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領先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A+A-




    謝玉書又比他們領先一步。

    他們想的是大皇子被冊封為太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想著喘口氣,歇一歇。謝玉書卻把目光瞄向軍中。

    滄水之戰先帝痛失愛子趙昶,身體日漸羸弱,在冊立趙旭為太子之後不久,溘然長逝。

    先帝駕崩前一個月,京都連降七日豪雨,田屋損毀,百姓怨聲載道,叫苦連連。簡思帝親筆寫下罪己詔,向上蒼檢討己過。

    其實,先帝心裏過不去的那道坎兒,從始至終都是趙昶。

    先帝駕崩,文帝繼位,第一個懲辦的不是別人,正是四皇子趙弘。趙旭以趙弘延宕途程,後援不力導致滄水一役戰敗為由,把趙弘廢為庶人,流放嶺南。

    滄水一戰,折損兵將無數,而且失去了曲粲這位驍勇戰將。使得南齊軍力大不如從前。

    自那曲粲戰亡,柳維風漸漸在軍中冒起。若論實力,他不如衛擒虎。但是,柳維風勝善於鑽營阿諛,又網羅不少他的同道中人。也多虧這些人,成就了能與衛擒虎分庭抗禮的柳維風。

    如今,柳維風失勢,這些人並沒有如同大家預期那般力挺柳維風,而是打的頭破血流,爭當下一個柳維風。

    他們窩裏反,正好給了外人可乘之隙。

    現在還不知柳媞那裏做何對策,但是玉姝以為在這時刻對軍中的柳氏人馬下手,最為恰當。

    “謝郎君,你認為這道折子該如何措辭?嚴厲,溫和,還是?”寧廉很是認真的請教。

    “陳述事實即可。”玉姝目光轉向百裏忱,“我想,有關軍中貪墨,大理寺也應該收到過密報吧?”

    豈止收到過,還收到不少呢。

    大理寺卿房之渙歲不是柳維風的人,可他向來是看趙旭臉色辦事的。往昔趙旭恩寵柳維風時,就算收到有關軍中貪墨密報,房之渙就派司直去問個話,草草敷衍了事,並沒觸及根本。

    現在,趙旭對柳維風的態度越來越明朗,房之渙還看不清形勢,認為柳維風有柳媞撐腰,不會說倒就倒,所以,仍舊如同以往一般處理。

    百裏忱將個中緣由向謝玉書一一道明。

    玉姝從百裏忱言辭中,感到他對房之渙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莫可奈何與些些懷才不遇。

    少卿乃是卿之助,百裏忱終歸要聽命於房之渙。

    如果沒記錯的話,她去到鏡花庵時,房之渙任職大理正。掐指算來,他今年六十多歲,也稱得上是老臣子了。

    趙旭攫升他為大理寺卿,興許就是看中他懂得帝王好惡。

    但是,為何房之渙這次不懂了呢?趙旭擺明了舍掉皇子昕,柳氏哪還能有翻身的可能?砍去柳維風這棵大樹的枝杈,他還能活幾天?房之渙真糊塗,還是柳氏有後著?

    玉姝鳳眸微眯,且不管房之渙,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目光投向正在專心吃茶的百裏恪,“房之渙這般糊塗,百裏禦使就該彈劾他啊,難道還讓這條糊塗蟲繼續掌管大理寺?”

    茶湯含在嘴裏還沒咽下,百裏恪剛想說話,茶湯含在嘴裏還沒咽下,嗆的他連連咳嗽。好不容易止住,百裏恪漲紅著臉道:“謝郎君有所不知,非是督查院沒彈劾,而是陛下護著房之渙。彈劾可以,措辭激烈的話,會不會觸怒陛下?”

    “怎麽會觸怒

    ?陛下賞賜你還來不及呢。”

    “賞賜?”百裏恪一時半會兒有點轉不過彎兒。

    玉姝含笑為他解惑,“陛下之前護著房之渙,是因他懂得陛下心思。曉得陛下需要柳維風與定遠侯相互製衡。或者,陛下想要冊立皇子昕為太子,才會讓柳維風做大,但因為有定遠侯,他還在陛下掌控之內。

    現在形勢完全不同。陛下想要冊封大皇子為太子,那柳維風就是塊非常礙眼的絆腳石。陛下從查剿匪銀錢之日起,就是在踢走這塊絆腳石。

    房之渙卻還沉溺於陛下寵信柳維風的老黃曆裏頭出不來。你想,陛下能不能中意這麽沒眼力見的大臣。不過在這節骨眼兒上,就算彈劾房之渙,陛下也不會對他多加苛責。說不定叫他告老還鄉,彼此留個體麵。”

    “謝郎君怎知陛下心思?”百裏忱讚同謝玉書前邊所言,卻並不認同他後麵所說告老還鄉之類。

    玉姝捧起茶盞,“因為接下來會死很多人,陛下不會拿房之渙開刀祭旗,他會挑選柳維風一派的,做個先鋒。”

    從她發現了那枚陰刻的蔣姓族徽開始,注定南齊朝堂會有極大震蕩,有人升官,有人殺頭。

    變局因她而起,但她無法全部掌控。

    寧廉等三人再次陷入沉默。

    謝玉書說會死很多人。他在說這句話時,不但鎮定自若,還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淡漠。

    實情如何,百裏恪曉得,寧廉也曉得。

    謝玉書那把鋼刀把南齊朝堂攪成了一鍋粥。他才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

    百裏恪細細打量努起嘴唇吹散茶湯浮沫的謝玉書。忽然覺得眼前這位十三歲的病弱少年郎,很可怕。他僅僅憑借著大皇子的信賴,就敢來到南齊京都闖蕩。

    真不知該誇他勇氣可嘉,還是說他魯莽冒失。

    可恨他們這群快入土的半大老頭子,還得由他指點。

    更可恨的是,謝玉書所有籌謀,全是為了大皇子能夠順利登上帝位,不聽都不行。

    寧廉上折子查軍中貪墨,百裏恪彈劾房之渙。

    百裏忱有點坐不住了,沉聲問道:“謝郎君,那我做什麽?”

    玉姝笑言:“百裏少卿少安毋躁。你隻需將之前有關軍中貪墨的密報一一核實。待陛下問起,定要對答如流。說不定陛下一高興,就封你做大理寺卿了。”

    雖然帶些玩笑調侃的意味在其中。可寧廉和百裏恪並不認為謝玉書是在說笑。

    或許,他讓寧廉上折子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陛下提拔百裏忱這一步。

    百裏恪正正容色。他再不會當謝玉書是東穀來的黃口小兒了。應該說,他是大皇子能力最強,最有遠見的幕僚,沒有之一。

    思忖間,百裏極推門而入,向寧廉等人行過禮後,對玉姝咧嘴笑道:“謝九,魚鮓是你拿來的?”

    玉姝點頭,“是我阿娘親手做的,你嚐了嗎,味道如何?”

    百裏極豎起大拇指,“好!一等一的好!”說著,坐到玉姝身邊,“我剛才幫阿娘做了圓子,待會兒你多用些。”

    玉姝應了。百裏極才看向百裏恪及百裏忱,說的還是謝九,“他脾胃弱著,吃圓子不要打緊吧?”

    (. =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