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國事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A+A-


    太子搖頭:“父皇,您是為了給我清反賊才這樣的,兒子太沒用了,兒子不及您萬分之一,您可千萬要保重,再輔佐兒子幾十年!”

    皇上嗬斥一聲:“沒用的東西!你都這麽大了,還要朕來輔佐嗎!”

    說罷看向穆梓桐:“你看,太子就是這樣,年紀雖跟你差不多,但是半點兒都沒你成熟。”

    穆梓桐淡然道:“皇上與太子父子情深,臣羨慕都羨慕不來。”

    他很清楚,皇上這樣是為了太子,而太子挽留皇上也是因為真的敬愛皇上。皇室之中,一場父子能做成這樣,也著實不容易了。

    突然想到顧弘揚,他一樣無父無母,但是自小在皇上身邊養大,難怪無論皇上讓他做什麽他都會去。

    隻可惜……

    皇上咳嗽完一陣,眼眶中有些淚水,不知道是因為咳嗽還是因為其他:“揚兒他……有沒有留下什麽遺言?”

    穆梓桐搖頭,麵色沉痛:“臣趕到的時候,銳王爺的屍身已在懸崖底下數日,周圍有幾具刺客的屍體,但是看的出來是兩撥人。隻是時間較短,臣還沒有找到懷疑對象。”

    其一是一些小毛賊,從衣服的布料,還有手上的繭子跟屍身的體型就可以看出來,估計是在當地找的一個什麽小組織去殺人的。

    另外有兩具屍體看起來就不一樣,但是那兩具屍體叫人毀的更徹底,麵容、四肢、軀幹,全都被砍毀,搜查了一陣子,始終沒有證據。

    皇上歎息一聲,麵色黯然:“揚兒是個好孩子,朕沒有照顧好他,虧對先皇跟他爹娘……”

    穆梓桐跟太子緘默不語。

    罷了罷了,此事暫且不要告訴太後,容朕再想想。”皇上伸手揉了揉太陽穴。

    穆梓桐見狀,抬眼詢問太子,他是否要告退。太子搖搖頭,示意穆梓桐留下來。

    果然,皇上靜歇片刻,又恢複了清明:“阿桐,朕這麽急著招你回來,也是因為身子實在是大不如從前,找你回來,是打算跟你和太子說禪讓繼位的事。”

    禪讓?

    穆梓桐抬頭,無法掩飾驚訝。

    他知道皇上父子之間感情深厚,但是一國之君畢竟就是一國之君,這個位置可不是能夠輕易讓出來的。

    皇上看出來他的意外,笑道:“咱們天胤朝組上也不是沒出過太上皇的例子,朕自問做皇帝十多年兢兢業業,如今是要當太上皇享享福了。”

    太上皇的先例的確是有,但是當時的太上皇已經病入膏肓,隻不過是彌留之日,最終不過月餘便過世了。

    任是哪一個皇上,恐怕都不會安心有一個身體康健的太上皇,還會坐鎮後台管著自己吧。

    太子低頭:“父皇的心思我明白,但是兒子才能還不足夠,懇請父皇多留些時日。”

    皇上看著太子,心裏默默歎了口氣,這孩子雖然跟他一樣宅心仁厚,但是因為他在位,自小沒有讓他見過太黑暗的東西,便是有什麽陷阱,也都一一剖開讓他瞧。

    這孩子,沒有吃過大虧。

    皇上擺擺手讓海瑞公公去外麵伺候,海瑞公公得令,一直走出二道門才停,吩咐了侍衛,沒有皇上的命令,誰都不允許靠近禦書房。

    皇上看著眼前兩個年輕人,心裏還是頗有些欣慰的:“太子已經年長,跟在朕身邊也這麽多年了,現在是機會要自己試試了。”

    父皇……”太子有些哽咽。

    太子就是心太軟,以後朕若是退位了,你便要自己強硬起來。”

    做皇上不容易,若是太狠,難免被人說作暴君,若是太軟,那麽連臣子都不會把你放在眼中。

    皇上心中是有遺憾的,朝中還有些老人還沒肅清,這些人帶著三朝老臣的光環,以後多半會有些難處理。

    太子雖然心中難受,但是也隻能低頭應了。

    父子倆此前就密談過,太子是希望皇上做了太上皇之後還能夠攝政三年,輔佐他慢慢熟悉。

    但是皇上搖頭說,身為皇上,便是這天底下至高無上的人,是一定要自己拿主意的。太上皇的角色跟臣子不同,難免會叫太子心生依賴。

    皇上擔心太子,但是卻不太擔心穆梓桐:“阿桐,你是個好孩子,朕知道你有許多難處,但是我們也不說破,你心智堅韌,是個能為了大局忍辱負重的人。太子心性善良,身邊培養的幕僚也有那精於算計的,但是因為太子的性格使然,始終不能十分親密。”

    穆梓桐抬頭,認真聽著。

    你是外表溫和,但是內裏卻有著一股子狠勁,朕隻盼著你能夠結局完自己的家事之後,能夠一心輔佐太子。”

    穆梓桐跪下來:“臣惶恐,恐不堪承擔大任。”

    皇上笑了,親自扶他起來:“其實朕是不擔心你的,你思慮太多,現下的天胤朝也沒有誰能夠比太子更讓你可以依靠的,朕隻擔心叫仇恨迷了雙眼。”

    穆梓桐心中赫然,他知道這事兒瞞不過皇上,但是也沒想到皇上會這麽開誠布公地說出來。

    朕知道你要複仇,那邊以此為界,若是你能夠守住靈台清明,便請你留下來輔佐新皇……”

    穆梓桐跪下來:“臣惶恐。”

    皇上擺擺手,麵容比剛才肅穆三分:“但是,若你守不住,你便要自請離去,永世不得重歸朝堂,你可能答應?”

    穆梓桐決心堅韌:“臣勢必會用畢生所學、一腔衷心輔佐皇上及新皇!”

    皇上聞言,心中欣慰,自己站起來,走下來虛扶穆梓桐起來:“起來吧,我把你當我的孩子看待,你跟太子便是兄弟一般。”

    皇上心下不是不傷感,他從前也想過將顧弘揚培養成能夠輔佐太子的武臣,畢竟顧弘揚自小就調皮,活潑好動,跟太子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可惜到底還是身份特殊了,顧弘揚是不是先皇的血脈,這件事已經查不清楚了。

    若是顧弘揚還或者,皇上也難免會有幾分忌憚,他信眼下的顧弘揚,但是卻不信幾十年後的人。

    淮南伯、裕王、寧王,全都是前車之鑒。

    給了他們尊貴的位置,時間久了,總想要試試是不是能夠更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