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江州山城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祭劍分為兩種,其一是當劍器快要鍛造完成時,鑄劍者使用活物為劍器開鋒。
開鋒的過程有很多,或是將生靈擲入火爐中,以白骨為柴、血脂為油,進行最後一步煆燒;或是製成血池,以骨骼為石,血肉為水,將劍器一寸寸磨開。
以上兩種是餘道知曉的兩種,世間還有諸多千奇百怪的開鋒之法,手段各不一樣,但是都需要使用活物。
第二種祭劍之法則是在劍器鍛造完成後,持劍者使用秘法,每逢殺戮時便使用生靈的鮮血進行洗劍,日積月累之下,劍器對陰邪之物的抵抗力就會越來越高。
這一種不拘於生靈的死活,隻需要有洗劍的血肉即可。
世間的祭器之法正是由祭劍之法發展得來,皆因劍修平生隻修一器,號稱“劍在人在,劍亡人亡”,渾然不似其他修者,一柄法器破碎掉,還可以另尋一柄。
故其輩對陰邪之物的忌憚更甚於其他修者,一代代劍修鑽研之下,也就發展出了祭劍之術。而祭劍之術又被其他修者學習,慢慢也就有了所謂的祭器之術。
不過無論是祭劍還是祭器,全都是秘術,小宗門或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而普通宗門即便知道,門內恐怕也沒有,若有,其下弟子想學習也是難上加難。
根源所在,皆因法器難得,更別說祭器之法了。
沒等餘道開口,老和尚打了個哈欠,柳葉便輕飄飄的拂到他手中。餘道感覺手掌一沉,他立刻低下眸子查看。
柳葉在他手上顯得金燦燦,形如純金製成,其重量也如同金銀一般,分外沉重。
“大和尚果然厲害!”餘道心中驚奇,這一手就好似他聽過的點石成金之術。當然,這片柳葉的價值遠遠高過純金,可遇不可求。
餘道抿著嘴,沉思片刻便將柳葉抓住,牢牢握在手中。
“多謝大師,此番遭遇對餘道來說,稱得上是記憶尤深、沒齒難忘。”
他沒有說假話,老和尚是他降臨此世後,遇到的第一個純善之人。即便對方有所求,求得也不過是一種緣法,連投資都算不上。
“不必多謝,以後有時間就多帶幾隻燒雞,常來看看和尚即可。”老和尚拍拍肚子。
餘道認真點頭,他又看旁邊的小和尚,說:“小師傅,我能否直接喚你‘夢入’?”
小和尚一愣,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僧帽,無奈說:“其實我還有沒入門,法號是我隨口編的。”
聽見這話,餘道眉頭一挑,這小和尚果真是個葷素不忌的主兒,連法號都能隨口編。旁邊的老和尚聽見也不以為忤,依舊笑嗬嗬。
“道長喚我‘修緣’即可。”
“如此甚好,我姓‘餘’名‘道’,字……沒有,修緣喚我‘餘道’即可。”
“餘道兄說的是。”
兩人細細交談一番,關係更加熟絡,老和尚在一旁也樂見其成。等到真個要分別時,小和尚還有些舍不得。
他從小就生長在山上,身邊隻有老和尚,即便是下山化緣,遇到的也都是成人老者,同齡人都不與他親近。如今乍一遇見同齡之人,對方也親近他,兩人姑且還算是有過生死之交,這下便珍惜起來。
餘道感覺這小和尚心思剔透,性情頗合自己的口味,他同樣無友,也珍惜。
走到廟門口,他淺淺一禮,說:“我名餘道,此生便要求得一道,修緣若是珍惜此間情誼,修持緣法即可。”
“大道通途,來者皆是伴當。”
“你我走在這條路上,自會相遇,無須做女兒姿態。”
小和尚聽見,伸手一攤,“我怎感覺自己多拜了個師父。”
餘道聽見,噗呲一笑:“如師如友,修緣以後再做我師父即可。”
修緣和尚看餘道,珍重說:“修緣知道了。”
“餘道兄好走。”
“嗯。”餘道點頭,然後便將驢得水拉出廟門,翻身跨坐上去。
叮鈴鈴!毛驢兒聲響。
小和尚站在門口看了半晌,之後才籠著袖子走進廟門中,他將廟門輕輕合上,留一條縫。
……
別離老少和尚之後,餘道不再耽擱行程,目標直指江州城。他準備盡快找到酒蟲,解決自己體內的噬腸蠱。
一路上他降過幾隻妖,也除過幾個惡人,盡數為葫蘆所吞,化為膿血。
終於,奔波數日後,他走到了江州城。江州城不似錦官城,地貌別具一格,又有山城之稱。通過城門時,餘道幾乎以為自己是在爬山。
城門口有專門的人在負責推車扛貨,其中扛貨者手持一根木棒,棒梢間係著麻繩,被來往者喚作“棒棒”。每擔一貨,花錢三文至十文不等。
餘道牽著毛驢,卻是沒能享受到這服務。他走進江州城內裏,繁華驚奇的街景立刻讓他應接不暇。
餘道走著,一時不知道該走哪一條道。因為在他麵前出現了三條街,三條都是繁華熱鬧的街道,路上行人如許,兩旁也有著攤販。
這三條街道並在一起,高低不同,如同三坎階梯。街道臨空的地方還專門打有木樁,製成柵欄,防止有人跌落到另外一條街。
不過餘道注意到其中一些柵欄已經破開,顯然還是有不少人跌落到了另外一條街上。
餘道無奈,他隻得揪過身邊一人,作禮問:“兄台,媚香閣在何處?”
對方聽見他的問題一愣,然後上下打量他,嘖嘖說:“人不可貌相,年未著冠,身穿道袍,乍來此地卻詢問青樓之所在。”
這人身著儒裝,大冬天的還拿著一把折扇,自詡讀書人。餘道嘴角一扯,不好回答。
“兄台,三條路該走那一條?”
對方啪得打開折扇,搖一搖,說:“城中樓最高且豔麗者即是。”說完他便搖搖擺擺的走了,口中還念叨著:“真是世風日下、禮崩樂壞……”
看街上行人安樂,商販熱情,餘道一時響起了自己剛進錦官城時的場景。當初他是一進大城,便不知不覺的走到了花燈街道。如今卻不再是不經意,而是要故意去尋。
“今時不同往日。”
餘道瞅三條路一眼,略微琢磨一下,便抬腳往最高的街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