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遺言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國公府,梅思遠躺在床上,半閉著眼睛,氣力全無,他雙目發黑,一看就知是將去之人。
一個太醫跪在他的榻前,為他診脈,不遠處,天威帝一直坐在那兒,緊張的看著這一切。
在天威帝的身後,站在曹公公和五皇子蘇子墨。蘇子墨的眼圈兒紅紅的。
稍時,太醫起身,衝著天威帝搖頭,意思很是明顯,人怕是不行了。
天威帝會意,近前,拉住了梅思遠的手。“思遠,思遠,朕來看你了,你睜開眼睛看看朕啊?”
梅思遠在天威帝的呼喚之下,終於是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看到天威帝,他勉強的一笑。
“皇上來了,臣吊著這麽一口氣不走,就是為了等皇上啊。”梅思遠的眼中,流出來了幾顆的清淚。
天威帝一時感念,眼中也有熱淚溢出。“思遠,朕來了,你要是有什麽話,就對朕說吧。”
梅思遠搖頭,他伸手,看了看蘇子墨,似乎有太多的難言之隱。
“思遠,你是擔心子墨嗎?你放心,他是朕的兒子,朕斷不會虧待於他的。”天威帝向梅思遠承諾。
梅思遠還是搖頭:“皇上,其實,有些話憋臣心裏許久了,臣不敢說,怕惹皇上不悅。”
天威帝知道梅思遠想說什麽,他現在所惦念的,無非是梅妃罷了。這十幾年來,梅妃就是他們二人之間的禁忌。
“今日,臣離大去之時不遠了,鬥膽,想跟皇上說說知心話兒。臣就這麽一個妹妹,臣惦記她啊……”
梅思遠說著,眼淚直直的掉了下來。他揮手,示意站在他身邊的梅夫人將早己經準備好的東西,放到了天威帝的麵前。
“不瞞皇上,這些年,臣一直與妹妹有書信往來,妹妹己經意識到當年她的錯處了,隻是不敢當麵向皇上認錯。每有書信往來,妹妹總會詢問皇上龍體是否康健……皇上請看這些書信……”
天威帝隨手拿起了一封信,拆了開來,信是梅妃的筆跡,在信的末尾,有一首小詩:“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曉風殘月夜,北跪思聖君。”
看到此時,天威帝的眼眶不由的濕潤了起來。梅妃在孤寒寺思念他,他何嚐不在皇宮中思念梅妃呢?
“皇上,事情都過去那麽久了,你就原諒妹妹吧,她必竟那麽深愛著你。”
梅思遠的話,讓天威帝的所有思緒,全部的拉回。是啊,都過去十五年了,再怎麽生氣,也該平複了。人生短短幾十載,該放下的,終是要放下了。
“小曹子,傳朕旨意,就說忠錦國公病重,著梅妃回京……”
聽到這話,梅思遠的臉上,蕩起了一個笑意。
“皇上龍恩,臣叩謝天子……”梅思遠想要起身,卻怎麽也沒有辦法支起自己的身體。突然間,一口鮮血自他的口中噴發而出,直接的打濕了他胸前的衣襟。
“老爺……”
“舅舅……”
“思遠……”
“皇上,臣再不能為天朝盡忠了,若有下輩子,臣還願與皇上再相識……皇上……皇上……”梅思遠依依不舍,最終還是咽下了那口氣。
一時間,屋內悲戚的痛哭之聲傳了出來。天威帝替梅思遠拉了拉身上的被子,掩麵離開。
“小曹子,將給梅妃的聖旨改了,就說,忠錦國公病故,著梅妃回京奔喪。再傳朕的聖旨,著文武百官,全來國公府參加忠錦國公的喪禮。忠錦國公出靈之時,著朕的四位皇子扶靈相送……”
曹公公一驚,果然,天威帝給忠錦國公的恩點,是世間最高的恩點,出靈之時,讓四位皇子同時扶靈,這絕對是天朝開國以來的第一次。
曹公公接旨,天威帝蹣跚出了屋子,一瞬間,仿佛是老了幾許。端王和瑞王急急上前,扶住了天威帝。
“父皇,您怎麽樣了?可還支持得住……”
天威帝沒有回答端王的關切之語,他隻是喃喃而語:“梅思遠走了,在這個世上,此生,朕再也沒有朋友了。”
能被天子視為朋友的人,可見一般,梅思遠所得的聖恩,怕是任何一朝大臣,也所不能與之相比的。
翌日,天放晴,天威帝起駕回宮。
忠錦國公病逝的消息,頃刻之間傳遍了京城。因為天威帝親守在忠錦國公府一夜,前來吊唁的百官聞風而來,多的數不勝數,忠錦國公府空前熱鬧。
宮中,獨孤蝶依自然是得到了消息,依例,天朝的忠錦國公病逝,西夏國應當有所表示。
“公主,忠錦國公去世了,聽說,天威帝己經下了聖旨,召梅妃娘娘回京奔喪。”玉姝將打探來的消息,低主傳給了獨孤蝶依。
獨孤蝶依輕笑了一下,果然是梅妃,打的一手好牌,知道天威帝的弱點在哪裏。她不出手便罷,一出手,必定要贏。
“玉姝,去給孫皇後遞個話,說本公主明日要出宮,去忠錦國公府吊唁忠錦國公。”獨孤蝶依說道。現在的她,住在天朝後宮,孫皇後又是後宮之主,她想要出去辦事兒,必定得通知孫皇後一聲。
現在,她還未與天朝和親,還是西夏公主的身份,諒孫皇後也不敢過於為難。
“是。”玉姝應了一聲。
悅貴妃宮中,此時,悅貴妃氣呼呼的坐在軟榻之上,她抓起桌子上麵的茶杯,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一行的宮人,嚇的連大氣都不敢出了。瑞王呆在一邊兒,對悅貴妃勸了起來。
“母妃,父皇隻是下旨讓梅妃回京奔喪,並未讓她回宮居住,您不必生氣……”
“你知道什麽啊?”悅貴妃的聲音,陡然的提高了幾分:“你知道本宮花了多少年的功夫,才與孫皇後聯手將梅妃送出了天朝後宮嗎?你知道梅妃那個女人的手段有多麽厲害嗎?你知道你父皇對這個女人又有多惦念嗎?隻要她回到了京城,隨時都有可能回宮。你可知道,她一旦回宮,蘇子墨接著就是要封王的,多一個人出現,你成為太子的機會便會減少一分,兒呐,你這個腦袋,見天的都在想些什麽啊?”
悅貴妃的話,不無道理。瑞王陰笑而語:“母妃的擔心極有道理,隻是,在這後宮之中,有比母妃更擔心梅妃回宮的人,母妃暫且不要著急,看看那些人,又都是什麽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