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西平來襲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如今看來,人的習慣性思維確實可怕。
東陽早已習慣了,隻在冬天加強對邊疆的防備。
而兩國的居民,在其它的季節裏,基本上是處於和平相處,互通有無的狀態。
按說秋天快到了,正是西平準備秋收的季節。
東陽王做夢也沒有想到它會突然出兵發難,並且是如下了山的猛虎一般,來勢洶洶,看樣子絕對是有備而來。
朝中的大臣一時分成了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
主戰的,多為武將,以老將軍歐陽鴻飛為首,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主和的,多是文臣,在東陽王的舅舅右首輔柳朝宗的帶領下,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甚至還指出了東陽近兩年連續遭受旱澇之災,國庫空虛的事實。
這吏部與戶部,正是右首輔的管轄範圍之內,說的是有理有據的,並非空口白牙。
確實,打仗就需要大批的糧食和銀兩,這也正是東陽王頭疼之所在。
看看下麵這些吵成了一鍋粥的大臣們,武將們明顯處於劣勢。
這些人行伍出身,口才自然比不過那些常年舞文弄墨的文臣們。
一個個氣的雙眼通紅,憋屈得很,恨不得大打出手,方能釋放出心中的那一口惡氣。
倒是左首輔紀西揚紀老大人沉靜似水,一直默不作聲。
被大臣們吵得頭都快炸了的東陽王終於怒了,一聲怒喝“都給朕閉嘴!”
嚇得那些正吵得不可開交的大臣們渾身一哆嗦,悻悻地閉上了嘴巴。
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著東陽王,仿佛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大殿之上,一時鴉雀無聲。
無視八王爺眼中的輕蔑,東陽王直接把頭轉向左首輔,和顏悅色地問道“紀愛卿,這件事,你怎麽看?”
仿佛早已料到皇上的問話,紀老大人不慌不忙地出列,沉著應對:“回皇上,微臣在想:這人的欲望都是無止境的,所謂的'得隴望蜀'不過如此。
西平國這一次看似有備而來,絕不是簡單求和就能解決問題的。”
“那依愛卿之見,是主戰嘍?”
“是。微臣覺得西平此次出兵,有些古怪,似是受了什麽人的蠱惑。
否則,那西平國今年並無天災,農作物又長勢喜人,而且秋收在即,正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時候。
此時出兵,簡直愚蠢至極!
依微臣之見,那百姓必然怨聲載道,軍心浮動,恐怕不會打持久戰。
故微臣主戰,哪怕是出兵堅守邊關。
一個月之後,隻要秋收季節一到,必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紀大人的這一番話,簡直說到了東陽王的心坎裏。
那些粗魯的武將們,則用膜拜的眼光看著老大人,連連用力地點著頭,隨聲附和著。
而那些主和的文臣們,也若有所思地琢磨著紀大人的這一番話,羞愧地低下了頭。
自打紀大人發話,八王爺就一直低著頭,沒有人能看得清他臉上的表情。
東陽王滿意地點了點頭,環顧一下殿下的群臣,“既然紀老大人已經分析得如此透徹,多餘的話,朕就不說了。大將軍歐陽鴻飛聽令!”
“臣在”老將軍躬身出列。
“朕命你率五萬兵馬,即日起程。”
“等等”
一直不作聲的八王爺突然發話:“皇上明鑒,老將軍年事已高,依臣弟之見,不如請太子殿下親自出征,以壯我東陽國威!”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又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聲,有人歡喜有人憂。
太子年幼,尚未及冠,而且這中毒之事又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八王爺這是擺明了在刁難皇上與太子。
果不其然,東陽王的臉色難堪了起來。
紀老大人又是不慌不忙地躬身出列,慢條斯理地道:“八王爺此言有理,皇上不如親自問問殿下的意見,再下定論。”
別人的建議,也許東陽王還要深思熟慮一番。
但近兩個月以來,每次下朝,他都以“陪朕下棋”為名,將紀老大人留在禦書房,幾次三番地考究太子。
紀大人曾萬分感慨地對東陽王道:“殿下大才槃槃東陽安!”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太子殿下有治國安邦的才華,東陽將國泰民安。”
紀大人的話,讓東陽王既喜又憂,矛盾極了。
喜的是,如果將來東陽曜繼承皇位,他既對得起死去的愛妻,又能放心地把老祖宗留下的基業傳承下去。
憂的是,這太子的翅膀一旦硬了,而大臣們又發現了他的才華,會不會就此倒戈,甚至於逼他退位。
站在權力巔峰之人,往往最害怕的就是“萬眾矚目,掌控生死”的大權旁落。
東陽王自然也不例外。
無比糾結的東陽王向左首輔望去,但是發現那紀老大人正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派心無旁騖,與己無關的模樣。
心中暗罵“老狐狸”,沒辦法,隻得宣太子進殿。
太子倒是識趣,小小年紀,在大殿之上就表現得不卑不亢。對東陽王恭敬有餘,待大臣們尊重有加。
弱冠之年,在大殿上不僅對答如流,而且總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的核心所在,其精辟之處並不嚳於左首輔。
不少大臣們在心中暗自喝彩:好一個自古英雄出少年!
就連八王爺和右首輔,也開始真正的正視太子,重新估算著眼前這位乳臭未幹的少年的實力。
東陽王坐在龍椅之上,眼神複雜地俯瞰著眼前的這一切,所有大臣的反應盡收他眼裏。
雖然早有預料,但心中還是忍不住暗歎:“雖是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酒香豈怕巷子深?!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還是聽天由命吧!”
東陽王或許能想得開,但八王爺和右首輔那追悔莫及的眼神都出賣了他們內心當中的真實想法。
“為什麽當初下手時,不再狠一點兒,讓這個小兔嵬子回天乏術!”
東陽曜靜靜地垂下眼眸,掩去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隻是在唇邊逸出一絲冷笑:“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輩!隻看得到東陽,卻看不見天下!”
眼看太子出征之事已再無異議,右首輔再次發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敢問殿下:如今我東陽連年遭災,國庫空虛,這糧草與軍餉又如何解決?”