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驚人的琴藝
字數:3930 加入書籤
清雅悅耳的琴聲,伴隨嫋嫋茶香,飄散在空氣中,心靈瞬間被洗滌,就連躁動靈魂似乎都能撫平,讓身心都得到最好的放鬆。
再次坐在靜雅軒的包間裏,蘇夭墨眸之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
端起桌上的茶懷,將自己懶散斜倚在柔軟的貴妃榻上,淡淡道:“子衿,許久未聽你琴聲了,不知今日要否為我彈上一曲。”
妖冶美眸劇烈收縮,顯然對這話,有點意外。
但下一瞬,紅唇微揚,緩緩走到窗邊的琴邊,暗衣錦衣,蕩起一抹妖異的弧度。修長如玉的十指,穩穩的落在琴弦之上,妖孽般麵容上的露出一抹攝人心魄的笑。
榮幸之至。”聲音低沉,慵懶中帶著幾絲妖媚,似有惑人心神的奇效。
蘇夭不自覺被他吸引,在她的注視下,十指開始跳躍在琴弦之上,響起一陣動人的琴音,它時爾纏綿悱惻,時爾若既若離……宛如一對熱戀中的男女,正在嘻戲打鬧,好不動人。
蘇夭不自覺便入了神,沉醉在其中。緩緩閉上眼,思緒飄飛。
子衿見此,突然琴音一轉,由熱戀,換成了暗戀,一個男子對女子的諷狂思慕,小心翼翼中卻又透著霸道的占有欲……
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而子衿的一雙美眸,正一瞬不瞬的望著蘇夭,眼底愛幕,比琴音更熱烈,可惜藏的太深,無法窺視一二。
咚咚!!
直到,響起一陣清脆的敲門聲,琴聲被迫中斷,蘇夭這才回神。墨眸微眯,盯著子衿道:“子衿你琴音,終於有了感情,不錯不錯。”
不及小姐一二。”子衿收回手,輕笑著回道。
……”這次,蘇夭未曾接話,而是突然陷入回憶。
前世,因為某人,喜歡古琴,她便用盡全力去學。
然,無論她多麽努力,他都未曾誇過她一句。
所以,她一直以為是自己學的不夠好,一直苦練。
隻到,他將黑洞洞的槍口直指著她腦袋。
她才明白,不是她彈的好不好,而是這人根本從未用心聽過。那不過是他隨口的一句戲言,想想就覺得諷刺。
至那以後,每次碰琴,都會憶起不好的東西,彈的次數自然就少了。
因此,哪怕她琴技絕世,有幸聆聽者,卻隻有幾人。
子衿很不喜歡蘇夭的這種表情,那種沉重的悲傷,能壓的人透不過氣來。讓他忍不住心疼,而這也是他很少彈琴的原因。
他總覺得,蘇夭對古琴的態度,太過特殊。
似喜非喜,似厭非厭,但卻總能影響她情緒。
咚咚!
直到雅間門,再次被敲響,兩人才再次恍過神來。子衿利落起身,大步向門口行去。打開門的瞬間,子衿眸光微閃。
門外,立著一位男子,他麵如冠玉,唇若抹朱,一雙眸清泛著璀璨亮光,直直盯著子衿,迫不及待的問道:“剛才的琴曲,可是兄台彈奏?”
不錯。”子衿點頭,未曾否認。
如此佳音,真是世間少有,”男子得到肯定的答複後,神情中透出一抹難掩的激動。“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子衿。”子衿美眸流轉,微笑著回道。
在下墨軒,見過子衿公子,剛被公子琴吸引,冒昧打擾,還請見諒。”墨軒客氣態度,欠意的笑容,都非常的真誠。
如此,自然能讓人心生好感。
況且,子衿可沒忘記蘇夭來此的目的。
無訪,若不介意,墨軒公子不妨進來坐坐。”臉上揚起一抹恰到好處有笑意,同樣客氣真誠的邀請道。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本就聞聲而來的墨軒,自然不會拒絕。
然,踏進雅間,看見斜倚在貴妃塌上的蘇夭時,墨軒眼中卻閃過一抹濃濃的尷尬之色。顯然,未曾想到,裏麵還有女眷。
可進都進了,隻能硬著頭皮迎了上來。
畢竟,現在直接退走,那才是真失禮。
墨軒公子,好久不見,別來無恙。”蘇夭這時,緩緩坐起,淡然開口道。
你認識我?”墨軒聽到這話,眼中露出明顯的疑惑,聲音似乎有些熟悉,但這麵容著實陌生,絕對不曾見過。
可是,從這女子的口氣來看,他們一定見過。
他不自覺陷入沉思。
怎麽,本公子換張臉,墨軒兄就不認識了。”蘇夭盯著墨軒疑惑的臉,突然壓低聲線,化為男音,似笑非笑的盯著墨軒。
啊!原來是鳳兄,真沒想到,你居然是女子。”墨軒立即恍然大悟,直指著蘇夭,眼中全是驚詫。
墨軒兄,重新介紹一下,我乃玄州首富蘇萬金之女蘇夭,之前並非有意隱瞞身份,隻是為了方便行事,若有得罪之處,還請見諒。”無視她的神情,蘇知再次開口。
無訪,蘇小姐不必介懷。”墨軒如此說著,思緒卻未就此停下,正劇烈運轉。
突然,腦中快速閃現出之前與蘇夭相處時情境,臉色頓時變青白交錯,尷尬之極,不等蘇夭回話,連忙道:“之前不知小姐身份,冒犯之處,還請不要介意。”
墨軒兄我們都不要介意那些虛禮,還像以往那般相處,可好?”蘇夭的給其沏了一杯茶,大大方方的回道。
用鳳小蘇的身份,不過是為了方便行事,並未有什麽見不得之處,也非特意隱瞞。
所以,她異常的坦然。
墨軒雖點頭就是,可終究沒有她那麽坦然。見了她的女兒身後,多少還是有點拘謹。男女授受不清,可是刻了骨子裏的。
蘇夭見此,也不介意,隻是笑而不語,等他高速了自己態度。
墨軒落坐,端起茶懷,隻到茶入喉,還覺得剛剛的經曆,如夢似幻,很不真實。眸光轉動間,終於再次落到子衿身上。
如此,才覺得有幾分真實感。
不過,另一個疑問,卻再次升起。
這兩人什麽關係?
然,不等他開口尋問,蘇夭又給他丟了一個炸彈:“墨軒兄,請看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