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豆腐不同

字數:3109   加入書籤

A+A-


    不過現在李沅錦對穆家的印象不是很好,廖掌櫃不說了,第一次送豆腐的時候就知道他是個不著家的,任由著曹大廚這樣的人橫行霸道,估計也不是什麽好的。

    但是沒想到一貫還算照顧他們家的吳管家,居然眼睜睜看著夏藕生被趕出去,也不說話。李沅錦當他是不好開口呢,畢竟穆家食肆不是他的掌權範圍,但是回來的路上,吳管家對這事的意見跟廖掌櫃一樣。

    既然廚房裏的人都不喜歡夏藕生,那夏藕生就活該被趕走。

    李沅錦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不能忍他們自始至終都在怪夏藕生不合群,一丁點兒對曹大廚他們排擠行為的不恥和愧疚都沒有……

    如果是她開店,她也會選擇犧牲夏藕生,但是態度上絕對不能縱容後廚裏麵有這樣的氣氛,誰有才誰就被排擠被欺負的話,那以後這店還開不開了?

    越想越氣,回來就決定,不管做些什麽,隻要能站住腳跟,一定要自己做,自己獨立成攤,不然以後這種事還多著,她沒有話事權,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被欺負,現在是夏藕生,以後會不會就是她爹娘,她弟妹?

    想到這裏,李沅錦也坐不住了,跟二丫說再過一個時辰再給豆芽澆遍水,就跑去穆家豆腐坊了。

    扣門叫看門的大爺幫忙找吳管家,看門大爺卻說吳管家現在不在,下晌又跑去鎮上了。這一去鎮上,沒有兩三個時辰肯定是回不來的,還去的這樣急,估計要時間處理。

    沒辦法,李沅錦隻能打道回府。

    ……

    第二天一早又過來找吳管家,吳管家一聽李沅錦是來打聽夏藕生近況的,心下有些了然:“你咋跟少爺想到一起去了!”

    李沅錦一愣:“穆少爺也知道這事?”

    吳管家嘿嘿笑著說:“是啊,雖然少爺不管事務,但是家裏大小事都要跟他匯報的,是老爺說的。昨天聽說食肆那邊辭退了一個學徒,少爺就隨口問了一句。”

    結果知道是這樣辭退的,當即就讓我又去了鎮上,不等那夏藕生過來食肆拿工錢,我先支了錢,又買了包點心給送他家去,好生安慰了他一下。”

    昨天吳管家的態度可不是這樣的,昨天他明明說的是:“嗨!招工就不能招這樣不合群的,搞的大家心情都不好,做工都不出工夫!該是被趕走的!”

    李沅錦知道這轉變應當是穆家那個小書呆在中間說了話,不由得有些驚異,她印象中,那個小書呆說話結結巴巴的,動不動就掉書袋,什麽時候還會關心這些人情往來了?

    那夏藕生最後怎麽樣呢?”

    吳管家說:“還能怎麽樣,都已經家去了,自己再找工做唄!少爺隻是讓我去安慰一下,他一般不會管豆腐坊跟食肆裏的事情,這些都是由我跟廖掌櫃兩頭處理的。”

    好吧,結果還是一樣,但至少處理方法上讓人好想點。

    李沅錦收起心思,轉頭跟吳管家說:“吳管家,我想打聽下,豆腐坊裏沒賣完的豆腐一般都都怎麽處理?”

    吳管家既然能管豆腐坊,也不是個迂的:“你要買剩豆腐嗎?”

    李沅錦點點頭,她想要做臭豆腐,買新鮮豆腐是浪費,不如買每日剩下來的豆腐,價錢應該會便宜點。

    吳管家說:“這豆腐還是很容易發黴發爛的,雖然我們開豆腐坊的,但是怎麽保存也還是沒有好辦法,一般就是清水浸著,但是也不能放超過三天。三天之後的,就看自己家處理了,有自己曬成幹的,也有給混到其他東西裏麵喂雞喂豬的。”

    這話李沅錦倒是聽到過,肖氏跟李守信也說過,雖然不知道是曆史上哪個朝代被穿越的前輩弄的分支錯位了,唐宋期間發展就開始有變,到宋朝後期更是完全不按走向,沒有元朝了,經過幾百年的變化,現在是天胤朝,李沅錦也是費了不少工夫才從身邊不識字的人嘴裏了解到這胤字,音同印,但是意思卻完全不一樣,是承宗接代的意思。

    天胤估計是百年前哪位穿越前輩過來,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就這麽流傳下來了吧。

    不過這個顯然是影響不到李沅錦的,真正讓李沅錦意外,但是也大叫好彩的,是豆腐的發明。

    豆腐自漢朝開始發起,但是當時不管是技藝還是流傳,都隻在小範圍,原來的曆史上是到唐宋才開始流傳的,這邊天胤朝據說也隻是三四十年前某位皇帝在位才開始大為發揚,不然現在百姓還隻能吃上豆子。

    最最重要的是,沒有清朝,所以康熙時期才出現的豆腐幹子,及至後麵的素雞千張之類,都還沒有流傳開來,或許也不是沒有人做出來,但至少連開豆腐坊的穆家都不知道,估計發展得也不夠好,至少不像豆腐這樣家喻戶曉。

    至於臭豆腐係列,在前世腐乳是康熙八年,一位趕考的考生因為家貧,在會館讀書時期兼著賣豆腐,結果看書太認真,又忙於考試,一壇豆腐放了一個月才想起來,連忙去打開,結果發現裏麵的豆腐都長毛了,臭了!

    可憐這考生實在是家貧,自覺愧對家裏人給的銀錢,就是臭豆腐也悄悄躲著人下飯,但是沒想到這種臭味越吃越香,很下飯,而且並沒有拉肚子之類的不適。

    於是就流傳開來了,成為臭豆腐係列的始祖,腐乳。

    而李沅錦說的臭豆腐,是晚清時期發明的,其實臭豆腐根本不臭,是鹵水發酵的味道,撈出來的臭豆腐幾乎沒什麽味道,下油鍋一炸,更是噴香撲鼻。隻是人在食字一道總會有些趣味所在,越說是臭豆腐,吃起來就越覺得有意思。

    前世的時候家裏也是開手工豆腐坊的,賣不出去的豆腐,都讓李沅錦的爸媽給做成了臭豆腐或者腐乳,她雖然不常常做,但是幫忙打下手的次數也不少,時間長了自然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