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乘風破浪

字數:4664   加入書籤

A+A-




    在跟夏洛特商量了一番後,瑞凡決定對自己的兩個好兄弟慢慢攻略。

    ——雖然不是沒有簡單粗暴的說明手段,但無頭騎士覺得並沒有那個必要。

    他選擇了溫水煮青蛙的方式。

    夏洛特對此倒是不置可否。

    反正基努·裏維斯的問題確實不算嚴重,起碼不是很著急,瑞凡確實還有時間。

    而夏洛特則趁著這段時間,正式開始了新電影《第六感》的選角工作。

    而首先收到試鏡邀請的,自然是重中之重的男主角——

    “夏洛特·布斯的電影!?”

    看著經紀人遞給自己的試鏡邀請與劇本,布魯斯·威利斯不禁皺了皺眉頭。

    這讓他天生就有些發苦的臉龐,看起來更加苦澀了。

    布魯斯·威利斯知道夏洛特·布斯這個導演。

    實際上,在拍攝《12隻猴子》時,他就與這位新銳導演見過麵。

    當時,對方來探查理茲·塞隆的班。

    他與這位年紀比他還要小一些的導演聊過幾句,覺得很對胃口。

    然而,即使如此,要不要就此接下對方的邀請,他仍有些猶豫。

    畢竟,雖然在《低俗小說》中表現出了不錯的演技,但布魯斯·威利斯終究不是靠演技獎項活著的。

    作為一個動作巨星或者說商業巨星,他的片酬與地位,是很依賴於最近三部電影的票房的。

    而即將上映的《12隻猴子》,雖然作為科幻電影可能很經典,但從目前種種跡象看來,票房潛力卻並不會很大。

    ——這很可能是又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銀翼殺手》。

    對於布魯斯·威利斯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意味著他下一部電影的選擇必須小心了。

    ——如果再票房失敗一次,他距離身價下跌就不遠了。

    雖然隻要有《虎膽龍威》係列在,他片酬的跌幅並不會太嚴重。

    但能多賺錢的話,傻瓜才會不願意。

    所以,即使收到的是一位新晉北美票房冠軍影片導演的邀約,布魯斯·威利斯也要好好琢磨一下。

    “從已經拍攝過的影片來看,夏洛特·布斯的確是一位很不錯的商業片導演,很有能力。”

    他的經紀人尼古拉斯替他分析著,

    “尤其是最近的《斷頭穀》票房已經超過了兩億美金,鎖定了今年的北美票房冠軍,這種成績會給他的新電影帶來極大的方便。”

    “的確如此。”

    布魯斯·威利斯知道,在好萊塢,投資人們從來都是捧高踩低的。

    有了一部年度票房冠軍電影打底,夏洛特·布斯已然成了不少人眼中美元的象征。他的新影片,在籌備資金方麵必然會得到極大的充裕。

    而且,聽說他這部電影的製片成本隻有不到五千萬美元——

    “即使隻算北美票房,《斷頭穀》的投資回報比也已經超過4:1了。”

    威利斯的經紀人也恰好說到這點,

    “而從目前海外市場的反應來看,《斷頭穀》的表現也很不錯,歐洲各國的票房加起來,沒準能超過北美市場,再加上其他地方……”

    “夏洛特·布斯很快在海外也會獲得不小的影響力。”

    布魯斯·威利斯明白自己經紀人的意思。

    雖然,作為幕後工作者,導演並不像明星一樣,能大量通過作品收獲名望和粉絲。

    但反過來,他們一旦通過作品吸到粉絲,質量和忠誠度卻都會非常高。

    人們對明星的熱情像火焰,來得快也去得快。可對導演,他們的感情卻細水長流。

    一些比較傳統的市場,甚至會歧視從事演藝工作的明星,但他們卻很少歧視導演。

    而現在,夏洛特·布斯通過《斷頭穀》,很快就要成為這樣一位有名望的導演了。

    “和這樣的導演合作,的確更容易成功。”

    布魯斯點了點頭。

    就像導演們喜歡使用大明星來提振票房一樣,明星們其實也喜歡為大導演拍戲。

    ——和成功者一起工作,總是更容易成功嘛!

    布魯斯·威利斯也存著相同的心思,不過,他也有些擔心——

    “這個新電影的製片人是誰呢?”

    雖然夏洛特·布斯的確可以說是個才華橫溢,很有保障的商業片導演,但說到底,好萊塢實行的還是製片人中心製。

    一般來說,製片人會比導演更了解市場。同時,控製著資金源頭的他們,也天生會比導演更有話語權。

    一個爛導演配上一個好的製片人,沒準能夠逆襲。可一個好導演配上一個爛製片人,卻絕對是所有人的噩夢。

    ——在好萊塢,被製片人剪輯弄壞掉的電影,又不是一部兩部了。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導演的作品。

    ——這其中,雷德利·斯科特應該是體驗最深的一個。

    布魯斯·威利斯在圈內混了十來年了,也見過不少類似的情況。

    他明白,製片人不像導演——他們決定不了電影的上限有多高,但卻可以決定下限有多低。

    這讓他不得不小心。

    經紀人尼古拉斯的回答卻嚇了他一跳,

    “新電影的製片人由夏洛特·布斯兼任。”

    “導演兼任製片人!?”

    布魯斯·威利斯的臉顯得更苦了,

    “在好萊塢,能拿到最終剪輯權的導演可並不多!”

    “是啊!”

    尼古拉斯附和著他的話,

    “布魯斯,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可也是一個挑戰。”

    布魯斯·威利斯點了點頭,他明白自己經紀人的意思——

    在好萊塢,導演們大多拿不到最終剪輯權,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事實證明,很多導演一旦掌握了最終剪輯權,就會自我膨脹,剪出一些不符合觀眾口味,特別自我的電影來。

    這自然是投資者們不能接受的。

    但反過來,一旦導演兼任製片人,掌握最終剪輯權後,還能製作出很好的電影,那這個導演必然會成為一方大佬。

    這其中,最著名的幾個例子,就是好萊塢80年代以來的四大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弗朗西斯·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

    這樣的導演,投資人們會對其頂禮膜拜,高呼“請票房之神賜予我美元”……

    而現在,看樣子,夏洛特·布斯就走到了這樣的一個關鍵點——

    這部新電影如果成功了,他會成為好萊塢少有的幾個能握緊最終剪輯權的大導演;

    失敗了,他和其他的商業片導演也就沒有太多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