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奇跡

字數:4580   加入書籤

A+A-




    後世的好萊塢,之所以原創電影日漸萎靡,改編和續集電影大行其道,主要就是粉絲群的問題。

    要知道,電影雖然有口碑高低的區別,但說到底,除了個別喜歡多刷的人,大部分人隻能為一部電影貢獻一張電影票。

    這就意味著,某種角度上,電影其實是個一錘子買賣。

    隻要花錢看完,那無論觀眾對電影評價如何,他個人對電影票房的貢獻,基本都不會改變了。

    而口碑這個東西,卻是隨著電影上映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得準確的。

    ——上映的前期,還能花錢刷一波好評。可等到口碑評價逐漸發酵,自己刷的好評就逐漸沒用了。

    這種情況下,越早讓可能的目標觀眾走進電影院,就意味著電影的票房成績受口碑的影響越小。

    ——對口碑好的電影來說,這其實沒什麽影響,但對口碑較差或一般的電影來說,這卻意味著更多的收入。

    畢竟,就算是騙了一波就跑,那也終歸是賺到錢了。

    何況,片方與院線之家的分成機製,也讓片方更願意將收入集中在上映的前期。

    要知道,隨著上映時間的延長,票房分成會逐漸向負責放映的院線方麵傾斜的。

    也就是說,同樣是實現票房一個億這個小目標,上映三天達成和上映一個月達成,片方能獲得的收益其實是不一樣的。

    這自然讓片方更願意快點兒把錢賺到手。

    ——因為這不但意味著穩,還意味著多。

    至於院線方麵,雖然分成比例比長線放映少一點兒,但更短的放映時間,就意味著更多的新電影可以上映。

    而放映周期的縮短,也讓影院的放映廳更容易爆滿。

    ——總的來說,院線方麵也是賺的。

    所以,縮短放映周期,可謂是電影行業的共同心願。

    20世紀90 年代之前,因為影院不足,媒體的宣傳速度跟不上,讓一部電影的票房潛力無法在短期內爆發出來。所以大部分電影都需要長線放映。

    可90年代後,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媒體的宣傳推廣能力越來越強,縮短上映周期,快速挖光電影的票房潛力,就有了可行性。

    不少商業大製作,都開始通過大規模宣傳,讓票房收入在短期內爆發出來。

    到了2000年之後,票房上映首周破億的電影都不在少數了。

    ——托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要想首周票房破億,往往也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前期宣傳,這無形中,又會產生大量的宣傳成本。

    此時,如何能在保證宣傳效果的前提下,減小宣傳成本,就成了一種重要的課題。

    同時,這也是2000年之後,改編電影和續集電影大行其道,而原創電影漸行漸遠的原因。

    ——因為改編或續集電影,有著原著或上一集打底,會留下不少的粉絲。

    這就讓宣傳變得容易了很多。

    而這些粉絲,往往也是最鐵杆的觀眾——他們的觀影傾向受口碑影響最小,喜歡看首映場的,往往就是他們。

    ——這也是好萊塢的製片公司,都覺得改編和續集電影成功率更高的原因。

    而現在,《地獄神探》作為著名漫畫《康斯坦丁》的改編電影,自然也得到了漫改電影的前期票房加成——

    “首周票房破億啊!”

    周一早上,看著手中的票房報表,阿齊瓦·高斯曼激動的渾身顫抖起來。

    要知道,與2000年後不同,1997年的現在,首周票房破億可不是一件常見的事情。

    雖然在上映的前兩天,《地獄神探》的總票房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000萬美元。

    那個時候,阿齊瓦就感覺到了首周票房破億的可能。

    但在事實降臨之前,他依舊不敢相信這個現實。

    直到現在——

    “周日的票房也有4300萬美元,這樣加起來,手中的票房甚至達到了133億美元,這簡直——”

    阿齊瓦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不過,他覺得,華納兄弟公司內部的那些高層們,此時應該是非常糾結的——

    《地獄神探》這個電影票房的成功,自然證明他們將《康斯坦丁》的漫畫改編權交給夏洛特·布斯是個正確的選擇;

    可另一方麵,《地獄神探》的票房過於成功,又會讓他們後悔,為什麽要將電影的版權,賣給夏洛特·布斯一部分。

    ——當初看起來英明無比,能夠大幅降低華納的投入與風險的舉措,在現在看來,簡直就像是腦子進水了一般。

    “總部的老板們一定已經在後悔地撞牆吧!”

    阿齊瓦·高斯曼幸災樂禍地想著。

    作為一個小小的製片人,他倒是不會操那些老板的心。

    此時,他更想的,就是進一步推高《地獄神探》的票房。

    畢竟,他也知道,就算《地獄神探》目前的口碑很好,這種變態一樣的票房走勢,也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

    “不過,即使有原著的粉絲加成,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夏洛特·布斯也是夠厲害的了!”

    阿齊瓦心中感歎著。

    通過觀眾問卷調查報告,他看的很清楚——

    夏洛特·布斯這名導演,是繼“《康斯坦丁》原著”和“基努·裏維斯”這兩個因素外,第三大吸引觀眾走入電影院的因素。

    甚至還超過了朱迪·福斯特這個女主角。

    可以說,《地獄神探》的票房能夠首周破億,不僅僅是因為夏洛特作為導演的執導能力,還是因為他的名氣——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票房失敗過的新興商業片大導,他在觀眾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而一向對漫改電影先天性帶著鄙視的影評人們,這次也難得地高看了《地獄神探》一眼——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漫改電影,在兼具商業性的同時,裏麵對人性的探索,甚至超過了很多的劇情片……”

    ——羅傑·艾伯特難得對一個漫改電影伸出了兩個大拇指。

    要知道,之前同屬於華納的《永遠的蝙蝠俠》,可是被他噴的體無完膚的。

    至於一向喜歡商業電影的肯尼斯·圖蘭,這次更是為《地獄神探》大唱讚歌——

    “故事設計精良,反複反轉,節奏把握適度,夏洛特·布斯講述了一個很不錯的故事。而更不錯的,則是片尾的那場大戰,那簡直是動作電影的經典……”

    ——看得出來,與很多觀眾和影評人一樣,肯尼斯·圖蘭也非常喜歡電影後期康斯坦丁一人單挑眾多惡魔的那段動作戲,他對執導了這場戲的導演夏洛特讚不絕口。

    相比之下,喜歡評論演技的理查德·曼森則更關注表演——

    “基努·裏維斯難得貢獻了一場精彩的表演,而朱迪·福斯特更是演活了女警安吉拉——我覺得,夏洛特·布斯導演一定有一根神奇的魔杖,他隻要用其對著演員點上一下,演員就能開竅。”

    “所以,那些沒有演技的明星們,你們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