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還不罷休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A+A-


    周筱紅十分狼狽的逃回家,滿心的不甘和怨毒。

    是她計劃的不夠周密,是她計劃失策了。今日她該叫何賢一起來的,若是有何賢在,唐雯的名聲別想保得住,而且鄧冬也管不了這個閑事,婚書也不會被扯碎。

    許夏和唐雯,兩個人會一同被踹下地獄。

    差一點,她隻差一點點就成功了。

    下一次,她要計劃的更加周密才可以,一定要把許夏那個踹進地獄裏,叫她好好的嚐嚐苦滋味兒,叫她生不如死的活著!!

    周筱紅思量著,她手裏已經有了許夏的生辰八字,還有偽證婚人,那麽還是要再騙一次婚書。

    不,這次不能用騙的了,那家人肯定對她已經產生了戒備,想讓她們上當已經不大可能了。那麽就用威脅的!!周筱紅狠毒的眯了眯眼兒,唐雯那個,最在乎的還不是她那個兒子?若是能把那小東西捉來做個要挾,唐雯還能不乖乖的按手印兒?

    對!就用這個招!

    周筱紅眼裏燃著的,惡毒的光芒,有些興奮的一邊自言自語著,一邊進了周家院子。這次她一定要好好計劃一下,一定要更加周密,一定要拿到婚書!!

    一定,要把那一院子的全部都送進地獄!!

    許夏家裏的池塘已經養了五六天,裏麵的泥水已經沉澱下來,池塘水變的湛青湛青的,裏麵有遊魚和小蝦,都是從河裏捉來的,看樣子在這兒活的還不錯。

    畢竟是個十幾平方大的池塘子,也算是個不小的地方,可以自己形成個生態環境了。

    而這幾天的時間裏,天氣一天一天的熱起來,一直都沒有降雨,河水水位肉眼可見的在下降,田裏的土地幹的都裂了,莊稼奄奄一息。各家各戶都在拚了命的取水來給田裏澆水。隻是對於這個沒有什麽交通工具,取水地又遠的小村子來講,即便是澆水也澆不了多少,起不了大作用。

    河水水位下降之後,許夏和許喬帶著虎子便去了河裏撿河蚌。

    河蚌這東西,並不好吃,肉又硬咬不斷嚼不爛的,隻要不是荒年實在餓到不行,是不會有人去吃河蚌的。所以河水水位下降之後,河灘上露出的河蚌小小的不在少數。

    要養珍珠的話,需要最小八厘米大的河蚌才能育珠。差不多有手掌大小。

    在現代,因為大規模養珠,養珠的蚌都是要自己來養的,不但增加了時間和風險,也增加了成本。許夏仗著著個時代還沒有人養珍珠,河裏有許多河蚌,所以就可以省了養蚌的過程。

    撿河蚌也是個體力活兒。

    大部分的河蚌都是大半個身子紮進了泥水裏麵的,有的甚至完全都紮進了泥水裏,需要拿手去摸,而且小的不行,隻能用大的,挑挑撿撿,撿到了合適的就直接就著河水洗幹淨了再放進簍子裏。好在河水水位不斷下降,露出的泥灘越來越大,河蚌也很多,沒幾天的工夫,許夏和許喬就撿了上百隻河蚌。

    河邊是人群聚集地,許多人瞧見許家姐妹都在撿河蚌,不由有些嘲笑。那都是吃不上飯,要餓死的人才去吃的東西,怎麽這姐妹兩個卻像是寶貝一樣,撿起來沒個完?難不成要回家吃上幾輩子的蚌肉嗎?果真是窮到了根子裏!!

    人們用或嘲笑,或憐憫的目光,瞧著這對姐妹撿了好幾日的河蚌。

    相對於家裏那個小小的池塘來說,上百隻河蚌是足夠了的。要知道一隻河蚌並不是隻能產一顆珍珠,如果操作的好,這上百隻河蚌足夠能產上千顆珍珠了。而每顆珍珠的價格又是那麽昂貴,足夠叫一家人過上極好的生活。

    這些蚌因為不是自己養殖的,所以撿回來以後不能直接種植珠核,需要先在池塘的水裏養一段時間,讓蚌適應了環境才可以往裏種植珠核。而隻要種進珠核,河蚌就會自己產生珍珠。而許夏剩下的工夫就是養好這些河蚌。

    將精挑細選撿來的這些河蚌分批裝在事先編好了的竹簍子裏,放在水塘裏養著。養上幾天等河蚌適應了環境,就可以給每隻河蚌種上珠核,扔進水裏散養了。隻需要一兩年的時間,等這一批珍珠成形,她家就再也不是眼下這個任誰都可以進來踩上兩腳的小地方了。

    自然,對外並不能說這池塘裏養的是珍珠,隻說是要養魚罷了。

    即便是養魚,在這個水貴如油的地方也算是個大新聞,好多村民都來瞧熱鬧,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要厚著臉皮跑到她家後院兒瞧一瞧。那可是一方多大的水池子呀!!那裏麵放了多少水呀,窪藍窪藍的水,不知有多喜人,不知有多惹人愛!!那麽多水要取多長時間才取得來?後院兒有這麽一方水塘,她家以後用水可就方便多了。

    村裏人一直以為許夏家的田地是蘇海事找人給澆的,所以這回許家建水塘子,大家也自然而然以為這水是蘇家給弄來的。這一下子,不知引了多少人的嫉妒,有不少人家紛紛在打聽蘇家少爺有沒有想要納妾的念頭,或者通房丫頭也行,哪怕隻是個私通的小呢,也有人家願意。

    可是其實也就隻有蘇家人才知道,哪怕是蘇家,也建不起許家那樣的大池塘的。

    蘇家後院兒也不過一方小小的,不過兩平米大的小水池,而且又十分淺,裏麵養了幾條金魚罷了。要知道,水塘的水下滲的和蒸發的都是十分快,每日都要往裏添水,十分的消耗人力。

    水,對於這裏的人們來說,是個太貴太奢侈太的字眼兒,甚至,是比田地還要重要的東西。如果現在拿兩畝田地可以換來可以隨時隨地取用的水,恐怕隻要手裏有田的,都願意去換吧。

    也所以許家後院兒這方水池子在當地引起的轟動,出乎了許夏的意料。

    一直十多天,家裏來來往往的‘客人’絡繹不絕,絲毫沒有要減少的意思。當然,這些‘客人’大多數都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