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長順門細作(一)

字數:3350   加入書籤

A+A-


    李沅錦無官無職,站出來說話,有人不服,蠕動著嘴唇想要說什麽,李沅錦一眼瞪過去,竟然讓那人有些膽顫,連忙往後縮了一步,不敢再跟李沅錦對視。

    李沅錦轉過頭來繼續說:“宮裏要是有消息,第一時間就會來通知我們的,沒通知我們,裏麵估計也在處理事兒呢。想想你們主子這麽忙,咱們就別給人添麻煩了不是?

    今天宮人姐姐給咱們做了不少事兒,一下午茶水就沒斷過,還有這小食,我看宮人姐姐估計也都沒來得及吃飯。餓肚子的感覺大家都知道,咱們在這裏待了一天,自然是餓著肚子不舒服,但是宮人姐姐還跑來跑去為咱們忙活。

    將心比心,都是伺候過主子的,上麵一句話,底下跑斷腿,咱們自己都還不能夠對自己人好點兒嗎?”

    李沅錦的話極具感染力,先是讓大家安心,至少知道這裏是有人管的。

    再是半帶威脅,主子們還在宮裏呢,兩眼一抹黑,說嚴重一點兒,伴君如伴虎,這會兒被皇上留在宮裏,可不就是生死未卜嗎?做奴才下人的,主子沒了還能有好前程?這會兒自然也開始擔心起來自己,沒精力再去為這點兒小事爭鬥了。

    再者,同理心,自己這會兒餓著肚子,難免心焦肚躁,可這些宮人不也一樣嗎?

    這麽想想,最開始那幾個比較激動的人這會兒也緩和下來了:“對不住了,但是你要是有什麽消息,也要早點兒通知我們啊!”

    宮人這會兒也覺得自己壞菜了,畢竟這是自己的活計,得罪了人,要是叫上麵的管事嬤嬤知道了,自己可吃不了兜著走!

    立刻就借著台階下了:“那是一定的,諸位稍安勿躁,雖然不能離開長順門,但是若有什麽其他需要的,隻要奴婢能做到的,必定都做到。”

    立馬有人去摻合她了:“姑姑這是說的什麽話,咱們都是一般的身份,不必稱奴婢了。若有用得著的地方,盡管說,咱們也是伺候慣了人的,端茶倒水都是會的。”

    這宮人的話也給留在這兒的人提了個醒,不管其他情況如何,這會兒總是這些宮人拿捏她們的。不說別的,但是茶水這事兒,天氣這麽熱,要是宮人們故意為難,晚送會兒茶水過來,豈不就是渴死人了!

    一場矛盾壓製下去,出門又是和和氣氣一片,不管是宮人,還是這裏哪位大人府上的下人,看向李沅錦的目光都溫暖了些。

    李沅錦衝她們一笑,推門追著那位宮人出去了:“這位宮人姐姐請留步,我去個茅房,跟您搭一路。”

    宮人回頭見是李沅錦,感激她剛才為她說話,臉色十分和煦:“茅房就在那邊。姑娘跟我來。”

    李沅錦也亮出友好的態度,伸手幫宮人拿東西,宮人沒有拒絕。

    我叫李沅錦,是……是跟著狀元郎一起進來的,怎麽稱呼姐姐?”李沅錦沒有說她是銳王爺的人,雖然穆梓桐說顧弘揚跟天狼國勾結的消息現在還沒有傳開,但是京城裏神通廣大的人多的是,難免就有人知道了。

    雖然是遲早的事,但是能晚一刻就有一刻的好處。

    那宮人露出羨慕的神色:“奴婢名叫柳兒,是剛調到長順門的,還沒摸清楚這裏的規矩,調教嬤嬤今兒就讓我出來了。”

    柳兒年紀其實也不大,但是李沅錦年紀小,叫她一句姐姐還是沒錯的。

    新人最好說話了,再加上柳兒對李沅錦有感激之意,等從茅房出來,李沅錦已經被叫去幫忙了。

    跟著柳兒一起,李沅錦給西邊的十幾間小房子都一一送了水跟燈油。可惜的是西邊都是安置的一些宮人跟下人,還接觸不到上什麽貴人。

    要打探消息,還得從貴人身上入手。

    送完這一邊的,李沅錦一邊幫忙燒水,一邊問柳兒:“西邊的差不多了,一會兒咱們該去送東邊的茶水了吧?”

    柳兒費盡力氣把沉重的木桶搬到灶台上,李沅錦連忙把柴火往爐灶裏麵一送,過來幫她。

    半桶水進了鍋,兩個人都哈著氣有些累,柳兒才氣喘籲籲地說:“咱們不去東邊,東邊有老嬤嬤她們跟公公們伺候著,咱們就專管西邊。”

    李沅錦聞言就失望了,但是也沒表現出來,反正跟著柳兒,走動的範圍大,多多少少能有一些消息。

    比如李沅錦現在就知道,至少長順門的茶水間這邊還沒有準備飯食的樣子。

    下午禦膳房也隻送了一批點心過來,現在留在宮裏的貴人多,估計禦膳房準備貴人們的飯菜已經是忙不迭了,長順門這裏,誰顧得上?

    李沅錦摸了一遍茶水間,隻有一些炒米,倒是可以衝些炒米茶,抵抵肚子。

    又摸了半天,從櫃子底下摸出來一袋子幹黃豆,伸手抓了一把,還不錯,李沅錦扭頭問柳兒:“柳兒姐姐,這黃豆是幹嘛用的?”

    柳兒一邊忙著把燒開的水灌到水壺裏,一邊回頭看李沅錦手上的黃豆:“哦哦,這應該是茶水間的嬤嬤們留下的。”

    見李沅錦有點兒疑惑,估計是不清楚茶水間怎麽會有豆子,柳兒又補充了一句:“嬤嬤們做豆腐用的。”

    啊?李沅錦很是意外。

    柳兒解釋道,原來這些嬤嬤都是先皇時期的人,先皇跟先皇元後都十分中意食豆腐,還曾聽說皇上看中了一個宮女子,就是因為這宮女子的豆腐做的特別好。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就流行起了做豆腐,不少宮女都私下練習做豆腐的技藝,托人打了才兩個巴掌那麽大的小石磨,人手一個,得閑就做豆腐。

    後來雖然沒有因為做豆腐被皇上看中,但是因為宮裏規矩多,豆腐做起來簡單,一個桶,一個小石磨,一口鍋,一塊麵紗布就成,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在做。

    李沅錦伸手又去旁邊探了探,果然摸到一個小石磨。

    這大小……李沅錦頓時想起來順平鎮的阮婆婆了,阮婆婆送她的那口石磨,就跟這個一樣大!阮婆婆,難道是宮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