現在沒有老師,所以大家隻能聚集在一起探討研究,既當老師又當學生。”所以也隻能暫時作罷。

    所以按照平安和馮璋研究之後的結果,最好是再等幾年,專業發展得更興旺,湧現出更多的人才之後,再開辦學校,將這些能人聘請過來當老師。

    所以目前教育部一直在跟進各地的雜誌,考察那些在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人的水平,或許過幾年,他們就會成為新學校的中堅力量。

    不過事實證明,實際上有些東西,即便沒有理論指導,也不會影響人們去創造和製作他們。

    比如蒸汽機。

    曆史上最初發明蒸汽機的人,一定沒有對物理學的深入研究,可能隻是憑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某些物理現象,然後就開始了深入的研究,最終成功。

    實際上在工業革命開始之前,蒸汽機本身也經曆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但是始終沒有引起多少重視。因為當時的人們並沒有發現使用它的方式。

    連用法都沒搞明白,就更不必說其中蘊含的道理了。

    而現在其實也是一樣的,在平安的要求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工匠開始了製作蒸汽機的過程。他們跟曆史上的那些人比起來,至少還有平安的指點,所以進展自然更快。

    就在平安殷切的期望著新型人才加入這個計劃的時候,工匠們卻已經製作出了第一台蒸汽機車。

    在天乾宮中,有一間單獨的房間,擺放著一個巨大的蒸汽火車模型。

    這輛蒸汽火車模型總共有二十節車廂,使用煤炭作為熱源,啟動之後能夠在循環往複的環形鐵軌上飛快的跑動,一分鍾之內能夠走完一整圈差不多有五百米長的軌道。

    如果單純按照速度來看,其實它並不算特別快。畢竟世界冠軍百米跑的記錄是不到十秒。也就是說,按照這個速度,每分鍾能跑六百米。當然,考慮到人的衝刺速度和平時速度不一樣,還會相應有所減少,但估計也相差不多。

    不過即便是這樣,這個模型製造成功,被送進宮的那天,也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甚至就連趙璨這樣平日裏沉迷政事的人,那幾天都忍不住會在議政和批閱奏折的間隙,踱步到那個房間裏去看一看。要不是因為煤燃燒之後的濃煙和味道並不好,可能他停留的時間會更長。

    除了趙璨,其他大臣進宮的時候,也會忍不住會往那個方向頻頻矚目,一直到趙璨開口讓人帶他們過去為止。

    要不是因為它被安置在天乾宮,許多人都不敢貿然過來,恐怕那個房間每天都不會有空閑,一定會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參觀。

    而就算是現在,那些還在上書房學習的宗室子弟們,對於這個東西,也還是是滿懷好奇心,從前最不願意到天乾宮來,現在休息時間卻總忍不住往這裏跑。

    對於現世的人們來說,這種不需要馬拉就可以自己跑的車子,對他們來說太過新鮮。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模型的存在,所以對於平安一直不斷往這裏麵投資,卻始終見不到什麽成果,都沒有人上書彈劾他。否則的話,就算用的是趙璨自己內庫的錢,大臣們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的。

    不過實際上,雖然模型早就已經製作出來,但是要等比例的製作出一輛能夠載人載貨的火車,卻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不過雖然艱難,但是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現在,工匠們終於製作出了第一輛蒸汽機車。

    平安收到這個消息,幾乎要高興得跳起來了。工業革命!如果說對近代社會影響最大的一件事,那毫無疑問便是這個。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一切工業和科技上的飛速發展。更不可能出現那個蓬勃而美麗的時代。

    高樓大廈,汽車飛機,電燈電視——

    一切存在於平安記憶之中的東西,都是由此而來。雖然即便做出了蒸汽機,距離那一天也還是會很遠,不過……在曆史上,從十八世紀開始工業革命,到二十一世紀信息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中間也不過是三百年的時間。

