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重新訂親
字數:2954 加入書籤
許喬和唐雯也都興致盎然的跑到後院兒來,見許夏在說話,便都全神貫注的聽著。
許懷飛訝異的瞧著許夏神色淡然的同他說著話,那個憨憨傻傻的女兒,如今說話做事卻是頭頭是條,條理清楚,而且她說的,都是一些全新的理論。
許懷飛甚至都要懷疑這是不是他的那個許夏了。
可是仔細看,她又確實是許夏,隻是略略瘦了些,穿衣打扮也幹淨利落了些罷了。
許夏一邊喂著蚌,一邊說道:“雖然女人無才便是德,呆在家裏做好了賢慧和家務就是完成任務。可是依附於別人的日子,並不是那麽好過的,何況是咱們同蘇家這樣家境相差懸殊的家庭?沒的要被旁人議論是見錢眼開,攀上了高枝兒,成了親也是永遠都抬不起頭來,永遠要夾著尾巴做人。爹,我已經傻了十幾年,被人欺負了十幾年,往後的日子,我想按照我自己的意願去過,堂堂正正的,挺胸抬頭的。”
就是啊,夏丫頭說的太好了!”許喬一邊捶著手,一副說到她心坎兒裏的表情,說道:“憑什麽嫁人就得全聽婆家的?男人是人,女人就不是人嗎?再說了,男人能做的事,我全都能做呀,憑什麽卻要像個小奴隸似的任人擺布?我看那不是嫁人,那是往火坑裏跳!”許喬說罷,又覺得當著唐雯的麵兒說這些有點不大好,便又道:
旁的不說,單說我娘和大嫂,自打嫁進了咱們家,受了多少嬤嬤和二嬸子的打壓啊,唉”
話題扯的有些遠,許懷飛臉上有些掛不住:“喬丫頭,你嬤嬤終究是你嬤嬤,她有不對的,你也不能背地後裏說她。”
許喬不大甘願的小聲嘀咕道:“本來就是麻”又換了個調兒,說道:“夏丫頭,三姐支持你!蘇家再好那也不是咱們的,咱們自己能賺錢不指望他什麽,以後也就不用受他家的牽製。”
許懷飛的臉色有些古怪。
他似是猶豫了一會兒,咬了咬牙,說道:“既然也不指望他家什麽,我看倒不如,把這門親事退了吧。”
啥?”許喬尖叫了一聲。
許夏也有些吃驚的回過身來。
唐雯懷裏的虎子則人小鬼大的問道:“為什麽要退親呀爺爺?那蘇少爺人可好了,對小姑姑也好呢,這好生生的幹啥又要退掉?”
許懷飛臉色並不大好看,他知道這樣對不起許夏,可是他又不得不這麽做。他微微的扭著臉,咬牙說道:“那不旱便是再不好,可那終歸是他的事,跟他爹沒關係。咱們總要對得起他爹。現在不旱落得這麽個地步,夏丫頭怎麽也得嫁過去。”
什麽啊?爹,你莫是糊塗了吧?你明明知道那李不旱根本不是個東西,夏丫頭嫁過去,那不是火坑嗎?”許喬當仁不讓的說道。
一向不怎麽開口的唐雯也道:“爹,這可萬萬不可,這可是夏丫頭一輩子的幸福呀。她又不是沒人娶,山孟和蘇少爺都對她好著呢。”
許懷飛沉聲說道:“不旱以後若是對夏丫頭不好,我第一個衝進李家掀他們的屋頂。可是現在夏丫頭必須要嫁過去。”
許喬跺著腳的嚷道:“爹啊,那李不旱可是同周筱紅好過的呀!他若真是個講臉麵的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許夏要是嫁給他,百分百的是個火坑呀!到時候你若真掀了人家的屋頂,我看那還不如現在就不嫁呢,至少還保住了他家的屋頂呢!”
許夏在旁上沉著臉沒出聲。雖然她同蘇海事的訂親是假的,是為了應付本家四院兒。可是現在說要退親了她心裏卻莫名的有些不大情願。關鍵是,她不想再同李不旱再有任何的牽扯。
許懷飛卻十分堅持:“嫁都還沒嫁,怎麽能說是個火坑?當初定下這門親的時候,不旱爹從未嫌過夏丫頭是個傻的,到了現在不旱爹沒有了,咱們不能不守承諾。”
爹,你!!”許喬氣的都快要蹦起來了。
許懷飛瞧都不瞧許喬一眼,不容置疑的說道:“我總還是這個家的家主,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們胡作非為也就罷了,我現在回來了,做事說話總要講一個誠信,要摸著良心。好了你們都別說了,今日準備一下,明日就去蘇家提退親。這事是咱們對不起人家蘇家,所以這退親的事,叫他們提出來便罷了。”
嗬嗬,蘇家什麽時候變的這麽隨和,退親這種事情,都會隨便答應的麽?”一道清朗微怒的聲音,有些突兀的在父女幾人耳邊響起。幾人應聲回頭看去,隻見後院入口處不知何時站了個人,白衣玉冠,打扮的十分正式,正是蘇家大少爺,蘇海事。
蘇海事臉上揚著淡淡的笑,那笑裏卻沒有絲毫的笑意,冰冷森寒的,叫人在大夏天的感到一股子凜冽。
伯父,雖然你是許夏的父親,可是你這麽坑自己的女兒,好像有點不大好呢。還有,當著自己未來女婿的麵兒大搖大擺的提什麽‘退親’,這似乎也不大好。我聽說伯父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在村兒裏的口碑十分不錯。可是今日一見,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蘇海事的話,說的有些不留情麵。剛剛許懷飛說的那個‘退親’,真是刺激到這位大少爺了。
許懷飛臉色有些發沉,頓了一會兒,才說道:“蘇少爺,這事兒是我們許家對不起你。可夏丫頭必須要退了這門親事。”
蘇海事輕飄飄的揮手擺了擺:“這事兒別跟我說。伯父也知道這婚姻大事是父母做主,你若要提退親的事,那也得去同我父親提。不過我勸伯父你還是先想清楚一些比較好,我父親那個人,脾氣向來不大好,他可不如我這麽隨和呢。這才剛訂下的親事轉眼又要退掉,少不得要惹惱了他的。伯父啊,這許家堡子可有一大半的人在佃蘇家的地種著呢,你如果不想害了大家的話,我看這事兒還是三思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