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進退兩難
字數:4472 加入書籤
尚芷雪輕飄飄的幾句話,便徹底將原本處於上風的寧王爺,給壓得死死的。
要知道,寧王爺的那家‘黃鶴樓’,在‘恭喜發財’還沒有出現之前,可是皇城第一酒樓啊!
雖說自從尚芷雪來開了一個‘恭喜發財’後,‘黃鶴樓’的生意便大不如前。後來,又因為經商敗露,所以徹底關門大吉。可‘黃鶴樓’是皇城的老店,在皇城多年屹立不倒。這些年來所賺到的銀子,又何止隻有一百萬兩?
寧王爺偷偷開酒樓的事兒,早已傳遍了舉國上下。
就連‘黃鶴樓’近些年來的一應收支,眾人也都一清二楚。
今日,倘若寧王爺不肯出這一百萬兩銀子。
那麽,她不僅僅會被眾人恥笑。更會讓人懷疑,她多年偷偷經商斂財的用心。
一個王爺,賺了那麽多的銀兩卻不肯拿來為朝廷效力,那麽她的銀兩都花到哪兒去了呢?
寧王爺從小就在皇宮裏長大,對於這些陰謀算計,她看得可比誰都清楚。
尚芷雪的這一招激將法,激的不僅僅是她,更是女皇陛下與諸位大臣。
表麵上看,尚芷雪是在捧她。
可實際上呢?
不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眾人,她尚芷蘭曾偷偷摸摸的經過商。並且,通過經商賺了不少銀兩。
如此心思,可真是歹毒至極啊!
最可恨的是,寧王爺現在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
她若為了維護臉麵兒,表達自己對女皇陛下的忠心,答應了尚芷雪一人捐出一百萬兩銀子的要求。
那麽,她就必須得兌現自己的承諾,在短時間內湊出這一百萬兩來。
可是……
一百萬兩不是個小數目啊!
雖說曾經她通過‘黃鶴樓’賺了不少銀子,可那些銀子,最後都被她用來培養親兵了。
這養親兵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不僅要管著她們的吃喝拉撒,更要顧著她們家人的溫飽。
隻有讓這些親兵無後顧之憂,她們才會為自己效忠。
再加上,這些年為了奪位,寧王爺私下還購入了不少的兵器。這一筆筆,花的銀子可不在少數。
要想讓她湊出一百萬兩的銀子出來,著實不易。
但……
若她拒絕了捐贈一百萬兩的請求,那麽女皇陛下對她,勢必會起疑心。
滿朝文武的官員以及天下百姓,更會覺得她不如尚芷雪!
如此一來,她不僅僅會失去眾人對她的信任。使得她苦心經營多年的名聲兒毀於一旦,更得絞盡腦汁去解釋,自己這些年來所掙到的銀兩,都花去了何處?
而一旦解釋不清楚,甚至稍有含糊。
隻怕整個寧王府,都會因此而惹上麻煩。
女皇陛下是疼她,可這些疼,早就在尚芷雪出現的那一刻起,漸漸變了味道兒。
更何況,這可是女皇陛下啊!
縱使這些年來再如何器重她,也總是會將江山社稷擺在第一!
身為北國的君主,女皇陛下的眼睛裏絕對揉不得一粒沙子!
寧王爺躲在長袖下的手,緊緊握成了一個拳頭。
以前,她隻是怕尚芷雪回宮後,會與她爭奪皇太女之位,卻從未想過尚芷雪是個厲害角色。
可現在……
當她發現,自己竟然在不經意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走入尚芷雪的圈套時,卻來不及了。
因為,她已經完全喪失了主動權。
隻有一步步的,跟隨尚芷雪的腳步往前走。
七皇妹說得有理。”
寧王爺沉默了好一會兒,終在眾人的目光中抬起頭來:“銀子這東西,確實是要花在刀刃上的。”
說罷,忙朝著女皇陛下恭敬開口:“母皇!兒臣與七皇妹的意思一致!願意與七皇妹一塊兒,湊齊兩百萬兩的蘇州賑災款。”
好!好!”
女皇陛下聽言,勾唇而笑:“不愧是孤最倚重的兩個女兒!既然你們如此有心,那麽這件事兒,便按你們姐妹二人說的去辦。
但蘇州那頭,也不能一昧的靠賑災款救濟。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想想治水良方才是。”
女皇陛下開口,諸位大臣自然不敢懈怠。
於是,紛紛站了出來,進獻治水‘良方’。
而這些‘良方’,無疑是一些墨守成規的東西。
一個早朝下來,除了確定寧王爺和尚芷雪會湊出兩百萬兩的賑災款以外,便再也沒有商量出任何有利的法子來。
隻是尚芷雪這一次,在朝堂上大出風頭。
因此,得到了入宮上朝的機會兒。
……
尚芷雪有的是銀子,一百萬兩對於她來說不算什麽大事兒。
僅僅隻是一日的功夫,她便命人從賬房那頭湊齊了一百萬兩白銀,直接抬到了戶部。
可寧王爺嘛……
就沒有尚芷雪那麽輕鬆咯。
從下早朝開始,她便絞盡了腦汁開始湊款。
不管是德貴君還是她外祖母家,不管是支持她的大臣們,還是她夫郞們的母族。隻要與寧王府有些關係的,寧王爺都不會放過從她們身上榨取錢財的機會兒。
最可氣的是……
三日以後。
待寧王爺好不容易湊齊了銀兩送到戶部時,這天底下的人卻隻顧著道尚芷雪的好。對她尚芷蘭所做的一切努力,竟都視而不見。
哦。
不!
不是視而不見。
眾人隻是看不到她的好而已。
但對於她的野心,旁人依舊津津樂道。
你們聽說了嗎?蘇州城那邊兒的災情越來越大了!朝廷上一回撥下去的賑災款,根本就起不到半點作用!所以啊,貞王爺和寧王爺姐妹二人,又湊了兩百萬兩的銀子,往蘇州城那邊兒送呢。”
怎的就沒聽說?這件事兒都傳了好幾日了!說是寧王爺在朝堂上提議要加大賑災力度,卻又舍不得從自己口袋裏拿一個銅板!盡想著,怎麽從各個官宦和商宦手中套銀子!
最後啊,還是貞王爺站了出來,說官宦們拿點俸祿養家糊口不容易。既然她與寧王爺都是經過商的人,這賑災款便由她和寧王爺二人來湊。
你們是知道的,這皇家之中最忌諱的便是姐妹之間被人拿來做比較。寧王爺一聽見貞王爺這話,就算再不願意掏腰包,也隻有點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