    平安相信有自己在,至少那最初的一百年時間會大大縮短,為後麵的發展爭取到更多時間。也許有生之年他是看不到電腦和手機出現了,但用上電燈和抽水馬桶、住上高樓應該沒什麽問題。

    “快快快!我們過去看看!”收到消息之後平安就徹底坐不住了,拉著趙璨就要去城外的工廠看看實物。

    趙璨自己其實也未嚐不期待,男人對好馬和好車的喜愛,就像是刻在骨子裏的東西。趙璨從一開始就對此十分感興趣,現在聽說這個車裏麵是可以坐人的,自然很想試一試。

    因為時間倉促,所以也沒有叫儀仗,隻讓天樞帶了一部分人護衛,一行人便騎馬出了城。

    “希望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坐車出門。”在工廠門前停下來的時候,平安忍不住道。

    平心而論,現在做出來的這個蒸汽機車其實長得非常醜。因為目前要考慮的,首先是要將那麽多東西都裝上去,讓他們發揮作用,所以什麽美觀是根本無法顧及的。

    而且認真算來,這東西其實應該隻能算是個蒸汽機車頭。因為後麵還沒有車廂。不過這個問題倒是不大,隻要它能夠跑起來,在後麵加車廂就容易多了。唯一要考慮的是動力拉不拉得動那麽多重的車廂。

    負責管理工廠的人本身也是工匠,全程參與了製作工作,所以給平安他們介紹起來的時候如數家珍。不過平安對於他們所經曆的艱苦困難沒興趣,興致勃勃的問,“現在可以上去試試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負責人有些為難。

    但平安隻當看不見,“既然可以,那我現在就上去試試吧!”

    平安上了,趙璨自然也要跟上。兩人坐上車,工作人員在後麵點火,等了一段時間之後,車子才發動起來,然後在固定的軌道上轉圈圈。

    轉了一圈平安就失去了興趣。

    首先這個車現在的密封性非常差,所以噪音一直轟隆隆的響就不說了,煤炭燃燒的味道更是濃重得讓平安一直咳嗽。除此之外,這個車子本身也不能夠操作,隻能固定在鐵軌上,任由它自己往前跑,等到燃料用完了就停下來。

    總之一句話,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從車上下來,平安的臉色有些發白,不過精神狀態還不錯。雖然心裏覺得失望,但他還是高度讚揚了目前的進度,然後要求他們繼續研究,爭取早日製造出能夠運用的車子來。

    不管怎麽說,最困難第一步已經走出去了,不是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改良。有了基礎再去做這些,就要容易多了。

    從工廠裏出來,平安的心情還是顯得很激動,“蒸汽機出現了,電動機還會遠嗎?”

    他都忍不住開始暢想將來會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了。

    趙璨在一旁含笑看著他。嚐試過之後,他認為目前那種車遠比不上自己的馬兒,不過也可以看出,將來製作工藝提升之後,它會有什麽樣的潛力。或許……有生之年,自己也有可能看到平安所經曆過的那種汽車遍地跑的盛景?

    他也許沒有機會去看平安鎖見過的那個世界是什麽樣子的,但是他們可以創造出一個類似的世界來。

    好像這樣,他就能夠距離平安更近一些,能夠更懂得平安一些。

    對於趙璨來說,雖然他是個皇帝,這一切的發展對於大楚也意義重大,但是在他心中,這種巨大的意義卻遠沒有平安此刻臉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光彩重要。

    平安終於發現了他的沉默,轉頭看他,“感覺怎麽樣,有什麽想法嗎?”

    “等你說的火車造出來了,就先修一條從京城下江南的鐵路,我們乘車一起去江南遊覽一番,如何?”趙璨忽然說。

    平安有些意外,但很快笑了起來,“好啊。”他說,“不過那恐怕要好些年之後了。”

    “不要緊。”趙璨驅馬往前,從平安身側經過時,握了握他的手,一觸即分,“反正我們還有很多時間。”

    是啊,他們有一輩子的時間。(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