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爭吵
字數:4367 加入書籤
“朕已經和眾大臣商量過了,大家各執一詞,朕覺得還是按照老祖宗的規矩,立嫡立長,這樣比較容易讓人信服。”
“既然大臣們的意見不一致,就更該立賢。”
皇上笑了,“母後的意思是立賢,那麽朕問問睿王哪裏不好?”
“睿王雖是先皇後的兒子,但是碌碌無為,沒有什麽功績,隻能當個守城之主。”
皇上輕笑一聲,“母後這樣說就不對了,朕讓睿王處理的事都很低調且都是私密的事,不是表麵那些賑災,所以您不懂。”
“皇上在立太子這件事上太過於草率了,這樣是對天下不利的。”
“那麽太後說說看,朕的哪個兒子比較適合太子這個位置?”
太後略微有些不自在,“寧王不錯,康王不錯。”
“既然太後覺得寧王不錯,那朕現在就改聖旨,封寧王為太子。常福,拿筆墨來。”皇上大聲說道。
“是,皇上。”常公公真的轉身走了。
“慢著。”太後說道。
“母後,您又反悔了?所以連母後都不知到底該選誰做太子。”
“哀家認為康王可當大任。”太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為什麽是康王?”皇上笑問。
“這孩子有孝心,能力也強,就連大臣也誇他做事認真,他在兵部的考勤一直都很好,髒活累活也搶著幹。”
“太後您說的這些優點,睿王和寧王也有。”
“皇上你真是一意孤行。”
“太後一定要讓朕立康王為太子是因為王家的緣故吧。畢竟若是有王氏血緣的皇子繼位,以後的王家不會頹敗得太慘。”
太後被料中心事,臉上的表情複雜不已,“皇上如今已經不聽勸了。哀家有私心也是無可厚非的,哀家是王家的女兒,為娘家籌謀是應該的。皇上,你當年坐上這個位置,王家是出過力的。”
“太後屢次提到這件事,沒錯,當年奪嫡之爭確實慘烈。朕登基以來也一直替王家收拾爛攤子,多少大案子都有王家參與,朕都輕輕放過了,難道朕做得還不夠。希望太後不要挾恩以報。”
“皇上,就算你不選康王,可是睿王也不行啊。那裴皇後當年是個罪婦,為了皇家體麵才沒有除去她的皇後之名。”
“太後,事已至此,朕的太子已經立完,各方勢力都冷靜下來吧,沒有必要再鬧了,大家都歇歇,整天勾心鬥角累不累,朕都替你們累得慌?”皇上說完就轉身走了,還朝著站在一旁的王淑妃露出陰森的笑。
王淑妃戰戰兢兢,就怕惹得皇上不高興。
皇上走後,太後就暈倒了,太醫診斷是頭風發作,於是後宮嬪妃又輪流侍疾。
仁德宮
“娘娘,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來請安。”徐姑姑稟道。
“快請。”
“給母後請安。”太子和太子妃齊齊行禮。
“快起來,冊封大典可能要推遲一段時間,因為太後病了。”
“母後,兒臣給您請過安之後就去看望太後。”太子道。
“這就對了,我帶你們一起過去。”
皇後帶著太子太子妃覲見太後,卻在外麵等了足足半個時辰才進去。
“哀家已經許久沒有見過睿王妃了,哦對,如今該叫太子妃。”太後躺在床上,懶懶道。
“太後您忘了,十天前,臣妾還來問過安。”太子妃不硬不軟頂回去。
“哦,十天?哀家是老了,這些事都記不得了。你們來做什麽?”
“孫子來看看您老人家。”
“看看我死了沒?”
“孫子不敢有這種想法,請皇祖母明鑒。”太子跪了下來。
“行了,哀家知道你大皇子做了太子了,不必到我這裏來顯擺什麽。你們下去吧,哀家乏了。”
“皇祖母,孫子來侍疾的。”
“哀家不要你們侍疾。”
皇後看氣氛不對,笑道,“太後您老人家的安康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氣壞自己的身體。臣妾等會輪流侍疾的,直到您好起來為止。”
“蕭氏,你可真有意思,哀家生什麽氣?”
“太後跟皇上吵了一架然後就病了,這是宮裏最新的傳聞。”
太後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皇後正笑看著她。
“蕭氏,你胡說八道些什麽?你們都給哀家滾出去,哀家不需要你們侍疾。”
“既然如此,臣妾請示過皇上,再來看您。”
“滾,滾,滾。”太後絲毫不領情。
皇後向太子、太子妃使了個眼色,三人一齊走出去。
到了仁德宮,皇後對著太子妃說道,“我們可能要苦個幾天,表麵上不做錯就行。至於太子,你現在別去見太後,但是太子妃還是跟我一起侍疾比較好,每天都要來請安。”
太子妃應允,“是,母後,兒臣明白。”
晚上,皇上到仁德宮歇息。
皇後請示,“皇上,臣妾安排大家輪流去給太後侍疾,如何?”
“不用,太後根本沒病,即使有,也是在心裏。她不過是氣朕立睿王為太子罷了。”
“可是皇上,這樣會不會對您的風評不好?”
“朕都已經立了太子了,接下來就是好好培養接班人。你也不用去受罪,太後覺得現在已經不能掌控朕,她心裏不舒服而已。”
“是,臣妾知道了。”
後宮中沒有人侍疾,但有些想討好太後的妃嬪還是自發去侍疾,皇後作為後宮之主,當然也是不能逃脫的,於是帶著幾位高位妃嬪一起侍奉太後,太子妃也很聰明,雖然太後不想見她,她卻天天來請安,一站就是一天。
這天,太子妃又來了。
“太後,太子妃又來向您請安了。這孩子一片孝心,您宣她進來吧。”皇後提醒道。
“哀家就是考驗考驗她的誠心罷了,讓她進來給我捶捶腿。”
太子妃帶著笑容進來,落落大方地給太後捶腿。
‘“輕點。”
“是。”
“再重點,你這麽笨手笨腳的,是怎麽伺候太子的?”太後嗬斥道。
“臣妾愚笨。”
“這樣吧,哀家賜兩個宮女,你帶回東宮伺候太子去。”
“是,臣妾替太子謝過太後隆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