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進入西山
字數:3075 加入書籤
次日,天剛亮明,流寇分舵就傳出了奇怪的動靜。
襄陽民眾那原本就有些陰霾的心底更是變得灰暗了起來。這些狗東西又打算幹什麽壞事了?走了就別回來嘛!特麽已經禍害了襄陽這麽多年,還不打算放過我們麽?
分舵之內,校場擂台上,依稀佇立有十幾道身影。
楊遜站於位首,身後依次是黎道長為首的幾個青衣道士,以及姓薛的青年人跟老者,還有幾個熟悉的漢子。他們正是昨夜跟楊遜在大廳密談的一夥人。
台下,整整齊齊站有數十排流寇弟兄,他們手執兵刃,或弓箭,有少部分人還背著一個大大的包袱,也不知道裏麵都裝了些什麽。
楊遜抬抬手,偌大個校場瞬間靜如針織。他望著台下密密麻麻的人頭,心底也是豪氣頓生。隻要這次能夠取得開啟前朝墓穴的鑰匙,就有先機進入墓穴,奪得至陰寶珠。
待到那時,一切已成定局,姚婉兒背後龐大的勢力自有那位大人阻擋!這流寇一派看起來勢大,卻又怎能跟大漢皇室相比?隻要官爵加身,自然能夠順風順水平步青雲,手握權勢何愁無人可用?至於一個小小的月風麽,哼!豈又會被自己看在眼裏?
想到此,楊遜眼中炙熱難耐,大手一揮道:“出發!”
流寇們“諾”了一聲,一路小跑出了分舵。
西山距離襄陽小鎮不遠,僅僅四十裏地,憑借流寇們的腳力,也能在小半日內趕到。這還是因為道途不易走的緣故,因為西山險峻,多樟木蚊蟲,雖然已是入了初冬,但其內某些毒蟲卻還頻繁活動著。
流寇們很快就出了鎮口,不多時,已然路過了都來客棧。一路上並沒有絲毫歇息,因為楊遜特意囑咐過,兵貴神速,特別是這個時刻,遠在總舵的月風極有可能已往襄陽趕來。
過了將近一個時辰,流寇們已然穿進了山坳之內。由於山路崎嶇,流寇對此地不是很熟悉,腳步這才慢了下來。
楊遜跟黎道長等十數人走在最後,望著西山連綿不覺的樟木和霧氣,眉頭不由皺了皺,古怪道:“沒想到這西山竟然如此險峻,這一路走來,老夫發現這山中陰氣陣陣,想必其中多有妖孽。黎道長,你是行家,咱們此番可就多依仗道長了!”
黎道長聞言,微眯著眼,舉目眺望,又掐指一算,這才道:“此山陰氣匯聚,背煞腹邪,確乃大凶之地。這樟木極陰,毒物眾多,又給此山添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一般人進入,確實難得善終。”
說到此,他故意頓了頓,見眾人皆是麵色難看,這才指著東麵那一片山巒,繼續道:“但此山東麵,有淩雲升龍之勢,諸位請看,多數極陰之地,必生至陽。正所謂相生相克,乃天之道也!”
黎道長信心滿滿,輕笑道:“諸位放心,本座來時已做了周全準備,不僅準備了一套八卦大陣,而且還帶了一張祖師傳下的靈符,此靈符由祖師親自所撰,靈氣逼人,可請天神下來驅邪,區區幾隻屍王,在大陣與靈符的鎮壓下,必然難以翻起什麽大浪!”
楊遜聞之,頓時大感安心,但他突然又想起一些事來,不由望向黎道長,鄭重道:“黎道長乃茅山正統傳人,老夫豈敢質疑?不過此事重大,萬不可掉以輕心。”
他轉過身,讓自己的兒子楊鍾旭站了出來,繼續道:“來之前,老夫曾得到確切消息,昔日分舵揚州一行,給招惹了一個陌生的夏將軍。那夏將軍本領高強,可趨使僵屍作祟,前些時日還跟著金亮去了總舵,老夫雖然沒見過,但犬子卻曾見過一麵,據說乃人中龍鳳,老夫實在有點擔憂啊!”
“噢?夏將軍?可是一個年輕後生?”黎道長聞言心底一跳,望著楊忠旭問道:“此人可是麵容俊朗,身高體壯,麵百無須,看起來二十五六的樣子?在他身邊,還有著一個絕世美人兒?唇角還帶有一顆軟痣?”
“按黎道長所述,倒是跟那夏將軍有些貼近,單憑如此,小子還不敢妄定。隻不過黎道長說到的絕世美人兒,倒像是婉兒小姐,如此一來,便不會錯了,那人定是夏將軍無疑。據門內可靠消息,婉兒小姐確實跟那夏將軍一同去了雪域,這會兒也不知道回來了沒有,難不成黎道長認識?”楊忠旭詫異道。
“哼!豈止認識?本座還在那小子手裏連栽了幾個跟頭!”黎道長滿臉鐵青,恨聲道:“哼!不瞞諸位,若不是栽倒了那小子手上,本座也不會接受楊總舵的邀請趕來襄陽!楊總舵也知曉,本座與你們門派之內的四大長老宿有仇怨,這些年他們沒有在門派出現,就是因為敗在了本座手上,被本座種下了蠱毒!”
說到這裏,黎道長越想越恨,怒聲道:“幾年前,本座跟黎水帆初來貴地,在岐山發現了一個黎族部落,並得知雪域之內有六瓣冰蓮的消息。本座跟黎水帆將整個黎族收於囊中,苦心經營,暗中查探,終於發現那六瓣冰蓮生於雪域冰淵之中。”
“本來本座熔煉了一個逆天寶物,可以融合六瓣冰蓮將之煉化,從而功力大增。誰料就在前不久,那個白皮小子帶著一個美人兒給找上了門來,將本座數年的苦心毀於一旦!”說到此處,黎道長雙目赤紅,咬牙切齒道:“那小子渾身古怪,老夫的蠱毒竟然奈何他不了,逼於無奈,隻好暫避鋒芒,退入雪域之內。”
“可本座萬萬沒想到,那小子竟然也一並進入其中,還連番破壞本座的好事!”黎道長心在滴血,嘶吼道:“本座發現的冰蟻皇後被他手下的一隻狐狸給奪走了,他娘的!連同那苦等數年的六瓣冰蓮,也被他給趁亂搶到了手!本座與他不共戴天!誓要將他拔筋抽骨,日夜折磨方能以泄心頭之恨!”
眾人聞之,皆是麵麵相覷,心頭想笑,卻又覺得有些不合禮數。那夏將軍跟這黎道長到底有什麽仇怨?為何連番惹到他的頭上?
楊遜也是有些尷尬,本來提起那夏將軍隻是想提醒黎道長多留點心,在這襄陽之內可能還有他的餘黨,免得他們暗中搗亂。誰知會聽到這樣一段窩火的往事,這下子,饒是他心中有萬般心思,也無法一時半會讓這黎道長脫離苦海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