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諸證實
字數:3738 加入書籤
沒讓田莊頭感歎眩目太久,得知池千望乃大理寺首官,朱懷古是池千望身邊的侍從後,老管事直接說出此行目的:
池大人是來尋大爺。”
田莊頭一愣:“大爺?”
他這一愣,池千望與朱懷古直接被愣出不好的預感來。
老管事也急了:“愣著做什麽!趕緊去稟大爺!”
田莊頭道:“大爺沒來啊!”
這回換老管事愣了:“怎麽沒來?大爺前兩日便與大奶奶一同來了!大爺病了,大夫說需靜養,這兒清靜,大奶奶便提議來,大爺覺得好,便應了!這怎麽會沒來?你可別同我玩笑,這會兒不是玩笑的時候!”
說罷用眼神兒示意田莊頭——大理寺首官都親自來了,你可別犯混!
田莊頭哪裏不曉得大理寺首官那是多大的官,他長到至今三十有餘的年紀,可還是頭一回見到活生生的朝廷正三品大員站在他跟前,聽他說話呢。
但他家大爺真沒來!
經田莊頭再三表示尤官正沒到紫藤園之後,老管事急得通臉變色,田莊頭也好不到哪兒去。
池千望則趕緊問田莊頭莊子裏可有馬兒,田莊頭點頭說有,他便讓田莊頭牽來兩匹腳程快的馬兒來,再囑咐車夫待明兒天亮自個再回城後,徒留下一頭霧水,卻也感覺到事情不妙的老管事與田莊頭,他同朱懷古打馬快速又回了城。
老管事找不到自家大爺,他也急得不得了,可惜他沒特權沒牌子,他便是這會兒想飛回內城尤府,也飛不回去。
池千望不帶老管事回城,也是基於不想尤府突然得知尤官正與其媳婦並未到莊子的消息後,而亂成一團繼生出事端的場麵。
今夜回城作下安排,待到明日,尤府那邊早得了他派去的人的吩咐,不得張揚,不得生出京城恐慌來,那時老管事再回城回尤府,事已定。
回城後,甫一進外城,池千望便與朱懷古分道:
你去找殷朗,同他安排在稻香湖尋人之事,我回大理寺作安排,尤府那邊也需先知會一聲,此事不得泄露半分,更不能因此致民心不安,官身微恐。”
朱懷古明白,調轉馬頭便獨往稻香湖而去。
調轉馬頭前,她突聽得池千望多囑吩了一句:
小心。”
她微愣,接著笑開:
好!”
自池千望與朱懷古夜間來到稻香湖,再從湖邊走到連珠橋,又急急下了橋,看方向是往內城走時,殷朗在連珠橋對岸上的高處上是觀得一清二楚。
大樹枝繁葉茂,他所隱身的樹冠又高,離地足有兩丈餘高,他一身夜行衣,往樹冠中一藏,再悄無動靜,便是有人在樹底花前月下,他不聲不響,底下的人也發覺不了他。
故聽到突然有人在底下拍動那足需四五個成年男子合抱,方抱得合的粗樹幹的聲音時,殷朗耳尖,第一時間便往下窺探,沒想正對上朱懷古仰著往上看的小臉。
左右觀至無人,他方悄身下樹。
同朱懷古行至離稻香湖遠些的陰暗角落後,殷朗方問她:
你怎麽又來了?少爺呢?我看你們離開的方向似是內城,怎麽又出城了?”
朱懷古將她與池千望根據自厚雨青家所得字條到後接連四個死者家屬都收到的東西探討說起,說到她聯想到的推論,爾後到尤府得知尤官正不在,又尋到京郊莊子紫藤園,尤官正與尤大奶奶根本就未如尤老爺說的那般到莊子養病。
殷朗皺眉:“這下事可大了。”
可不就大了麽。
原來以為凶手最後的目標是一個人,卻料想不到尤官正外出時竟同帶了尤大奶奶,現如今尤大奶奶同行蹤不明,還有其他隨行的尤府奴仆不知所蹤,奴仆的性命還好,凶手意不在他們,但尤官正與尤大奶奶的兩條性命可就懸了。
朱懷古道:“少爺讓我來與你會合,同你在這稻香湖尋上一尋,看看能尋出什麽線索來。”
也看看會不會尋出什麽結果來。
當然這結果真尋出來,大概也不會是什麽好結果。
朱懷古與殷朗這邊在外城行動,悄然雇了條花船在湖麵上遊走,開始左探右查,池千望一進內城,未往池府,直接進的大理寺。
大理寺有值夜的小吏,見到池千望親自到來,嚇得以為是出了什麽大事兒,結果聽池千望說先去把欽天監的尤官正資料取來時,小吏是鬆了口氣。
待小吏自文書那裏捧來尤官正的個人生平後,並奉上一盞茶,便讓池千望揮手退下。
待看到尤官正的表字竟是當歸時,池千望不由對朱懷古的敏銳推斷暗讚了一番,當即連茶都沒吃上一口,問了問六十八隊人還未有誰回來稟報後,他再次親臨尤府。
此刻已是亥時末,將將要進入子時,兩時辰交替之際。
尤府裏一切安祥,尤老爺除外,原配老妻早逝,年紀大了,妾室通房什麽都不再重要,時常獨自一人住在老妻尚在時,夫妻倆共居的院子裏。
聽到池千望又大駕光臨,且這回已進了前院廳堂用著茶,尤老爺披上外袍便往前院跑。
進了廳堂果見池千望,行過禮後,尤老爺急急相問:
大人今夜兩番前來,可真是我家大郎出事了?”
都說母子連心,這父子有時也真連心,特別是今夜,自池千望頭回忽而造訪後,尤老爺尤其心神不寧。
現今不是瞞的時候,接下來的尋人還得尤家配合,池千望當下便簡要地同尤老爺實說了說。
尤老爺聽完,沒發表半個字意見,便咚一聲倒下了。
待到大夫上門診治,說尤老爺年紀大了,一夜憂思睡不好,又忽聞長子與長媳不知所蹤受了刺激,方會倒下暈厥,醒了莫再受刺激,再吃些補湯將養一番,倒也無大礙。
池千望待尤老爺在醜時初醒來之際,隻好擇些重要的地方同尤老爺說,特別是要尤家幫著配合守口,不能將之喧揚出去一事,尤為重中之重。
尤老爺憂心如焚之餘,亦知大局為重,當下便應下了,也通府傳下去,隻往外說尤官正與其媳婦尚在郊外莊子養病,尚未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