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宋子櫻之死2

字數:3406   加入書籤

A+A-




    葉昕貞要嫁的那個人究竟是誰呢?葉昕眉越發好奇了。

    張大人也是無奈之舉吧,畢竟家氏一族在京城,也不隻他一房人,他還要顧及族人的生存啊。”倚夢道。

    還還真是厲害,這麽快就讓張家人投降了,那天張太太要死要活的,死咬著不肯退親呢。”竹韻忿忿不平道。

    老太太怎麽還不來啊,算算日子,也該到了才是啊。”珠玉則擔心地說道。

    葉昕眉心中一喜道:“是嗎?奶奶和爹就要到京城了嗎?”

    快了,應該就在這兩日,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搬出去和老太太一起住,再也不用看五房的嘴臉了。”珠玉道。

    葉昕眉難掩心中的高興道:“那咱們備些果品吧,奶奶來了好招待,對了,父親有說把宅子買在哪裏嗎?咱們也好先去瞧瞧。”

    珠玉道:“老爺已經托人在京城買宅子了,隻是京城的宅子緊張,怕是還沒看好,這幾日應該在加緊辦了。”

    齊老太太來了怎麽能沒有住處呢?住客棧是不行的,老太太規矩多,又是怕麻煩的人,肯定不願意住到親戚家中去……

    王妃應該能有法子找到好宅子吧。

    可如果去求王妃,王妃也幫了這個忙,葉家就欠了裕親王府一個人情,再談親事時,怕是要礙些情麵了……

    葉昕眉不由猶豫起來。

    這時,蓮蕊回來了。

    ……宋子清已經回了京,正在備考中,宋夫人愁眉苦臉的,可宋老爺卻依然呼朋喚友,花天酒地好不自在,宋家也就宋夫人表現出一點點悲傷,其他人都沒什麽太大的異樣。”

    葉昕眉怔住:“宋子櫻在宋家是很受寵的,怎地她被判了斬刑,宋老爺還在花天酒地呢?聽說宋家在京城也有些人脈,就沒有人出去走動,營救宋子櫻麽?”

    看來,宋家是放棄宋子櫻了。”蓮蕊道。

    也許是個交換吧。”葉昕眉道:“用宋子櫻的死,換取更多更大的家族利益。”

    如果真是這樣,還真是心寒,當初宋夫人帶宋子櫻去金陵,就是因為殷成禧在金陵,那時候的宋家,是想攀上殷成禧這顆大樹的,可惜,某個霸道王爺看都沒有多看宋子櫻一眼,宋家的希望落空不說,還顏麵掃地,後來回了京城後,又發生了什麽事,讓宋子櫻不惜挺而走險,下毒害自己呢?

    我還是想去見見宋子櫻。”葉昕眉道。

    蓮蕊白了她一眼:“你當你是誰啊?刑部大牢是誰想去就去的嗎?何況你還窮。”

    葉昕眉一口氣噎住,睜大眼睛瞪蓮蕊。

    蓮蕊自顧自地喝了一口涼茶,又去磕瓜子,慢悠悠道:“不過,如果王爺回來,他肯的話,你還是可以進去的。”

    是啊,可以求殷成禧為葉家找個好宅子啊,免得齊老太太來了還要寄居在外。

    葉昕眉想的卻是另一出。

    你家王爺向來神龍見頭不見尾,哪裏是說見就見的。”想想那個人又有兩天不見蹤影,葉昕眉心中黯然道。

    蓮蕊怪異地看她一眼道:“除了世子爺,確實不是誰想見就能見著王爺的。”

    葉昕眉臉一紅,知道蓮蕊的意思。

    自己太看得起自己了。

    關勝一頭汗的鑽了回來,遞給葉昕眉一個小紙條:“那張家老爺給的。”

    葉昕眉一臉詫異:“你什麽時候又出去了?”

    關勝摸摸頭不好意思道:“屋裏沒啥事,我又出去逛了逛,看熱鬧呢,張家老爺要坐轎回去,我就湊到跟前去打聽張公子的事,他聽說我是小姐跟前的人,就給了我這個紙條,小姐瞧瞧有用不?”

    紙條上寫著一個地址。

    是張公子住的地方?”葉昕眉問道。

    那張老爺聽說您去了就知道。”關勝道。

    蓮蕊見了一把奪過那紙條:“水關胡同,沒想到張公子倒是膽大,竟然就在京城裏,還是人多的地方。”

    這就是燈下黑啊,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葉昕眉道。

    你知道的還不少嘛。”蓮蕊難得調侃一句。

    若不是前世過多了東躲西藏的日子,又怎麽會知道這些?

    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去吧。”葉昕眉道。

    蓮蕊不置可否,關勝道:“我去套車。”

    珠玉擔心道:“不會有什麽問題吧,總覺得京城處處都是危機。”

    蓮蕊冷冷看她一眼:“你不信我?”

    珠玉立皺眉道:“安全第一,小姐若出了什麽事,相信你也不好交待。”

    竹韻忙扯了扯珠玉,蓮蕊性子可不好。

    可奇怪的是,蓮蕊並沒有生氣,而是將葉昕眉拉進裏屋:“你這身太招搖,換個裝扮吧。”

    葉昕眉還沒弄清狀況,就被她套了一套小廝衣服,也不知她從哪裏變出來的。

    一番打扮之後,蓮蕊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嗯,你就做本少爺的跟班。”

    說著,她把頭發一拆,全都挽上去,換了一身男裝,看著清冷風流,倒有幾分殷成禧的神韻。

    這樣輕車熟路,看來平素沒少這樣裝扮。

    她是殷成禧的貼身侍女,怕是也常跟隨殷成禧上過邊關戰場吧,戰場上,瞬息萬變,很多突發狀況需要機變處理,蓮蕊肯定早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