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聽音院事
字數:3058 加入書籤
王爺,您現在正當壯年,日後有的是時間管教他,您還怕他真的不成器啊。”
竇寒幽說著,便走到平南王的身後給他捏起了背來,力道剛好,舒適的讓平南王雙眸微眯,冷哼了一聲卻沒有繼續說什麽話。
時間很快便到了第二天清晨,蘇淺離剛在桌前準備用早膳,便聽到院子外有人來悄悄的說二姑娘從早上開始就興奮的很,一直在不斷的變著花樣挑衣裙,更是早早的便派了人去車馬房叮囑,說一會便送她出門。
蘇淺離聽在耳朵裏,倒是沒有什麽反應,隨意的應了一句便給了銀子讓來報信的小丫鬟悄悄的回去,依舊悠閑的用著早膳。
蘇邈昨兒個在聽音院與碧玉纏了大半夜,早上的時候便睡的有些遲,因而蘇淺離得到消息的時候,也知道聽音院的情況。
現在看這個模樣,應該是某位姨娘心急難耐自作主張的就將還沒板上釘釘的事情告訴了她那位妹妹。
可惜了,蘇宜清若是知道低調一些的話,她或許也默不作聲的找了蘇邈將事情改了,如今她的動靜那麽大,府內的人現在恐怕也都等著看自己的笑話,這樣可就不行了。
蘇淺離掐著時辰,在蘇宜清收拾好之前,便用完了早膳,帶著方嬤嬤去了聽音院。
她院子裏的丫鬟們尚且年幼,臉皮尚薄,接下來的場麵,還是方嬤嬤出場比較合適。
兩個人一路行到了聽音院,方嬤嬤便心領神會的走上去敲了門,來應門的是碧環,見狀悄悄的將門栓放的鬆鬆的,然後小跑著去了房間稟告水羅煙去了。
姨娘,青竹院的大姑娘還有方嬤嬤過來了,奴婢悄悄的看了一眼便急忙過來告訴你,另外囑咐了其她的小丫鬟不要去開,您看……”
原本還在喝粥的水羅煙聽到是蘇淺離過來了,冷哼了一聲眼珠子轉了轉才開了口,“讓她進來,剛好趁這個時候拖著她,等到清兒進了國學書院,這件事就算是板上釘釘沒法跑了,到時候她就算是後悔都無用。”
碧環聽了,便去給蘇淺離與方嬤嬤開了門,低頭的時候悄悄的將水羅煙的話複述了一番,蘇淺離聽著,心中冷笑,卻沒有走到水羅煙的房間。
方嬤嬤看著蘇淺離停住了腳步,冷哼了一聲再開口的時候聲音都提高了幾分,“大姑娘今兒個要去書院,現在過來跟老爺辭行,咱們姑娘一向知情懂禮,絕對做不出不合規矩的事情,更何況丞相大人昨兒個特意交代過姑娘到了書院會有人關照,所以關於姑娘的事情,更是要十分注意。”
蘇邈早在方嬤嬤說話的過程中便迷迷糊醒了過來,聽到丞相兩個字的時候直接打了個激靈,瞬間清醒了過來,卻躲在房間支棱著耳朵,沒有出去。
方嬤嬤的話說完,水羅煙一直靜靜的待在房間內沒什麽反應,倒是一旁的碧環,說話的時候也大聲了幾分,“姑娘還是快些進房間吧,姨娘在房裏等著姑娘呢。”
她一個姨娘,讓姑娘這樣正經的主子去見是怎麽回事,誰給她的膽子,若是老爺在這還說的過去,現在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嬤嬤莫要這麽說,老爺確實在這。”
碧環接話接的迅速,卻讓方嬤嬤更惱了一些,說話的時候都像是喊了出來,“老爺在這那就更沒有道理了,老爺都沒有說話,她一個姨娘竟然敢在老爺麵前先說話,真是不知輕重。”
院子內的對話蘇邈聽的一清二楚,跟著也有些惱,深深的覺得水羅煙還真是有些不知規矩,憤憤的穿了衣服就下了床,推開門走了出去。
怎麽這麽早便過來了?丞相大人昨日真是這麽交代你的?”
看到蘇邈出現了,一直沉默的蘇淺離才邁開步子靠近了些,禮數周全的行了禮,“是的,外祖父說讓我盡心學,偶爾他空了也會來府裏看我的。”
蘇淺離說話的時候,餘光便看到水羅煙的房間裏溜出來一個小丫鬟,順著院門便跑出去了,估計著應該是水羅煙看形勢不對,想要早些讓蘇宜清先出門。
好在她昨夜便叮囑了趙牛今兒看著點車馬房,想來蘇宜清要是想出府,還是要費些功夫,便也沒什麽著急的意思。
既然這樣,那你務必學的盡心一些,琴棋書畫要皆有所成,也好讓丞相大人看看,我將軍府的女兒家甚是聰明,將來他也許會給你找個好人家,到時候我將軍府,也能更上一層。”
看著蘇邈說話時得意的樣子,蘇淺離的心底悄無聲息的掠過一絲嫌惡,她才不過略微透露了一些丞相府的態度,自己這位好父親便做起了爬到高處的春秋大夢。
姑且不說她會嫁個怎樣的人家,饒是嫁過去了,她第一個便會阻撓對方人家幫扶他的心思,免得日後禍至全族。
他如今官職很低,一舉一動雖然也要注意,但到底沒有被人時時揪著等著盯他的錯處,若是日後她嫁給了楊璟熙,他在這番行事張揚,定會惹出大事。
腦袋裏突然閃過的某人讓蘇淺離怔了一瞬,旋即有些啞然,然後便轉了思路,想要將某人從自己的腦袋裏趕出去,對著蘇邈卻依舊是一副溫馴聽話的模樣,狀似無意的開口,“我聽著二妹妹今兒個也要出去,不知是否同路?若是的話倒是巧了,我們姐妹二人也好有個照應。”
聽到蘇淺離提到了自己的寶貝女兒,一直待在房內裝聾子的水羅煙捏著帕子便走了出來,先後給蘇邈和蘇淺離見了禮,笑著便想轉移話題,“大姑娘多慮了,清兒等會要來我的院子學女工呢,”水羅煙話到一半便轉了視線到蘇邈身上,“老爺,您看碧玉婢妾該如何對待?”
這邊蘇邈剛想開口,聽音院外便傳來一個女人清麗的聲音,緊接著一眾五個人便都走進了院內,讓蘇邈看著,下意識的心底一凜,脊背挺直了不少,急忙行了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