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字數:3384 加入書籤
羅林幾人離開小鎮之後一路向西北方而去!走走停停半個月後到達昆侖山附近。
有人問以羅林的本事,估計一天也用不到啊?羅林是怕沈怡有危險,所以這一路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幫沈怡修煉。十天前冒險給沈怡築基完成。又經過羅林幫忙聚集龐大的靈氣給兩人修煉。也算是進步神速了。
昆侖山脈(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中國西部山係的主幹。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山脈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主峰是玉珠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
“羅林,這裏還真美啊!你們看那座大雪山……這麽聖潔的地方會有九叔說的那個屍窟嗎?”沈怡道。
“我們應該找個風水學大師過來的。也許他們能幫上忙!”李文靜道。
“沒用的!你們以為這兩百多年下來就沒有風水師來過?一方麵他們沒有神識全靠眼睛很難看到昆侖山的全貌。另一方麵這個屍窟一定非常之隱秘!找他們來慢慢推算,還不如我們展開神識來搜尋的快。”羅林道。
“不如我們分開搜尋吧,羅林,你速度快就從西向東。我跟文靜從東往西。”沈怡建議道。
對於羅林來說即使在香港神識也可以在這邊探查。之所以過來就是為了曆練兩女。所以他自然沒有意見。兩人身上自然有羅林的神識標記。所以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羅林拿出戰車以及一些生活物品交給她們。又將畫好的各類符紙分給兩人一大半。在如此亂世,武器自然也是必不可少。
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遊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遊的麻紮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裏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阪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於西昆侖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公格爾峰海拔7649米,公格爾九別峰,海拔7530米,山慕士塔格峰7509米。
羅林此時就站在公格爾九別峰上。踩著堅硬的冰雪,看著連綿的群山,感歎著山河的壯麗雄渾。
羅林的神識從西向東一寸寸的搜尋著。半個月過去整個西部山脈幾乎都被他搜尋了一遍。連每一個山洞,每一個冰縫都沒有放過。
羅林的神識開始搜尋中部地區,不過他本人卻在雪山頂上坐了下來。因為他看到一顆雪蓮,正在開放。
幾天前他就來到這裏。在青凜凜的寒光中,挺立著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蓮。羅林在半山腰曾經多次見到雪蓮。但是能開在山頂的也隻發現了這一顆。羅林很奇怪如此奇寒的環境居然能長出如此美麗的花朵,潔白晶瑩,柔靜多姿。花蕊大如蓮蓬,花警紫紅,花瓣薄如絹紗,純淨潔白。它在冰川、狂雪、暴風的逆境下生長、豔開。
羅林在發現沈怡她們並無危險之後,就決定留下來“陪陪”這朵奇花。羅林沒有想過將它采摘走。花也許還是普通的花,卻因為生在峰頂而更顯得嬌豔。
寂寞是心靈的慎獨,若開放在高山之巔上的雪蓮花,美麗、靜肅!在獨處的歲月流中,悄然綻放在自然界的天地間,孤寂,傲然!
羅林似乎讀懂了雪蓮的心思,所以他留下來了!他要看著它開放,看著它凋零。羅林喝著酒,時不時的跟它說兩句話。
“你的時間到了嗎?等你走了,我也該離開了!我還有事情要去做呢?不過我會帶走你的種子,將來有機會我會讓它們開滿整個雪山……”羅林在這個山峰居然住了近兩個多月。從花開到花謝,現在居然結出了花籽。羅林一顆一顆的收集起來。
“文靜,沈怡你們那邊有收獲嗎?西部和中部我搜尋了三遍,毫無所獲!”羅林神識傳訊給文靜她倆。
“我們也沒有任何收獲。還走訪了很多附近的牧民,都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李文靜回道。
“這樣吧!我們應該去找找有可能會有記載的史料。”羅林道。
“這樣隱秘的事情,不可能有記載。而且北京城早就被軍閥占領了。”沈怡道。
“不,有一個地方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那裏就是你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西藏。我們去布達拉宮看看去。”羅林道。
“好的!我們去那裏集合。”文靜道。
羅林起身離開這個坐了兩個多月的地方。羅林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麽會被一朵小花感動。也許是年齡大了,就會容易被一些處動心弦的事物所感動。羅林一步跨出,消失在茫茫雪山當中。
布達拉宮,坐落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羅林沒有急著上山,在山下一農戶家裏等待沈怡她們。按照他們的速度來看。估計兩三個小時就能到達。
羅林的慷慨讓這戶農家很是熱情。用最好的酥油茶招呼羅林。還殺了一隻羊,當然羊是羅林殺的,否則還要去找十幾裏外的專門殺羊的人。當然不是不會殺羊,而是不能。因為他們信佛,雖然可以吃牛羊肉,但是不能親手殺生。現在那隻被羅林殺死弄幹淨的羊,正在火炭火上烤得嗞嗞冒油。當文靜跟沈怡駕駛戰車停在門口時。這戶名叫宗喀巴桑一家人嚇得不輕。差點就跪下了,請求活佛保佑了。
巴桑一家是虔誠的佛教格魯派的信徒。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叫宗喀巴。“宗喀”是一個地名,“巴”是人的意思。這位創始人自稱“宗喀”人。後來就成為了他的名字。而他最虔誠的信徒們也被賜予“宗喀”兩個字,所以巴桑他們一家都以“宗喀”兩字加在自己的名字前麵。
“巴桑,不必吃驚。那隻是一輛車罷了!看那兩位女士是我的朋友!”羅林用藏語道。這還是他無聊的時候跟智能電腦學習的。
“文靜,沈怡,快過來看看。最正宗的烤全羊!”羅林在那裏搖動著大木杆,翻動著烤羊的木架。
“紮西德勒!”巴桑一家和兩女打招呼。
“紮西德勒,紮西德勒!”兩人連忙回禮!
“羅林你怎麽會藏語的?”沈怡問。
“哈哈哈!回頭我在告訴你!羊肉估計熟了。”羅林眼睛盯著烤全羊。
(求推薦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