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生一世一雙人
字數:3757 加入書籤
玉姝細細打量老易,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相貌平平不甚出挑,但勝在氣度從容,穩健大氣。謝府不需要八麵玲瓏,油腔滑調的人迎來送往,老易正適合。
慈曄見玉姝不言語,以為她不喜老易,略感遺憾的垂下頭,不作聲息。
人世間的緣分就是這般奇妙複雜。慈曄見到老易與陸峰結伴而來時,唬了一跳。他如何也不會想到,會與當日在鹿鳴山救下的藥材商人,以這種方式重遇。
玉姝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老易坐下,“既是陸總鏢頭舉薦,我也就不與你兜圈子了。府中暫時人手不夠,所以一個就得頂三四個用,迎來送往,雜事庶務都是你的活計。出了正月,才能添置仆役。今後府中也會越來越忙碌,你能應付的來吧?”
這就是要留下他了?
老易喜出望外,不住點頭,“能!能!”
“你之前跑過買賣,見識廣博。但這裏終究是南齊不是東穀,有些習俗和場麵上的事體,得按南齊的規矩辦。我若不在府裏,你有事拿不準就與慈曄或是秋曇桂哲斟酌,盡量少去內宅打擾阿娘。”
張氏繡嫁衣費神費力,常常麵帶倦容。玉姝不想讓她再為府中事務勞心。
“是!是!小的省得。”能留在謝府,老易心花怒放,不管玉姝提出何種要求,他都滿口答應。早點把欠她的命還了,就能早點取她性命。做事就得有始有終,才稱得上完滿。
“我這兒管吃管住,逢十出餉。兩年以後你就能攢夠本錢重整旗鼓。”用老易做管事,玉姝一方麵認為他合適,另一方麵也想幫他一把。
聞言,老易看向陸峰,陸峰也替他高興,道:“老易,你隻管踏踏實實盡心做事,謝郎君絕不會虧待你的。”
玉姝不是苛待下人的主子,也從不吝惜獎賞。
老易鄭重點頭,“是,郎君。”
以後府裏有老易料理雜事,玉姝不多不少也能鬆快些,當下心情大好,吩咐道:“慈曄,你帶老易熟悉熟悉府中環境,下晌與他到成衣鋪子買兩身衣裳再去光福坊南街銀樓挑幾塊像樣的玉佩。”作為謝府管事,不僅衣裳要講究,玉佩靴帽,更是馬虎不得。
陸峰為老易置的衣物,日常穿著尚可,若是與別人府中管事相比較就差了些些。
老易站起身向玉姝作個長揖道謝之後,便與慈曄一同出去。
玉姝痛痛快快留用老易,陸峰反而有點不過意,溫聲說道:“玉姝,你也該問問老易家在哪裏,以前做過何事等等之類。”
“他乃東穀人氏,以前販藥材,在涼州城被人騙光銀錢,來到京都投奔好友的嘛。”出門在外又被人蒙騙,老易當真不易。要是沒有陸峰幫忙,說不定老易就得流落街頭了。
玉姝狡黠一笑,“阿爹,這些我都曉得了呀!”
玉姝都是叫他陸總鏢頭,這一聲阿爹驚得陸峰緊緊攥住椅子扶手,二目圓瞪,銅鈴似得。嘴巴張張合合,愣是說不出話。
陸峰驚詫與難以置信,悉數落入玉姝眼底,莞爾笑道:“你與我阿娘成親,理所當然就是我阿爹了嘛!”
目光悠悠放空,繼續說道:“在永年縣時,阿娘撒
謊,騙人說我們與阿爹在返鄉路上走散了。因此,街坊鄰裏沒少在背後議論。”
雖說快活的日子裏摻雜著些許不快,可也令玉姝收獲了人世間最寶貴的至真情意。
“即便我與阿娘並無血脈相連,終究為母則剛,阿娘小心翼翼的嗬護我,關心我。為了我,阿娘不知受了多少白眼冷遇,吞下多少閑言碎語。這些,我都曉得。所以,我希望阿爹與阿娘成親以後,能夠像阿娘待我那般,珍惜她,愛重她。”玉姝說著,萬分期待的看向陸峰。
沒有阿爹的孩子總會被其他孩子瞧不起,尤其玉姝右手有殘,就又低人一等。可想而知,張氏帶著她過日子是怎樣艱難,玉姝又是承受了怎樣的欺辱,才養成遇事泰然處之,與她年齡極不相符的沉穩性情。
一切都是生活所迫,亦是生活造就。
陸峰眼眶酸澀,吸了吸鼻子,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玉姝,你放心。素素就是我的命,不、比我的命還珍貴。我一定好好待她。”
玉姝點點頭,“如此甚好。我也希望阿爹與阿娘一生一世一雙人,白頭到老,不離不棄。”
張氏不再年輕,但仍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又有往昔情分做底子,玉姝相信陸峰會全心全意待她。
然而,玉姝見慣色衰愛弛,待到他日張氏人老珠黃,陸峰心生厭煩要納小妾又當如何?玉姝索性做個醜人把醜話說在前頭。不管陸峰是否真能做出那事,先替張氏討下個承諾總好過沒有。
與張氏相隔十二年之遙才能重續前緣,陸峰分外珍惜。他曉得玉姝良苦用心,也不怪她猜疑,神情一肅,指天盟誓,“我陸峰對素素此生不渝。絕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若有違此誓,就讓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玉姝重展笑顏,“有阿爹這句話,我也能安心了。”吐口濁氣,又道:“阿娘兄長已然故去,閨中密友隻有封老板一位。算起來,娘家這邊親友不多。但是,等到你們成親時,定會有許多朝中官員前來恭賀,必不會清冷。”
陸峰微微頜首,道:“可惜素素的師父不知身在何處。她要是能來,素素肯定歡喜。”
阿娘的師父……
淩美姑?!
張氏極少提及師父,若非陸峰提醒,玉姝還想不起有這麽一號人物。當年,要不是為了淩美姑,張氏不會與秦王定下十五年之約,也不會蹉跎十二年大好時光。
那之後呢?淩美姑去哪兒了呢?
玉姝含笑寬慰道:“阿娘的師父不能趕來觀禮確實遺憾,但也沒有辦法。還是隨緣罷了。”她把此事記在心上,琢磨著寫封信回去東穀,讓秦王幫忙打探。
兩人又閑聊一陣,玉姝吩咐蓮童帶陸峰去內宅與張氏用午飯。
她自己草草用些飯食,去到書房伏案做曲。茯苓在旁靜靜侍候,大氣都不敢喘。
這首鼓曲既要契合望果歡慶氣氛,展現豐收喜悅,又要將背鼓與中原器樂融合,參入中原器樂怡情怡興的特質,難度著實不小。
玉姝先作好器樂部分,甚為滿意,搖頭晃腦哼唱出聲。
唱罷,茯苓撫掌稱讚,“小娘子,這曲子真好聽,叫什麽名兒?”
(. =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